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襄的弟子为什么武功都不高?

漫步风陵渡


说郭襄弟子武功不高,还真是没有的事情,最起码在峨嵋派第二代弟子灭绝的身上,她还是当世第一流高手级别的行列。造成这个假象,羽菱君个人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对郭襄之下的第一代弟子描写甚少,二是由于第二代弟子孤鸿子败在少年杨逍手下,带给读者水平低下的印象。实际上峨嵋派只是高手数量少,但武功水平确实不低的。



峨眉一派武功博大精深,派中弟子有成为高手的可能,武功水平必然不低。

郭襄创下峨眉派之后,由于她自己一生所学甚博,而且所学来源颇具优越,因此经她整合之后留下的一派武功,还是非常丰富和高水平的。

其中外功方面主要有:“峨眉剑法”、“四象掌”、“飘雪穿云掌”、“截手九式”、“金顶绵掌”等等。内功则以“峨眉九阳功”为根柢,根据小说中的相关描写,郭襄应当没有继承过父母所练的《九阴真经》,因为小说中曾通过灭绝之口,详述当年郭靖夫妇铸下屠龙刀和倚天剑,却为何不将埋藏秘籍和兵法的地图直接交给郭襄与郭破虏的原因时,说是“只因郭大侠夫妇料知兵书和武功秘笈如出世早了,未到逐走蒙古人的时机,落入了奸恶之人手中,不免贻祸无穷,将来未必能留作正用”,可见郭襄也没练过《九阴真经》,因此自然没有为峨眉一派留下《九阴真经》的内功修炼功法。

不过,当年觉远大师圆寂之前,背诵出《九阳真经》,从此一经缘分少林、峨嵋和武当三脉,相比于少林无色禅师所得之高、张三丰所得之纯,郭襄家学渊博,所学甚广,因而当时所得最博。她所记的经文虽然只有两三成,但是经她博学糅合之后,她所悟出的“峨眉九阳功”,与武当和少林两家的“九阳功”一样,是各有优势,各擅胜场的。



比如灭绝师太她的年龄比起宋远桥,其实还要小十岁左右。因为小说中她出场时她才四十五岁左右,但那时的张无忌已经十三岁,他出生时宋远桥就已经四十多了。但在被困万安塔一节时,小说中明说灭绝师太的“内力深厚,犹在宋远桥、俞莲舟、何太冲诸人之上,仅比少林派掌门空闻方丈稍逊”。这其实说明了,“峨眉九阳功”比“武当九阳功”修炼起来的进境要快,因为小说中借张翠山之口也曾说过武当派的内功是初时不显,要越练到后来,进境才会越快。当然了,这里面也有灭绝个人武学天赋超过宋远桥的原因,但是比起同龄且天赋同样过人的俞莲舟,则可说明这个问题。

因此,峨嵋派的弟子只要天赋稍佳,潜心修炼,他们的内功都不会很低,而且收效会很快。内功有成,再配与峨眉诸多精湛的外功绝学,武功水平就自然不低了。

以此来看郭襄的弟子,由于小说中描写甚少,可能就只有风陵师太一人,那就说风陵师太,能够继承郭襄衣钵,掌管一派的人,武学天赋和修为又岂会太差呢?按照灭绝师太所说的,她在十五岁之时便被风陵师太看出日后武功必有大成,能够慧眼识人的人,修为自然也不低。而且,峨眉一派,是在她手上巩固和壮大,没有一定武功又岂能让峨眉继续立足于武林之中呢?那么又何来郭襄的弟子武功不高一说?

