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黑木讀書


大聖人孔子有無宣揚“愚民政策”的嫌疑?是造成這句話根本爭議的原因。

孔子,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生於春秋年間,公元前551年。算起來,已經距今兩千五百多年了,孔子開創了“儒家學派”,而儒學,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下,一直是支撐封建統治的根本基礎。

封建社會好不好?和今天的現代制度比起來,封建制度毫無疑問落後而迂腐。但是在十四世紀之前,封建制度是全世界最先進的社會制度,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在十四世紀之前一直領先於世界文明的原因。

所以那些推崇西方社會制度的人,大可不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但是封建制度也有它的侷限性,所以民國一聲炮響,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終結。

到了漢朝獨尊儒術,以及宋朝程朱理學的推波助瀾,甚至出現了“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荒唐說法。在今天鼓吹“儒家文化”如何神通廣大,反而顯得不合時宜了。

《論語》到底能不能治理天下?答案是否定的。但是作為儒家經典,對人民教化,還有個人思想的提升,的確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論語·泰伯篇》。要正確理解孔子要表達的思想,我們應該看一下這句話的上下文——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為什麼“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會造成爭議,因為古代的文字沒有句讀,也就是標點符號。

為什麼沒有標點符號呢?這就和春秋時期物質文明太匱乏的緣故分不開關係了。我們都知道紙張是蔡倫發明的,蔡倫生於東漢,公元88年,距離孔夫子的春秋時代有六百多年。據傳說,毛筆是秦國的大將蒙恬發明的,蒙恬是秦國人,生於戰國末期,公元前259年,距離孔夫子的春秋時代,還是差了三百多年。

所以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非常不幸地生在了一個“沒有紙也沒有筆”的時代。但是孔子有很強的創作慾望,沒有筆沒有紙,他的文章寫在哪裡呢?只能是通過弟子之間的口口相傳來延續。也就是說,只能通過講學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創作慾望。孔夫子坐下三千子弟,七十二賢人,都是他靠一張嘴巴講授儒家思想培養出來的。

孔子去世之後,他的弟子們將他的語錄輯錄成集子,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論語》。“論語”的意思,就是在課堂上臨場發揮,師生之間的對話。

但是孔子的弟子們還是面臨同樣的問題——沒有紙,沒有筆,老師的經典語錄寫在哪裡呢?答案是——用刀刻在竹簡上。

想象一下,一個人拿著小刀在一片長不滿尺,寬不盈寸的竹簡上刻字,累得滿頭大汗,他還有什麼心情去把標點符號刻上去?所以《論語》的初稿,是一大堆竹簡上面沒有斷句的古文字。而且為了節省竹片和精力,讓《論語》變得更加輕便易於傳播攜帶,越是能夠用越少的字表達越複雜的思想,就越好。我們讀到的《論語》,已經到了“減一個字都不行”的精簡程度,往往兩三個字表達很多意思。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用今天不同的斷句方式,就有不同意思的理解。

第一種也是比較流行的一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簡單說,就是老百姓很傻很天真,只能聽從統治者的驅使,不能讓他們有所開化,知道那些御人有術的大道理。這不是在宣揚“愚民政策”嗎?欺騙老百姓,孔子因為這句話,在後世遭受了很多的攻擊和謾罵。但是這樣的理解,其實是有歷史背景的。

要知道在春秋時期,奴隸制度還存在,因為沒有紙和筆,教育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普通平民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大老粗,談什麼教化於民?雖然“愚民”的思想不值得提倡,但是情況就是這麼一個情況。

第二種,是我比較認可的一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簡單講,老百姓能夠服從統治者的命名,讓去打仗就打仗,讓去修城牆就修城牆,讓去種莊稼就種莊稼,很聽話,就由著他們;要是老百姓不服從命令怎麼辦?講道理,讓他們知道種的是誰的地,吃的是誰的糧。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老百姓對於君王,要絕對地服從。

這一種理解,也更加接近於孔子的本意。孔子周遊歷國,到處講學,為的是什麼?就是推廣自己的“仁政”學說——做君王的,要體恤百姓,做來百姓的,要服從君王。

第三種,就有點劍走偏鋒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一種理解,其實和第二種理解差不多,但是角度不同。簡單講,君王認可人民的行為,就放任他們,要是民風不好,就教化他們。這種理解,有些脫離了社會現實,也和孔子的本意不符合,只是一種字句上的推敲而已。

民“可”與“不可”,判斷標準是什麼呢?沒有,只能是以君王的個人意志為轉移。換句話說,君王就是唯一的準則,萬一君王很蠢呢?這和儒家的“民為貴,君為輕”的思想相沖突。

當然,還有其他的斷句方式,意義不大,在此不贅述。綜合以上三種分析,很顯然第二種理解更接近於孔子的本意。也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本句上文,“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以及下文,“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結合上下文,這樣的劃分方式也是更加合理的,即以“三言”和“二言”為主。



END.


