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歲男子多病纏身把藥當“飯”吃,排便用開塞露!醫生:減藥!

家住深圳羅湖區的張先生今年51歲,多年來一直遭受疾病的困擾。

他12年前就發現血脂異常升高,甘油三酯高達17mmol/L,一直使用降脂藥治療,效果不佳,分別在2011年、2014年、2017年發生3次急性胰腺炎。

51岁男子多病缠身把药当“饭”吃,排便用开塞露!医生:减药!
51岁男子多病缠身把药当“饭”吃,排便用开塞露!医生:减药!

11年前,他發現血壓升高,聯合5-6種降壓藥物治療後血壓仍不達標。

8年前診斷為“糖尿病”,開始予以三餐前門冬胰島素+睡前甘精胰島素。

2年前診斷為“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手術評估時發現高血壓心臟病,且又發現肌酐高,診斷為“慢性腎臟病3期”,後予以尿毒清及金水寶保腎治療,1年餘前改為α-酮酸+尿毒清。

另外,張先生還合併“前列腺增生”,平日服用“坦索羅辛”治療,1年餘前開始視物模糊,1月前患者發生“中風”,出現言語不清,口角歪斜,走路不穩。

由於病情複雜,張先生輾轉多個專科就診,以致於張先生平日使用的藥物包括降壓藥、降糖、調脂、抗凝、護腎等多達10餘種,因害怕心梗,不敢用力排便,他還需要用開塞露幫助排便。

51岁男子多病缠身把药当“饭”吃,排便用开塞露!医生:减药!
51岁男子多病缠身把药当“饭”吃,排便用开塞露!医生:减药!

所謂久病成醫,多年的求醫經驗讓張先生形成一個意識:要多吃藥,藥物越多越能緩解病情。儘管擔心每天吃這麼多種藥會帶來不良反應,也厭倦於服用多種藥物給生活帶來的諸多不便,但張先生也顧不了這麼多了,誰讓自己患了這麼多種病呢。

51岁男子多病缠身把药当“饭”吃,排便用开塞露!医生:减药!

經朋友推薦,他來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找到神經醫學中心的學科帶頭人周列民教授,想看看是不是還需要多吃些藥物。周列民教授仔細詢問閱讀了張先生的病史和既往病例資料,告訴張先生:“我們要給你減藥。”“減藥?”張先生疑惑了,我之前去的每家醫院的醫生都說要給我加藥,這位教授卻要給我減藥?抱著疑慮,張先生住進了神經醫學中心的病房。

在神經醫學中心住院期間,周列民教授帶領神經內科團隊,首先進行科內討論,總結張先生的疾病特點:因腦梗死後遺症狀而就診,但其腦梗死只是“果”,重點要對導致腦梗死的“因”做文章,而張先生同時具有肥胖、吸菸史、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所致的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冠心病等多種危險因素,使得“因”十分複雜。加之張先生尚有腎功能損害及三次胰腺炎病史,同時口服的藥物多達15種。面對“病多”+“藥多”+“藥物副作用多”的複雜現狀,周教授指示,需要摒棄以“病”為中心的治療導向,而轉為以“病人”為中心,面對複雜病人,需要有多器官損害的全方位診治視角,並由多學科共同參與,給病人制定出最佳的治療方案。

51岁男子多病缠身把药当“饭”吃,排便用开塞露!医生:减药!

張先生在神經醫學中心完成了腦、心、腎、腎上腺、胰腺及血管等重要器官組織的輔助檢查之後,周列民教授馬上邀請了內分泌科李芳萍主任、泌尿外科龐俊主任、藥學部王黎青副主任、腎內科王曉華醫生以及心血管中心、普外科等相關科室的專家進行多學科會診。

內分泌科李芳萍主任首先指出,患者每天使用4次胰島素,大大增加了患者生活上的不便,那麼我們可以改成預混胰島素每天兩次注射;患者血壓高並前列腺增生,可將坦索羅辛更換為多沙唑嗪;原醛症導致繼發性高血壓,患者不合並低鉀,不建議使用螺內酯,仍使用ARB類+CCB控制血壓,但可精簡為複方製劑如倍博特。

藥學部王黎青副主任指出,患者已增加一種降壓藥,可逐漸停用美託洛爾,患者應調整生活方式,請營養科會診指導患者進食纖維素豐富的飲食,以生活方式降血脂,並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可以停用開塞露。

51岁男子多病缠身把药当“饭”吃,排便用开塞露!医生:减药!

後來,張先生因為腦梗死已經到恢復期,便轉到內分泌科進行代謝相關疾病的專科治療。針對張先生病情又組織了一次科內大討論,並多次找張先生及家屬談論病情、疏導情緒,減輕他的焦慮情緒,並繼續減少他的非必要用藥,以最少的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51岁男子多病缠身把药当“饭”吃,排便用开塞露!医生:减药!

張先生為神經醫學中心和內分泌科送上錦旗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張先生自覺比以前精神多了,沒有使用開塞露也可以正常解大便了,一直擔心的血脂也明顯下降了,血糖、血壓也正常了。現在張先生每天使用的藥物已經減少到了8種,“住過這麼多家院,第一次有醫生跟我說我需要減藥,減藥以後病情卻好轉了,人也輕鬆多了,中山七院給了我完全不一樣的體驗。”張先生如是說。

51岁男子多病缠身把药当“饭”吃,排便用开塞露!医生:减药!

專 家 介 紹

51岁男子多病缠身把药当“饭”吃,排便用开塞露!医生:减药!

周列民

中山七院副院長

神經醫學中心學科帶頭人、主任

任中國抗癲癇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抗癲癇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抗癲癇協會精準醫學與藥物不良反應監測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癲癇病友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神經科分會癲癇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神經科分會癲癇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抗癲癇協會會長、癲癇雜誌副主編。

主要從事難治性癲癇發病機制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及抗癲癇藥物基因組學的臨床和基礎研究;在癲癇診治及難治性癲癇個體化診療(精準醫學)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51岁男子多病缠身把药当“饭”吃,排便用开塞露!医生:减药!

李芳萍

中山七院內分泌科主任

任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性腺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男科學分會生殖內分泌學組委員、廣東省糖尿病學會委員、廣東省男科學會生殖內分泌學組副組長、深圳市醫師協會內科醫師分會副會長、深圳市健康管理協會內分泌代謝疾病專委會副主委。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研究。2000年獲中山大學臨床醫療成果二等獎,2002年在中華醫學會第五次國際糖尿病聯盟西太區大會上獲青年研究者獎,2007年教育部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08年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發表論文60多篇。

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內分泌科從事醫、教、研工作20多年,擅長診治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垂體疾病、腎上腺疾病及性腺等內分泌代謝疾病。直接培養研究生12人。主要研究方向:脂肪細胞因子與胰島素抵抗,性腺疾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

指導科室/中山七院神經醫學中心、內分泌科

51岁男子多病缠身把药当“饭”吃,排便用开塞露!医生:减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