灭绝:“武功要真正到第一流境界,不是靠勤修苦练,而是凭聪明才智、凭天生的颖悟,那是有生俱来的天赋。当年我十五岁时,我师父风陵师太便知我日后武功必有大成,当时她已决定立我为第三代掌门人。你此刻虽不及众位师姊,日后却不可限量……”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第三十八章》

之所以出现峨眉一派弟子武功不高的假象,第二代弟子孤鸿子败在少年杨逍手下一事,估计影响颇大。但是孤鸿子败在杨逍手下,武功本不输杨逍,是被杨逍看中他的狭隘心胸,用计气他才打败了他,最终还将他气死了。而灭绝师太,当世武林之中,谁能敢说她的武功不高?


因此,说郭襄的弟子武功不高,是没有的事情。不过峨眉一派的高手不多,却是真有其事。当然了,这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峨眉派最高深的武功,传女不传男,而且只传处女。

高深武功只传处女的门规,让峨眉一派的高手数量并不多。

这一点,小说中还是通过峨眉派的贝锦仪之口说出的。《倚天屠龙记》小说结尾,贝锦仪为了替周芷若说出她并没有委身于宋青书,称为宋夫人乃是权宜之计时,对张无忌等人解释了其中缘由,力证周芷若还是处子之身。

她(贝锦仪)这番话朗然说来,有意要让旁边许多人都听得明白,又道:“本派男女弟子,若非出家修道,原本不禁娶嫁,只是自创派祖师郭祖师以来,凡是最高深的功夫,只传授守身如玉的处女。每个女弟子拜师之时,师父均在咱们臂上点下守宫砂。每年逢到郭祖师诞辰,先师均要检视,当年纪师姊……就是这样……”她说到这里,含糊其词,不再说了。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终章》

贝锦仪的话其实也是说出了峨眉一派,高手较少的原因了。由于郭襄本身是为女子,她之所创武功,自然多是适合女子修炼居多,因此峨眉派最高深的武功只传女弟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只传处女之身的女弟子,却是进一步的束缚了峨眉一派的高深武功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我们可以想一下,本来只传女子就已经将派中能成为高手的范围缩小了,再把要求严格定在处女上,那就范围无疑就更小了。因为正如灭绝所说那般,武功要真正到第一流境界,不是靠勤修苦练,而是凭聪明才智、凭天生的颖悟,那是有生俱来的天赋。然而峨眉派所有还是处子之身的女弟子,不可能都是天赋极高之人,就像灭绝的弟子那么多,她也就只看中了周芷若一人而已。


这样一来,有天赋的可能不是处子被删除在外,还是处子之身的却可能天赋不高,那么峨眉一派的高手又怎么会多呢?第一代弟子可能就只出现了风陵,第二代弟子便只有灭绝,但到灭绝死后,第三代弟子中只能由资历不高的周芷若去选练《九阴真经》中速成的“九阴白骨爪”等,才能保证峨眉一派还有能力立足于武林了。所以说峨眉一派,相比于其他各派,高手不多却是事实的。

总而言之,关于郭襄的弟子武功水平不高的说法和论断,明显是不严谨的,这是没有的事情,何况郭襄作为一派开山祖师,还是有能力培养出一个继承衣钵的高手的。说峨眉一派的高手不多,更为准确,或许说峨眉派弟子整体的武功水平不高,这也是事实。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羽菱君


郭襄年纪轻轻就得到多种武功绝学:郭靖黄蓉的家传武功,金轮法王的绝世神功,觉远的部分九阳神功。郭襄天资聪颖,除了一个情关再无他事,武功修为是与日俱增。正因为如此,在她四十岁时大彻大悟,创立峨眉派,成为一代宗师,武功是极高的。当然,她的弟子也堪称超级高手。


峨眉派的第二代掌门叫作风陵师太,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郭襄给自己的弟子取名风陵师太,显然,她还没有放下杨过。然而关于风陵师太的武功如何,因为风陵师太在张无忌时期已经去世,只能根据书中内容做个大概推断,推断的结果是风陵师太应该是个绝顶高手。至于郭襄的其他弟子呢,书中并没有交代。只知道风陵师太有两个弟子灭绝和孤鸿子。

