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人的古井情结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长沙的井的文章……

年轻一代的长沙人对长沙的井可能没有印象。说到井,他们恐怕也只记得现在仅存的那几口井中的——白沙古井!

如果不是伟人毛泽东的那首“才饮白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诗句;如果不是“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的民谣流传于世,致使白沙古井传名天下,恐怕房地产开发商们早已毫不犹豫的填平了这口600多年的古井!

稍微年长一些的老一辈长沙人,却对长沙的井有着无法抹去的记忆和一份浓得无法割舍的感情!

长沙人的古井情结


其实长沙能成为今天这样的国内一线大城市,长沙的井有不可埋没的功劳。正是因为有了昔日繁华的古长沙城为基础,在改革开放带来的雄厚财力支撑下,才打造出来今日的大长沙。

长沙这座古城,历朝历代由于城区扩大,人口增加,开凿的水井不少!据统计大约有3000多口!解放后至70年代长沙一千多条大街小巷和不少的公馆寓宅中,都可见到水井!真可谓:街街巷巷皆有井,甘泉溥泽星沙人!

要说到长沙的井首推神奇的(白沙古井)清乾隆年间进士旷敏本,张九思曾作有《白沙泉记》,盛赞其泉“流而不盈,挹而不匮”,不管如何取水,井水还保持同样多的水量,永不溢出,也永不枯竭,水位永不变,无比神奇。

长沙人的古井情结


在外地工作的我,每次回家过年,总喝不惯那股子散发着淡淡氯气味道的,长沙自来水泡出来的茶。用这种水泡茶,既使用再好的茶叶也会走味,品不出好茶的味道。因此爱喝茶的我每在家过年,都会骑着单车去打白沙古井的水,用清洌甘甜的井水为自己泡上一杯好茶!

50,60年代在长沙成长起来的我们这代人,自小与井有着很深的情结.....

长沙人的古井情结

小时候我住的屋边就有一口水井,井有好几丈深,冬天井里打上来的水冒着热气,用它来洗东西手不冷。

夏天的井水沁凉沁凉,酷暑难耐的三伏天,父亲总叫我打来凉凉的井水把太阳晒了一天的屋顶瓦面、墙面、地面用井水泼湿降温,又用大盆小桶装满井水摆在房中使室内有了丝丝凉意,能美美的睡上个好觉;父亲也会在太阳下山后,打来井水去浇他种的菜。

长沙人的古井情结

那时的长沙虽说有了自来水,但这种从水站买回来的水,居民们只用来煮饭,烧开水,但大多数居民其它生活用水,还是愿意用不需要花钱的井水。也有的家庭干脆连煮饭,喝水也用的是井水。

长沙的每一口井就是一个热闹的公共场所,每天到井里来打水,用水的人从早到晚络绎不绝,凡有井的街巷而又是麻石铺成的街面,终年四季麻石路总是被挑井水的人们弄得湿漉漉的。湿漉漉的麻石路,来来往往的担水人是我儿时就形成的长沙水井的最深印象。

长沙的井旁多少小伙伴因天天去挑水而结识,成为终身挚友;多少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井台相遇,眉目传情,留下佳话;多少大叔大伯井台互致问候,生人成了老熟人!

长沙人的古井情结

长沙的每一口水井就是一个社交场所;提着桶,端着盆到这来捣衣洗被,淘米洗菜的婆婆妈妈们,在井台边扎成了堆;她们永远有扯不完的话题;张家长,李家短,飞短流长;柴米油盐,生儿育女,婆媳难相安…

也许说到哪家的趣事,风流韵事,女人堆里常常爆发出阵阵哄笑声,勾得那些在家没去井台的女人们心里直痒痒,有事没事也找个理由拿着桶,提着盆,扎入了井边的人堆中。

长沙人的古井情结

长沙的井啊,就这样默默的听着她哺育的人们诉说着的故事。沧海桑田,日月轮回,一代人又一代人。

长沙井多,除了人口增多而需要,另一个是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得到了的上天厚爱给予了长沙极为丰富的水资源。