博書


孔老二這老頭,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推行仁義道德,而他的仁義道德。都是君臣,都是禮教,都是階級,是肉食者的套路,都是讓百姓怎麼不會反抗,是統治者的仁愛。

腦子裡整天想的都是千秋萬代,怎麼樣讓統治長治久安,而不是普通百姓的幸福安康。

那麼他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很清楚了,沒有思想的人最為麻木,最容易統治,不知道反抗。

所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啥意思?就是儘管指使差遣他們,別讓他們知道自己都做了啥。

為啥?

因為這些統治者就是隻知道驅使差遣老百姓去幹活,辛苦幹了的成果卻不給百姓分享。自己獨吞佔用了。你說這麼無恥無德,他們能讓百姓知道嗎?

要是百姓知道這些統治者都這麼貪婪,這麼黑,還這麼蠢,直接就把他們都推翻了。

好吧,老是有人說我斷句斷的不對。說不要斷章取義,聯繫上下文,可知;脫離,怎麼解釋都行;你的解釋也有悖於孔子的思想本意。上句,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民可上面的這句,就使由之,不可,就使民知之。

那麼讓老百姓知道什麼呢?

比如不準養雞養豬,老百姓不可。那就讓他們知道,養雞養豬要罰款。

還不可,就讓他們知道要坐牢!還不可?那就退了他們的房子,拉他們進黑名單。

讓他們知道什麼?知道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知道只許化工廠排放汙染,不許百姓燒柴?知道上下等級有差別?

使民知之。怎麼個知道禮教法?送去學校禮教,還是送到神經病醫院去知道?是行政罰款?還是送到牢房裡去知道?

所以可,那就糊弄過去就算了。不可,就要讓老百姓,知道知道我們的厲害!

一個是暗偷,一個變成明搶!有區別,有意義嗎?


繁花若雪202


經過兩千多年的皇權統治,那些自詡為天子的竊國大盜們,為了維護自己的皇權統治,把各種各樣的思想,都貼上儒家的標籤。其中之一就是愚民政策。但是,說孔子要愚弄百姓,那簡直就是誣陷。孔子是提倡有教無類的教育家,怎麼會愚弄百姓。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出自《論語.泰伯篇》,原文如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要正確解讀這句話,就要聯繫上下文。

前兩句:

曾子說:“讀書人不能沒有恢宏的氣度與剛毅的性格,因為他承但重任而路途遙遠。以行仁為自己的責任,這個擔子還不沉重嗎?直到死的時候才停下腳步,這個路程還不夠遙遠嗎?”

孔子說:“啟發上進的意志要靠讀書,具備處世的條件要靠學禮,達成教化的目標要靠習樂。”

後兩句:

孔子說:“喜好勇敢而又恨自己太窮困,就會出亂子;對於不仁德的人和事,憎恨得太多,也會出亂子。”

孔子說:“即使一個人才華卓越,有如周公,如果他既驕傲又吝嗇,其它部分也就不值得欣賞了。”

前後都是在談論人的學習和修養問題。中間這句話肯定也是如此。

流行的解釋有:

一:可以讓老百姓按照我們指引的道路走,沒必要讓他們知道為什麼。

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老百姓,若可任使,就讓他們聽命;若不可任使,就讓他們明理。

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如果老百姓可以被支使,放任自由是不行的,必須加以引導。

這三個解釋都與上下文脫節,應該不是正解。

正確解釋的關鍵在於對“可”的字的解釋。在《說文解字》這部最早的字典中“可,肯,許詞也”,“可”應理解為肯定、認可。 這是最接近孔子時代的字典給出的解釋。

聯繫上文,“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正確的解釋應該是:

孔子說:“啟發上進的意志要靠讀書,具備處世的條件要靠學禮,達成教化的目標要靠習樂。詩、禮、樂是教育民眾的基礎,百姓認可這些,就不要干涉他們,讓他們自由發揮。如果百姓不認可,我們就要去教化他們,讓他們知道和明白。


