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立春对农业有哪些影响?

老娘舅说事


今年关于年三十立春的讨论非常多,其中有一点是说因为年三十立春当天不能贴春联,而腊月二十九属于四绝日之一,也不能贴,所以今年很多农村家庭在腊月二十八就把春联贴上了,这在以往是非常罕见的一件事情。

年三十立春对农业有哪些影响?

年三十立春的年景在农村被称为“寡妇年”,寡妇年的意思就是这一年没有立春节气,这种现象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说法。因为我国有农历和阳历两种历法,立春指的是阳历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而春节时阴历历法的新年,而农历因为有闰月,就导致有的一年会出现两个立春节气,有的是一个立春节气,还有的没有立春节气,具体根据立法统计19年为一个轮回,这19年中有7年有两个立春、有7年没有立春,还有5个是一个立春节气。

而出现“寡妇年”,就说明当年的春天来得比较早,春天来得早也确实会对农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倒春寒方面,开春后万物复苏,各种植物开始发芽生长,若是来一次严重的倒春寒甚至有可能导致粮食绝产。而根据经验寡妇年发生倒春寒的概率比较高。

这是因为,没有立春的新年天气转暖比较快,天气转暖之后桃树等开花较早的树木、小麦开始返青都开始了,若是在植物走出冬眠状态后温度出现快速下跌就容易对刚刚复苏的植物造成严重的冻害,从而引起减产甚至绝产。

所以,也就提醒农民朋友,今年立春正好是在五九的最后一天,而按照谚语这种天气庄稼的产量本来就底,若是再来个倒春寒那对农民来说属于雪上加霜。在过完春节后要对粮食或者树木进行处理,以防止植物冬眠过早结束而受到了2019年倒春寒的影响。


果然悠


现在大家都在收拾年货,准备过年,就在在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又即将迎来一个充满希望的节气——立春。

今年的立春在大年三十,立春到了,人们就要考虑进行农业生产了,毕竟咱们农民是以土地为生的,下面简单说说年三十立春怎么样?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吧?我们又该如何安排农业生产呢?

一 ,预示着春节后会冷上一段时间

三十虽说是除夕,但是它还是五九的最后一天,这就是民谚所说的春打五九尾,关于春打五九尾,民谚有这样的说法“春打五九尾,来年冻死鬼”,啥意思呢?看完这句话大家都会明白,立春过后,天气会冷上一段时间,要不咋说是冻死鬼呢!

说到春节冷,还有一句话也可以证明,就是“冬在腰,冻死猫” 啥意思呢?要是冬至在一月的中旬,冬天会比较冷,而且冷的时间比较长,今年冬至在冬月十六,刚好是一个月的中旬,再次证明今年冬天冷的时间长。

二,怎样安排农业生产?

现在大家时间非常紧,为了生活所迫,年后初二三的就要出门打工,家里的小麦怎么办?由于急着打工,人们常常会在初一就下地把化肥追了。

可是看情况可能会有不当,为啥?刚才分析了,今年的冷的时间长,甚至过了春节还会冷上一段时间,早早的使用追肥,会使小麦早发,但是天气依然比较寒冷的情况下,就会造成冻害。

因此建议大家不要着急,不要急着追肥,要耐心的等上几天,等天气彻底变暖了再追肥不迟。

三,一点祝福

马上春节了,农历的猪年就要到了,今天大家忙着打扫,忙着收拾年货,准备迎接美丽的猪年。其实猪年是咱们中国传统的肥年,农谚常说“要想丰收看猪年”,大家用心工作,一定会有好的收货。

再者,打春是在除夕,除旧迎新的日子又迎来美丽的立春,可以说寓意吉祥啊。有人说“百年难遇三十春”,在这个吉祥的日子里,祝大家吉祥如意,猪年发大财。

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和看法,水平限制可能会有不当,敬请大家批评指正吧,谢谢大家!


爱花草的农人


年三十立春对农业有哪些影响?