在倚天世界里,有一段描写很精彩,那就是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仔细看一下六大门派,很快就发现峨眉派是个异类,因为除了峨眉,其他各门各派掌门一辈或者高掌门一辈的人都不止一个,比如少林寺有诸多空字辈高僧,后期还出现三个渡字辈老怪物。武当有六侠,还有张三丰压阵。昆仑是何太冲夫妇,后期还出现他们两个都师兄弟。崆峒有崆峒五老。华山派除了鲜于通掌门,还有两个长老。唯独峨眉派,从开始到结束,与灭绝同辈的一个也没有,峨眉派全是她的徒子徒孙。

这样就奇怪了,峨眉派名声很大,仅次于少林武当,他们凭什么享有如此大威名呢,难道仅凭当年祖师郭襄留下的威名?要知道武林人士其实是很现实的,郭襄威名再大,武功再厉害,死了以后也是吹灯拔蜡。除非郭襄的弟子也很争气,风陵师太无疑是郭襄弟子里面的佼佼者,而且根据名字,也许是郭襄的大弟子。所谓名师出高徒,郭襄一代宗师,她的徒弟也是个硬角色,风陵师太当年必定是威风凛凛,纵横江湖,正因为如此,峨眉派才能保住郭襄打下的威名。谁还敢说郭襄弟子武功平平呢?

再后来就到了灭绝这一代,灭绝本来有个师兄孤鸿子,武功跟灭绝差不多,后来跟杨逍比武不敌,还被人夺了倚天剑扔地下,孤鸿子认为奇耻大辱,直接气病了,回来路上就病死了,而灭绝的其他师兄弟姐妹,都没有交代。回想一下风陵师太,也是没有交代她有任何师兄弟姐妹,这就奇怪了,难道峨眉派很少收徒弟吗?如果这样,峨眉派何来如此大威名呢。关于这点,只能做一个大概推断:

郭襄创立峨眉派以后,并不急于扩张,所收徒弟大部分都已女性为主,而且亲传弟子数量不多,大部分都是外围弟子,具体可以参考张三丰,张三丰也不过七名弟子,只不过张三丰寿命远长于郭襄,武当派一直有他庇护。随着弟子们的长大,大部分都嫁人了,古代讲究夫为妇纲,嫁人以后也就相当于脱离峨眉派了,外围弟子们也是各回各家去了,所以到风陵师太当掌门时,也就她一个长辈了。再往后风陵师太也延续郭襄的路子,不怎么收徒弟,到后来就只有孤鸿子和灭绝二人。


而到了灭绝时候呢,灭绝性格刚硬,而且十分有野心,她在逼周芷若接任掌门时候就说过,她希望峨眉有一天可以超越少林武当,成为武林第一大派。所以灭绝收徒弟时就扩大了范围,人员大大增加,而且她还把弟子分为僧俗两部分,更加方便管理。当然,如果不出意外,灭绝可以活好久,但她死的早,这样一来,与周芷若一个辈分的师兄师姐就一大堆,待周芷若到了灭绝那个年龄时,峨眉派应该有不少周芷若的同辈了,就算达不到一流高手水准,二流总归没问题,峨眉派肯定实力更进一步。

其实看灭绝武功,已经十分厉害了,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时,就有明言说灭绝论武功仅次于少林空闻,比宋远桥还要略高半筹。这相当于什么呢,就是说郭襄的徒孙比张三丰的首徒还厉害。这样的实力,除了张三丰张无忌,还没人敢说可以绝对胜她。后来灭绝跟超级高手玄冥二老之一的鹤笔翁放对,灭绝采用拼命打法,鹤笔翁居然没有讨到好,灭绝实力那是有目共睹。

到周芷若的时候,继承了九阴真经,短期内周芷若还成为不了真正的高手。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周芷若和峨眉实力剧增是铁板钉钉的事,还真没人敢说峨眉不行呢。