走自己的路8501


《論語·泰伯》中記載了孔子說過的一句話:“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引起了千古爭議。有些人認為,孔子這句話是愚民政策,即只能讓百姓順著統治者規定的道路走,不能讓他們知道這是為什麼。還有些人認為,這句話的應該斷句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老百姓覺悟高,就由著他們去做,覺悟不高,就讓他們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那麼,這句話的本意是什麼呢?如果不是考古上的一次重大發現,可能我們永遠也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了。且聽居士我慢慢道來。

首先,把這句話讀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肯定是錯誤的,因為正如楊伯峻先生在《論語譯註》中所說,這不符合先秦時代人們的語言習慣。如果要表達這個意思,孔子會說:“民可,則使由之,不可則使知之。”

那麼,孔子真的是認同愚民思想嗎?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郭店一號楚墓M1發掘出竹簡共804枚,包含著有字簡730枚,其中有多種古籍。在郭店簡中,研究者們發現了一篇戰國時期的儒家著作《尊德義》,其中就隱藏著解答這個問題的關鍵。

《尊德義》中說:“民可使導之,不可使知之。”與《論語》中孔子的話如出一轍,只不過把“由”字改為了“導”字。但接下來的這句話就很耐人尋味了,《尊德義》說:“民可導也,而不可強也。”也就是說,戰國時期的儒家學者用“強”字來解釋“知”字,那麼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老百姓可以被引導向正確的方向,但不能強迫他們做事情。

那麼,為什麼要把“知”解釋為“強”呢?其實,在先秦時代,“知”字與“折”字是可以通用的。比如荀子《勸學》中“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這一名句,在《大戴禮記·勸學》篇中寫作“鍥而舍之,朽木不知”。所以,孔子說的這句話中,“知”通“折”,也就是“強迫”的意思。而“由”字也是一個通假字,通“迪”字。

所以,孔子這句話的本意是:“民可使迪之,不可使折之。”意思是:對於老百姓,統治者可以啟迪、教化他們,但不能強迫他們,讓他們折腰。

綜上所述,孔子向表達的並非愚民思想,恰恰相反,孔子重視對民眾的教育。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


夢露居士讀文史


這句話的理解難點主要在於斷句,都怪那個時代沒有標點符號,搞得我們理解起來就很容易精分。我們用幾種不同的斷句方法來理解這句話,你認為哪種對就選哪種吧。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種斷句是比較主流的方法,意思是:對於老百姓,只要讓他們按照我們(統治者)的意志去做就行了,不能讓他們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

按照這種斷句,這就是愚民思想了,要統治人,就要先統一他們的思想,自古以來的帝王,大多以這種理解來統治人民,因為孔子在人們心中是聖人形象,孔子的話就是金科玉律,任何人不得質疑的。

只要讓人民按照這種方法去理解,那麼對於統治階級來說,控制思想就非常容易了,維護江山穩固也就容易很多了。

但是,這種“愚民”思想和孔子的主張是相悖的,他如果要愚民,又怎麼可能辦學,讓普通人接受教育呢?你學的越多,懂的越多,控制起來不就越難了嗎?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老百姓認可的事,就讓他們去做。如果不認可,就向他們講清道理。

這種解釋方法,可以說是非常民主了,也比較符合孔子“仁者愛人”的思想,與第一種“愚民”的解釋相反,這種解釋恰巧是開啟民智的思想。

實際上,在《論語·泰伯》中,這句話前面還有一句: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詩、禮、樂,是孔子從事教育的三個主要內容,是人的修養形成的關鍵因素。

結合上下文來理解,整句話的意思應該是:如果要讓人民養成良好的修養,就要讓他們精通詩、禮、樂,如果他們不能精通,就要去教化他們,讓他們明白。

我覺得第二種解釋是比較合理的,因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之前,孔子明明在討論的內容是詩、禮、樂,是教育人的過程,怎麼可能突然話鋒一轉,就開始講帝王權術了呢?



也可自話


看到很多人在斷句的,實在是不忍直視,這就像魯迅說了一句“早上好”,你們卻非要拿去分析,“早上”代表了什麼,“好”代表了什麼,凸顯出什麼魯迅的高潔情操,抨擊了舊社會的黑暗,試問在那裡誇誇其他的諸位,是閒的無聊嗎?

我可以鄭重其事的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就是“某些人可以讓他們去做,但是不必讓他們知道原因”,這句話沒有任何問題,也沒有歧視任何人,這是孔子所倡導的,為人處世的一種行事準則。

人分三六九等,這不是聖人規定的,而是百姓世俗所定製的,甚至還有“三教九流”類似的說法。聖人雖沒有將人劃分為“三六九等”,但對不同的人,卻明確指明需要有不同的相處方式!