老话说“百年难遇岁交春,十年难逢金满斗”,说的就是大年三十除夕日立春百年不遇,这里的岁,是指守岁等新的一年到来,所以岁交春就是大年三十立春的意思。传统上认为,这样的年份,来年必定物产丰富,人寿年丰!



而今年2019年的立春日子,正好就在农历大年三十,公历2月4日这一天,这可是百年不遇的好兆头。

那么按照这句俗语的意思,农历的明年就应该也是一个丰收年了。那么真的会是这样吗?

去年,2018年春天我们华北地区遭遇了严重的倒春寒,人们就说是因为2018年的立春是在腊月十几的缘故!



我们知道立春节气在公历的日子是一定的,都在2月4日左右。但对于农历来说变化就大了,2018年立春时间有些过早,植物就会早早地疯长,早早地开花。结果呢天气积温是一定的,早早地立春,温度就会早早的上升,而冷空气是迟早要来的,这样2018年就遭遇了倒春寒!我们这里的梨树,苹果树全部被冻掉了花朵,差点连树都冻死了!现在吃的苹果和梨几乎都是从外地调运回来的。



今年2019年立春节气就没有那么早啦,在大年三十,比2018年的腊月十几立春就晚了十来天,这样,气温地温就会回升的缓慢,果树等农作物也不会疯长,到了四月初开花季节就不会遭遇倒春寒了,更确切的说,即使天冷一些也不会冻花冻果了!

此外,2019年农历是猪年,猪年在老人们的心目中,就像“猪”只等有人喂养那份运气,所以应该是福年!

如此分析,明年的年景应该是好的!农业生产前途一片光明。咱农民们就满怀希望地准备迎接大丰收吧!

当愿天遂人愿,猪年吉祥!


村姑说村事


立春在农历哪一天,与农业无关。虽然农历第一个字是个农字。

跟节气和季节相关的是阳历,一年365天,简单干脆、准确。立春总是在阳历2月4日,正负一天,这永远不变。

而农历是跟月亮圆缺周期29.5天相关,每年的天数354或385天,与真正一年365天偏离太大,与节气、季节偏差大。从天文、气象角度,农历严重不准确。如果没有阳性属性的24节气相助,农历没法安排农时,因为农历日期与节气偏差前后会差一个月,这是先天缺陷。

我们需要农历的原因,就是传统节日,这离不开农历。传统需要它。


温情忆鸿564


年三十立春对农业有哪些影响?

每年的立春都是在六九的头一天,自古以来有句农谚是“春打六九头,牧童又犯愁”。这是说六九到了,春天来了,小草又要发芽,大地马上葱绿,牧童马上就要开始放牧牛羊了,再不能在家里贪玩了。今年过年立春,比一般年份提早5~10天,说明今年春天来得快,来得早。

春天来得早,气温即将回升,田间的小麦开始返青,杂草开始萌发生芽了。麦田除草剂没有使用,就要在气温回升时,开始防除杂草。小麦返青肥就要抓紧时间去施了。油菜苗也开始返青,即将抽苔。首先要赶紧追肥返青抽苔肥,接着要开始喷施硼肥,确保顺利开花结荚,提高产量。早稻秧苗田,要开始施基肥,深耕灌水。同时要开始准备春耕的农药、化肥、种子,以及农机器具,为春耕作好准备。


总之,春节立春,告诉我们,2019年春天到来过早,要赶紧备耕,春耕春管,做好春耕生产的各项准备工作,开始春耕。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旭日东升付先


年三十立春,与农业生产毫无关系。

众所周知,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年划分的。

中国古代历法,现称农历,是太阳历与月亮历合历,而月亮的朔望周期与二十四节气没有关系。农历十二个月配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个月,如遇闰月,所含闰月之季即四个月。而太阳年又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令为四季的开始。所以这个矛盾在历法上难以统一。

针对这一弊端,宋代科学家沈括提出,废除“月”,改为以“十二气”为一年的历法,后世称《十二气历》,这既符合实际天象和季节相吻合,又能简便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可惜,受传统阴阳学说势力的阻挠没能实行。