长沙人的古井情结

长沙历史上是个三面环水的古城。滔滔湘江,流经长沙境约25公里;发源于江西罗霄山脉的浏阳河弯过了九道弯在长沙汇入湘江。此外还有发源于浏阳的捞刀河,发源于宁乡的靳江,沩江,等大小河流,成树枝状辐聚,流入长沙市区与湘江汇合,为长沙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母亲曾告诉我;我家住过的‘’平地一声雷"那口古井的水可通千米之外浏城桥下的便河水系鲶鱼套,有人落在“平地一声雷”水井的东西,结果在鲶鱼套被打捞起!也有传说白沙井水来自千里之外。可见长沙地下水系之发达)

长沙人的古井情结

因而长沙有着极为丰富的地下水,而且潜水面高,容易凿池打井。因此长沙先民采取“近河者取用河水,远河者打井取水”这一古老的饮水方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因生活中与井的密切关系,长沙有很多地名以“井”命名,这样地名的有19处之多,例如左家井、四眼井、伍家井、洪家井、彭家井(我就是在彭家井旁边的市第二人民医院出生的)、青石井、白沙井、南沙井、桂花井、水风井、螃蟹井、鸳鸯井,在长沙至今叫井的地方还有很多 。

长沙人的古井情结

小时候我在长沙两个著名的古井傍住过,一个是小吴门的螃蟹井,该井因井内有一大石形似螃蟹而得名;另一井是定王台的俗称“平地一声雷”古井,小时还以为这井是天上的雷打出的井,后来才知是人们打水时,“投瓮入水,滃然有声投瓮入水,滃然有声”,像打雷声,而得名。

关于长沙古井的故事有很多很多,无法一一诉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也在发展,旧城区的改造使昔日长沙的千百口古井正在消失,前面所提到的古井很多只剩其名。

长沙人的古井情结

这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正如北京人感叹四合院的消失,上海人感叹里弄的消失,我作为长沙人感叹着长沙古井的消失;尤其使我怅然的是,城建用地的疯狂扩张,人们不注重环保,大量的垃圾被填埋在城郊昔日低洼的水道,严重的污染着这座城市的地下水系。

我们是个缺水的国家,人口增多,工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会越来越稀缺,长沙市民用水大部分来自于湘江,假设有朝一日湘江断流或者少水,因缺水我们居住在长沙这片土地上的子孙后代要凿井取水,他们还能在这片土地上开凿出清甜甘洌、长饮不涸的碧湘玉泉来吗?

长沙人的古井情结

早两天和从长沙回来的朋友聊天,他告诉我说:去年夏天有流浪汉在深夜泡在白沙古井赤身洗澡,而保安没有发现!联想到07年至今,时有白沙井水菌落超标的报道,不由得我心急如焚!

长沙古井除了回龙山下的白沙井,太平街的贾宜故居的太傅井,岳麓山的白鹤泉(井)外,实体存在的水井已经基本消失了。

长沙人的古井情结

长沙正因为还保留有太平街、潮宗街等两个历史文化街区符合国务院评定文化名城的条件,1982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没有了那些历史文化街巷的长沙,没有了清甜甘冽的白沙泉水,长沙还是我那具有历史文化名城之称的长沙吗?

长沙人的古井情结

如果有历史文化意义的长沙古井继续消逝,若长沙人为之骄傲的白沙古井的泉水不能饮用:泉之无饮,古井安在?水之干涸,星沙焉存?

呜呼!哀哉!长沙古井魂之归来!

(好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让我们共同守护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吧!)

长沙人的古井情结


  • 文/小桥 2018/9/10再稿,长沙生活集经授权发布,感谢作者小桥的创作,为我们留下这些美好的长沙生活记录!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关于长沙生活的各个方面题材稿件都行),我们一起记录长沙生活!投稿请发送:[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