一览众河小


郭襄真正静下心来修炼武功襄阳城破以后,武功大成并开宗立派是四十岁以后。

郭襄在十六岁之时遇见神雕侠杨过,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虽然她身份在武林中极为尊贵,父母都是天下公认英雄人物,外公是桃花岛主,姐夫是丐帮帮主,但是她却一生郁郁,毕竟她心中难以释怀之人在华山绝顶短暂相聚以后就彻底消失在江湖之中。郭襄随后一段时间里一直在寻找杨过,天南海北,天涯海角,都留下郭襄的足迹,可是她一生都未曾再见到杨过一面。

郭襄十八岁之际,他少林寺再次遇到觉远大师和张君宝,最终由于种种误会,觉远大师为了救郭襄和张君宝最终力竭圆寂。而觉远大师在临终之前诵读《九阳真经》也让张君宝和郭襄都收获不少。

后来,郭襄又经历了襄阳城破的巨大伤痛,他的父母以及亲人朋友都在襄阳城破以后离开人世,郭襄从此孤零零一人在世上漂泊。

当然,这些经历对郭襄的影响是极大的,最终也导致郭襄看破红尘落发为尼。

郭襄作为郭靖黄蓉的小女儿,她也是相当聪明的,只是在青春年少之时,她没有把精力放在武学之道上,所以她对父母的武功修炼甚少,只知皮毛。如果郭襄在年少之时就继承父母的绝学,那绝对是又一个了不起顶级高手。

对郭襄武功影响最大的却是觉远大师临终前诵读的《九阳真经》,郭襄只记住三成,却在日后成为郭襄武学的内功基础,也成为后来峨嵋派内功基础。



郭襄在襄阳城破以后,才真正用心学武,于是她总结了部分“九阳神功”,并加以自己的理解,就成为后来的峨嵋九阳功。

郭襄接着总结她所见到和遇到的各种武功招式,虽然这些武功招式都不完善,但是经过郭襄的总结和完善,竟然也能拼凑出另类的一套套武功。

后来在四十岁以后,她对爱情彻底心灰意冷,就在峨嵋山出家,并创立峨嵋派。随后的时间,她一方面创作新的武功绝学,另一方面就是收徒传艺。

郭襄的徒弟里面真正得到她的真传的只有一人,就是风陵师太。

之所以将自己的徒弟取名“风陵”,是因为她第一次见到杨过之时正是在风陵渡。这是郭襄一辈子都忘不掉的一个地方。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

风陵师太应该也是一个有天赋之人,她继承了师父郭襄的衣钵,同时也不断壮大年轻的峨嵋派。

在武学方面,风陵师太主要是继承郭襄所领悟的大部分武功,像“峨嵋九阳功”,峨眉剑法,等等,这些武功都是包涵郭襄所有的心血,虽然不是最顶级绝学,但是在江湖上也算得上高明的武功。

当然,风陵师太的武功也不是太强,她只是作为一个武学的传承者,在江湖上的影响力并不是太大。她后来收了两个徒弟,一个叫孤鸿子,一个就是灭绝师太。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虽然郭襄算得上是一派宗师,武学修为也是极高,但是并不代表她的弟子就一定很强。风陵师太虽然不是最为突出,但绝不是平庸之辈,她只是没有成为达到天下最顶级的水准。

第一,郭襄没有留下高深的内功。

郭襄最为遗憾的事情是没有继承父母的绝世秘籍《九阴真经》,这部武学至宝可以说包涵甚广,如果郭襄能够将《九阴真经》融会贯通,那绝对可以让峨嵋派武功都更上一层楼。相比部分“九阳神功”,《九阴真经》才应该是郭襄传承下来的,只是她自己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修炼。