一則,“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這是對朋友的相處方式。朋友就該以禮相待,而不能因為“慣熟”而丟失起碼的禮數!

二則,“三人行,必有吾師”,這是對所有人的相處方式。對任何人都保持謙虛,這樣才能看到他們身上的優點,並加以學習。“鼻孔朝天”,一副“老子天下第一”樣子的人,別說看到某個人身上的優點,恐怕眼界高的“老天爺”都快不放在眼裡了。

三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是對愚昧無理之人的相處方式。一個人愚昧無知,卻還固執己見,要是和這種人講理,那永遠都不會有結果的,吵贏了,他不服你,也不會認同你是正確的,吵輸了,你的道理連他都講不過,難不成你也要和他一樣,信奉歪門邪理?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做事情不要讓他們知道那麼多“為什麼”,否則這種人刨根問底,卻還固執自己的“歪理邪說”,到最後,可能什麼都搞不成。

《愛情公寓》裡有段兩人去吃飯,男方問女方吃什麼,女方回答“隨便”,男方反問“吃龍蝦?”,女方回答“不行,因為。。。。”,這樣來來去去許多回,到最後什麼也沒吃。這就是典型的蠻橫無理的作為。\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1a08f000445cd3841a31f\

都市修道人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論語》中的這句話,一直以來都有很大的爭議。

一種論調認為這句話是宣傳“愚民”思想的,另一種論調則認為不可能,這一類具體的解說非常多,歸根結底都是駁斥愚民,而另行解釋美化。兩種論調水火不相容。

其實《論語》當中很多語句都往往有歧義,這和《論語》的敘述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論語》是孔子的徒子徒孫們編集的,書中大部分的內容都是直接以“子曰”開頭,沒有上下文。加上中國文字本來就一字多意,沒有上下文的聯繫,自然就可以生出很多種解讀來。

孔子一生說過很多話,《論語》不是他自己寫的,是身邊的人,以及徒子徒孫們記錄的。什麼時候記錄的?就是在他們聽的時候記錄的。

有些話,孔子這次是這麼說,或許過一陣,他的思想得到精進,再說的時候,出口的話可能就會改變,但《論語》中有可能記錄的是上一次講的那一句,因為記這句話的人在下一次的時候沒有在場聽孔子講課。

這是很常見的事,經常表述自己想法的朋友一定會有這種體會,很多思想就是在表達的過程中不斷修改完善的。

沒有上下文可以聯繫,由數個旁人編集卻沒有孔子自己對所記錄的話語的意見,這些都是《論語》的問題。

認為這句話“愚民”的,是從字面上來理解這句話的,而與此相反的,是從孔子的“聖人”身份上來理解這句話的。

我知道我說這樣的話,很多朋友會過來噴擊我,說我幾斤幾兩,在這裡大放厥詞。

但是這是我自己的一點想法,不管你認不認同,這都是我的考量,我也沒有打算尋找認同者。

回到正題,我怎麼理解這句話。

孔子的思想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對待個人,他教化世人“修身、齊家”;另一部分對待君王,他指導君王“治國、平天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句話是用來指導君王“治國、平天下”的。

知,接近於智慧的意思,但比智慧更進一步,有領悟透徹,洞悉的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君王)可以引導人民,不可以使他們“知”。

先不要去討論這是不是愚民思想。首先來看孔子的這句話,這句話並沒有錯。

我前面說過了“知”是高於智慧的一種概念,假使人民各個都有“知”,那還怎麼管理。對於一個穩定的社會組織來說,太多的想法不見得會給社會帶來安定,尤其在君主封建時代,金字塔的頂端只有一個人,如果管理的人民各個都有“知”,每個人都不服其他任何人,這個世界太瘋狂了。

政治有一個特性,就是真相和對外公佈的情況相差千里。

“不可使知之”,不是說不讓人民有知識,這樣解釋太荒謬了,如果是這個意思的話,孔子就應該先把他的徒子徒孫們殺掉,以身作則。對於“知”的理解,非常重要,不理解這個字,還是不要看《論語》了。

無獨有偶,“郭店楚墓竹簡”(於1993年10月出土)記載版本為:

“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智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強也。”

