他用16毫米攝像機拍下105分鐘影片,每一幀都是南京大屠殺的鐵證

導語:日軍侵華的罪行在近代史上是一段國人不可忘記的恥辱,但我們在緬懷先烈、勿忘國殤的同時也要感謝一位外國人,他作為在華友人,救助了20多萬無辜受難的中國民眾;作為目擊者,又將日軍慘絕人寰的罪行記錄下來、並堅定地向全世界揭露。若沒有他,恐怕日軍還在若無其事的宣揚軍國主義、為他們的勝利而耀武揚威。

他用16毫米攝像機拍下105分鐘影片,每一幀都是南京大屠殺的鐵證

約翰·馬吉

1912年,約翰·馬吉從麻省劍橋聖公會神學院畢業後,作為傳教士被派往中國,接下來的28年他一直在南京下關挹江門外的道勝堂教堂傳教。日軍侵入南京後,展開了渺無人性的大屠殺,30萬同胞無辜受難,六個星期的時間,整個南京城淪為人間地獄。約翰親眼目睹了這一切,與20多名西方人士聯手設立起難民傷兵醫院,救援了20多萬中國民眾,此外他還幹了一件更重要的大事——就是將他們的罪行記錄下來。

他用16毫米攝像機拍下105分鐘影片,每一幀都是南京大屠殺的鐵證

約翰·馬吉用的16mm相機

自南京淪陷之日起,約翰就常常拿出他的16毫米家用攝像機,借職務之便偷偷拍攝,整整4盤膠捲、共105分鐘的影片中,滿滿的記錄了日寇的暴行。他的鏡頭下,日軍用大炮擊毀一座又一座古建築、拿著槍對百姓瘋狂掃射,街上、水塘中盡是成堆的屍體,空氣中彷彿瀰漫著一股濃濃的血腥味。此外,他還給遠方的妻子寫了很多封信,裡面的內容也盡是對日軍在南京城無惡不作的控訴。

他用16毫米攝像機拍下105分鐘影片,每一幀都是南京大屠殺的鐵證

記錄了南京大屠殺的膠捲

影片終於拍攝完成,約翰委託駐南京國際委員會的幹事喬治.菲奇將膠捲秘密運送出去,這些足以拯救30萬同胞的血證就在喬治的外套夾層中幾經波折,最終被安全轉移到了上海。膠捲中的內容一經公佈,就在國際上引起轟動,無數正義之士紛紛站出來譴責日本。它們是留存至今的有關南京大屠殺的唯一動態畫面,也成為了揭露日軍罪行的有力鐵證。

他用16毫米攝像機拍下105分鐘影片,每一幀都是南京大屠殺的鐵證

大衛·馬吉

1946年的東京審判上,約翰馬吉勇敢站出來為南京大屠殺作證,他臨死前的遺囑是“如果能再活一次,我還是要為中國人服務,因為中國是我的家。”1991年,約翰·馬吉的兒子大衛從家中地下室裡找到了父親當年拍攝所用的那臺16毫米攝影機,將它捐給了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了紀念約翰馬吉的英雄事蹟,南京政府將馬吉曾經傳教的道勝堂教堂命名為約翰·馬吉圖書館。

他用16毫米攝像機拍下105分鐘影片,每一幀都是南京大屠殺的鐵證

約翰·馬吉圖書館

今天是南京大屠殺第五個國家公祭日,希望我們在銘記抗日先烈的同時也能記住約翰·馬吉的無畏義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