第二,风陵师太天赋一般。

每个时代,真正的顶级高手也只是少数,像在天龙时代,即使慕容复也不能算是顶级高手;在射雕时代,除了五绝也没有几个顶级高手;到了神雕时代,就是后五绝和金轮最强。可见,一个时代江湖上真正的顶级高手,不会超过十个人。如此说来,风陵师太武功虽然不是太弱,但是想要成为最顶级的高手,那就必须要过人的天赋,这一点,估计风陵师太是欠缺的。

第三,她极少在江湖露面。

峨嵋派传到风陵师太已经是第二代,但是峨嵋派真正在江湖上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最主要原因还是郭襄的身份。江湖上,风陵师太的传闻也是极少,也没有任何人与之有交情,可见风陵师太极少在江湖上露面,这也可以看出她更多的心思是放在修禅方面,而非闯荡江湖。

风陵师太的传人灭绝师太在江湖上的名气相比而言,就更大一些,最主要的原因是灭绝师太性格更为嚣张,处处骄横跋扈,江湖同仁只能让其三分。



*忠肝义胆岳老三聊武侠第325期*


忠肝义胆岳老三


因为郭襄武功有一致命短板,就是天赋。

话说郭襄上了少林寺,跟少林和尚起了争执,大打出手,罗汉堂首座无色禅师闻讯前来,双方约定,无色要在十招之内认出郭襄师承,否则算输,替觉远和尚挑剩下的三千一百零八担水。郭襄先后使出了如下武功。

第一招,桃花岛“落英剑法”中的“万紫千红”,剑尖刺出去时不住颤动,使对手瞧不定剑尖到底攻向何处。

第二招,全真派剑法中的“大绅倒悬”。

第三招,“打狗棒法”中的“封”字诀“恶犬拦路”。郭襄自幼和丐帮前任帮主鲁有脚交好,喝酒猜拳之余,有时便缠着他比试武艺。丐帮中虽有规矩,打狗棒法是镇帮神技,非帮主不传,但鲁有脚使动之际,郭襄终于偷学了一招半式。何况先任帮主黄蓉是她母亲,现任帮主耶律齐是她姊夫,这打狗棒法她看到的次数着实不少,虽然不明其中诀窍,但猛地里依样葫芦的使出一招来,却也骇人耳目。

一招差点把无色禅师五指废了。但是郭襄也就学会这一招。

第四招,玉女剑法“小园艺菊”。剑招凌厉,丰神脱俗,姿式娴雅,美绝丽绝,有如佛经中云:“容仪婉媚,庄严和雅,端正可喜,观者无厌。”

第五招,杨过黯然销魂掌第十七掌“四通八达”。

第六招,瑛姑“泥鳅功”。

第七招,从武修文处学来的“一阳指”。她于“一阳指”点穴法实只学到一点儿皮毛,肤浅之至,但一指点三穴的手法,却正是一阳指功夫的精要所在。

第八招,周伯通得意杰作七十二路空明拳中第五十四路“妙手空空”。

第九招,从武修文之妻完颜萍处学来的铁掌水上飘裘千仞传下来的心法“铁蒲扇手”。

第十招,少林派罗汉拳“苦海回头”。郭襄左手一扬,和身欺上,右手伸出,便去托拿无色的下颚。这一招的用意是左手按住敌人头顶,右手托住敌人下颚,将他头颈一扭,重则扭断敌人头颈,轻则扭脱关节,乃是一招极厉害的杀手。这一招在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中成为八卦掌宗师宫羽田(王庆祥饰)的看家掌法。宫羽田靠这一掌将投靠日本人的马三逐出师门。

终上所述,郭襄的武功混杂了当时各大宗师所有的招式,但都属于花拳绣腿,不堪高手一击。《鹿鼎记》里韦小宝学了几招花拳绣腿跟陶大姑显摆,陶大姑说,你这纯属找死。如果你没有武功,遇到高手也不会对你痛下杀手,如果你武功高强,高手也不会三两下把你干掉,就怕遇到你这种看上去很拽其实很菜的二把刀。高手以为你很牛逼,会不遗余力痛下杀手以求自保,到时候你就玩完了。

