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讲阎王手底下的鬼帅鬼卒

前面文章我们曾有讲到过阴间的阎王,其实不管是佛教记载的十殿阎王还是民间传说的四大阎王,都不可能凭借自身去治理整个阴曹地府,他们也是需要手下人的帮助来一起管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阎王的手下。

首先就是阎王殿里辅佐阎王判案的文武四大判官,他们负责审判来到冥府的幽魂,分属赏善司、罚恶司、察查司、阴律司。赏善司判官执掌善簿,身着绿袍,笑容可掬,生前行善小鬼全部由他安排,根据生前行善大小多少予以奖赏。罚恶司判官执掌恶簿,身着紫袍,怒目圆睁,双唇紧闭,永远都是公事公办的样子,来报到鬼魂,先到孽镜台前照一照,区分善恶好坏,生前作恶坏鬼由他处置。察查司判官专管监督,双目如电,刚直不阿,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职责是让善者有善报,恶者有恶报,并为冤者平反昭雪。而阴律司的判官最为了不得,民间认为阴律司有位催命判官,崔判官崔珏。而他是作为执掌生死簿的判官,权力最大,也是四大判官的首席判官,其头戴软翅纱帽,身穿内红圆领,束一宗犀角大袋,脚踏一双歪头皂靴,长着络腮胡须,瞪一双园眼,左手执一本生死簿,右手拿一支勾魂笔,掌管天下众生生死,专为行善者添寿,让恶者归阴。

讲一讲阎王手底下的鬼帅鬼卒

崔判官

讲一讲阎王手底下的鬼帅鬼卒

元杂剧《崔府君断冤家债主》

讲一讲阎王手底下的鬼帅鬼卒

崔判官

然后就是黑白无常,黑白无常是作为阴间接引阳间人死后鬼魂的使者。由于是在阎王殿上当差,往来于人世和鬼界,不过他们虽然是勾魂的使者,不过他们并没有决定人生死的能力,他们只不过是生和死的执行者,其职务有点类似于古代官衙中的衙役。黑白无常的造型已经非常固定了。白无常面白如粉,穿白衣服,戴白色高帽,高帽之上写着“天下太平”(有的说法是写着“你也来了”),手持白色哭丧棒,全身白色,只有吐出来的长舌头是鲜红色的。黑无常则是完全相反,都是黑色的,不过高帽上写的是“一见生财”(有的说法是写着“正在捉你”),吐出来的长舌头也是鲜红色的。

讲一讲阎王手底下的鬼帅鬼卒

黑白无常

讲一讲阎王手底下的鬼帅鬼卒

鲁迅笔下的黑白无常

接下来是牛头马面,牛头马面来自佛教,是阴曹地府的两个鬼卒,一个头像牛,一个头像马。牛头在《五苦章句经》中有记载:“狱卒名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持钢铁叉。”据《铁城泥犁经》说,阿傍在世间做人时,不孝敬父母,因此死后被处罚变成鬼卒,牛头人身。而马面应该是佛教传入后,中国民间创造出来搭配牛头的,在《楞严经》卷八中有记载:“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狮子,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矛,驱入城门。”牛头马面分别手持长矛和三尖叉,负责捉拿、带领阳寿终了的亡魂到地府,不过也有种说法是负责把守地府中奈何桥的申明,生前犯罪的鬼魂通过,就会把他推落桥下,让桥下的毒蛇、怪兽吞噬。

讲一讲阎王手底下的鬼帅鬼卒

牛头马面

讲一讲阎王手底下的鬼帅鬼卒

牛头马面

最后便是孟婆了,孟婆是阴曹地府的迷魂汤的制造者和使用者。孟婆的来源在《玉历至宝钞》中有记载:孟婆生于西汉时代,自幼研读儒家书籍,长大后开始念诵佛经。修炼到了凡是过去的事不思,未来的事也绝对不想的境地。在世时,劝人不要杀生,要吃素。直到她八十一岁时,依然鹤发童颜,时处女之身。由于她只知道自己姓孟,世人称她为“孟婆老奶”。后来入山修道,成了冥神。传说是阎王担心从阴间投生出去的人,往往了解前世因果,妄认前生眷属,又知晓地狱真相,怕泄露“阴机”,搅得阳间阴世皆不得安宁。于是让孟婆成为幽冥之神,所有准备投生的鬼魂都要到孟婆这里来灌下迷魂汤,忘却前生之事,才能放行。孟婆汤的做法据说是取在十殿判定要发往各地做人的鬼魂,再加入采自俗世的药材,调成如酒一般的汤,取名迷魂汤,还有甘、苦、辛、酸、咸五种口味供人选择。

讲一讲阎王手底下的鬼帅鬼卒

孟婆在阴间特蒙阎王恩准开设的茶馆,又叫孟婆店

讲一讲阎王手底下的鬼帅鬼卒

孟婆娘娘

讲一讲阎王手底下的鬼帅鬼卒

孟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