這個版本的出世,進一步解釋了這句話,我估計這句話就是孔子在另外一次講話時,所做的升級完善版講話,然後有個徒子徒孫給他記下來了。

“道”,可以簡單的去理解為引導,道路不就是讓人沿著路走,有引導的意思嘛。

如果要深解,即老子所說的“道”,關於道的解釋,必須看老子的,因為老子最接近於道。老子的“道”就是因勢利導,順勢而為,“無為而治”。

郭店版的解釋:(君王)可以順勢引導人民,不可以使人民太過聰明(有想法);人民可以因勢利導,不可以強迫(強行的,逆勢而為)。

為什麼不能強迫,因為強迫就會有反抗。

一個政治家的水平高低,就看同一件事,在他的政策下,人民是高興著去做,還是抱怨著被強迫做。

這是很高的智慧,放到一個小家庭來,聰明的老公,總是很會哄老婆,哄著老婆為他做很多事,而不開竅的男人,則不懂得這些,即使在女人不高興的時候,還在那裡一個勁講道理,甚至對吵發脾氣,最後不但問題沒解決,兩人還要鬧冷戰。

其實沒必要去談這句話是不是愚民,因為這句話是給君王、統治者看的,不是給小老百姓看的。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本來就站在對立面。打個比方,就像股市裡的莊家和散戶,莊家的想法讓散戶看了,散戶肯定氣的要死,因為莊家就是把散戶當成傻子來玩的。

放在統治者的立場,他就該這麼做,這是君王的智慧。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它的意思,就我的理解,就好像某部電影中蔣介石所講的那句話一樣:“民意是愚昧的,是可操控的。”要操控民意,就必須製造事件,引導輿論方向。但事件的真相不能使人民知道,以達到操控民意的目的。當今西方的一些國家,特別是美國,就經常使用這一伎倆。譬如“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中國封建社會有“愚民教育”一說。所謂愚民,確切來說,就是大量培養、或讓大多數人民沒有思考能力,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因為“民愚”,所以才容易操控,更容易達到統治者的目的。所謂“君命受命於天”就是歷代開國皇帝大力鼓吹的謊言,為了百姓順從,什麼出生時“天降祥瑞”啦等故事就應運而生。劉邦斬白蛇,魚腹藏“陳勝王”就屬於這一套路。

列寧說,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這句話也說明了一個事實,在現實社會中,能清楚地掌握事物發展的規律,能看穿事物本質的聰明人不多。蔣介石說“民意是愚昧的”就是這個道理,因為絕大多數人是愚昧的,所以它才是可操控的。因為這部分人只會看到有心者製造事件的表面,不會或不願意去考究事件的本質。網絡上一些“網絡暴力事件”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也是某些人僱傭“水軍”的意義所在。


蘇西皮


站在政治的高度去看,孔子的說法是正確的,對治理國家,穩定社會都有一定的積極意義。試想一下,當一個魔術師把他的秘密合盤展現在大家的面前時,你覺得還有人再去觀看他的表演嗎?當然,如果你想打倒這個魔術師並取而代之時,你當然希望知道他的秘密,並當眾揭穿他讓他難看,讓他無法再表演,從而達到你的目的。而你也不想別人揭穿你,取代你。所以,不同目的的人,對孔子的說法當然有不同的態度!曹操為什麼要殺懂得“雞肋”意思的人就是很好的例證!不過,硬要說孔子在愚弄人民也沒有錯,錯的是你沒有政治覺悟,一味追求光明磊落,直至把自己赤身裸體的展現在大街上才感到滿意!這是自己愚蠢還是別人不夠光明,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元墨香135355669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的含義是:可以讓民眾按統治者的意圖去做,但不要告訴民眾為何這樣做。這句話為歷代統治者所推崇,成為統治者治國的指導思想。如果站在統治者的角度看這句話,它是有道理的。商鞅制定秦法時有一條:對朝廷頒佈的法令只能執行,不許妄議。也就是說,朝廷只需叫百姓怎麼做,無需告訴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更不許民眾議論其對錯。民眾的認知能力不同,對同一件事的看法就不同;每個人的社會地位不同,同一件事與他們的利害關係也不同。如果徵求民眾的意見,則眾說紛紜,不但於事無補,反而亂了人心,不利於統治者貫徹自己的決策。比如修萬里長城,挖大運河這樣的龐大工程,組織民眾幹就行了,不必討論其必要性,重要性。一位偉人也說過,歷史宜粗不宜細,團結一致向前看。什麼叫不宜細?就是不要把所有東西都告訴民眾。這並非愚民,而是減少爭論,減少內耗。現在對新中國成立後的一些歷史採取冷藏的方式,仍然出於上述目的。

孔老夫子深知人性的特點,他的話都是深思熟慮的。正因如此,才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

以上為個人淺見,請各位網友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