郭襄招式虽多,内力却很弱,没有跟父母学过九阴真经心法,一味贪玩。很快昆仑三圣打上少林寺,觉远和张君宝出手救寺,被少林高手追杀,逃下少室山,觉远念诵九阳真经后圆寂,郭襄三人学到了九阳真经心法,张三丰得其纯,无色禅师得其精,郭襄得其博。

何谓博?就是说郭襄在三人中天赋最高,记忆力最强,听到的也最多。她后来把九阳神功和各派武功融会贯通,独创了峨眉剑法,峨眉掌法,峨嵋九阳功。堪比张三丰独创的武当剑法,武当掌法,武当九阳功。峨眉派武功特点是速成,很快就能跻身一流高手行列,但是潜力有限,因为创派祖师郭襄的武功就博而不纯,也不精。相反武当派的武功特点却是越往后越厉害,越纯。

所以灭绝师太十四岁继承峨眉掌门之位,三十岁武功已成,与五大派掌门并驾齐驱,不在杨逍谢逊之下。此时与她同龄的黛绮丝俞莲舟皆逊于她。但是十年之后,灭绝师太的武功就与黛绮丝和俞莲舟在伯仲之间了。换言之,别人都进步了,她却进步有限。因此她说,本门武功需要天赋极高的人才能练到登峰造极,达到郭襄祖师的境界。让郭靖这种悟性的人练峨眉派武功,到老都干不过韦小宝。


唐风宋月


美好一天很荣幸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以下我为大家分享,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没有绝顶高手而已,出一个绝顶高手不是那么容易的,一部书也就寥寥几个而已,这么多门派和隐藏高手,怎么分。

要说一个高手都没有反正我是不同意的。难道说灭绝师太武功不高?正面交锋除了张无忌让她吃了瘪还有谁可以。

不要说韦蝠王,韦蝠王那是仗了轻功戏耍了她,如果正面交手他未必能奈何得了灭绝,尤其灭绝还有倚天剑在手。

灭绝绝对是倚天中的一流高手,除了最顶尖那几位,其他的纵使有高下之分也顶多和她在伯仲之间。如果她不算高手,那什么何太冲崆峒五老鲜于通这些那就更不值一提了。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凡修周易八字


每一个门派的兴衰都和创始人没有关系。郭襄武功自然不低,但是要知道能得到本门真传的也是将来做掌门的人。

灭绝师太能够做掌门说明必有过人之处。且有镇派之宝倚天剑。

后辈中周芷若算是天赋极好的人,可是练习了九阴白骨爪。

其他的都算是不太入流之辈。

武当在武当七侠后也没有太厉害的人。崆峒更是些凑热闹的人。

少林算是有人才的,后辈中可是除了护法院内其他也是不太出名。

毕竟在金庸武侠里,能排上名次的都不错了。想上帮,峨眉派真的没有其他人了。


晨风236306616


郭襄根本就不学武功,敢爱,敢想。


松林2915


什么叫武功不高?只是没有绝顶高手而已,出一个绝顶高手不是那么容易的,一部书也就寥寥几个而已,这么多门派和隐藏高手,怎么分?要说一个高手都没有反正我是不同意的。难道说灭绝师太武功不高?正面交锋除了张无忌让她吃了瘪还有谁可以?不要说韦蝠王,韦蝠王那是仗了轻功戏耍了她,如果正面交手他未必能奈何得了灭绝,尤其灭绝还有倚天剑在手。灭绝绝对是倚天中的一流高手,除了最顶尖那几位,其他的纵使有高下之分也顶多和她在伯仲之间。如果她不算高手,那什么何太冲崆峒五老鲜于通这些那就更不值一提了。


胡说千道


不是不高,只是没有绝顶高手,就像张三丰的弟子也不是绝顶高手。


白起106_54043


师傅授徒,教一路、留一路,免得徒弟打师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