赵日金141


年三十立春,对于东北的农业来说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因为东北的农业来说一般都是一年一季的庄稼。所以说他也不存在着气温对农业有什么影响。这里说的年三十立春,应该是对那些南方的农业有着直接的影响。从2018年11月到12月的天气情况来看。

东北三省今年命里就缺雪,几乎就下了两三场雪。相反的是,北京等城市反倒是连降几场大雪,西安等城市也下过雪。看来2018年的雪已经落在了南方城市。从农业方面来讲,瑞雪兆丰年,这是很好的兆头。尤其是黄河一代冬小麦扔处于越冬期。陕南油菜刚起身,这些省份出现了降水,降雪的过程。


这给反季的庄稼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如果这些南方的农业继续对庄家才进行浇灌和精心的种植看护。我想今年春季,对于庄稼的生长还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反而是更有利。


伊春美食美客


大年三十立春对农业有哪些影响?

年三十立春还真是不多见的,一般立春都是在春节之后,还有5天就立春了,立了春东风送暖,大地开始回暖,万物开始复苏,春天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没有农业种植压力的当然就尽情的享受春日暖阳可以了,还要种地的农民们就要开始着急了。



今年立春是大年三十,也是五九的最后一天,用农村老人的话说“春打五九尾,要饭的跑断腿。春打六九头,吃穿不用愁”,“春打”就是“打春”,也就是立春,意思很明显,在五九的最后一天立春那么这一年的收成就会不好,要饭的跑断腿都讨不来吃的,家家户户都揭不开锅,有谁给你饭吃呢。但是仅仅差一天,在六九的第一天立春就不一样了,庄稼收成就会很好,有吃有喝吃穿不愁。其实老话说的也有些缘故,只不过年前就立春确实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过年之前就立春,用我们这的话说叫“春脖子短”,也就是春天短,播种时间短,没觉光景春天就晃过去了。大家想一下,立春第二天就过年,用农村人的话说,不出正月十五都叫过年,还有的说不出正月都算过年,可见大过年的农民们还都沉浸在串门走亲戚的年节气氛当中,稍微不留意春天就要过去了,有的人家可能就会耽误了春耕,影响了庄稼收成,由此才得出过年前立春不好的说法。


而且立春虽早,气温也在渐渐回升,但是冷不丁就会来个倒春寒,对庄稼影响特别大,刚要发芽的农作物就有可能被一场雨雪打蔫,老百姓早早的耕种一场,就白忙活了。


小十六123


年三十立春对农业有哪些影响?

首先什么是立春。立春又叫打春,这不仅是24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在古代的时候还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到了立春就表示春节到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普通老百姓都会立春是十分重视的,在民间现在还有很多的迎春习俗,比如打春、迎土牛、浴蚕种、喝春茶等等。

其次,立春在农历的时间是变化不定的,但是在阳历的时间是不变的,其每年都是在2月4日前后,相差也不过1天。而春节则每年都是变化不定的,因为其是根据农历来的,每年都是在立春前后波动。多数的年份都是在立春前过春节,但是有少数的年份立春在春节前。2019年就是立春在春节前,并且还是大年三十立春,这个是多年才难得一遇的。农夫查阅了一下日历,在100年仅出现三次。

最后,再来说一说为什么有些人担心年前立春不好这个问题。其实,有些人担心年前立春不好,主要是在民间有着“寡妇年”的说法。因为在年前就立春了,那么这一整年间就没有了立春,这样的年份也就被称之为“寡年”,后来就被传成了“寡妇年”,认为这样的年份是不宜结婚的。古人认为,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天是孕育万物的季节。春还代表着生育、交媾。并且古人一直有着“春生、夏养、秋收、冬藏”的观念,他们认为没有了春天,那就不会生育了,所以也就有了“寡妇年”不好,不宜结婚等说法。其实这些都是毫无依据的。

其实,无论是在年前立春,还是在年后立春,其对生活、气候方面的影响都不大,关键需要担心的是有无倒春寒。在立春之后,气温就开始回暖了,如果回暖过快,短时间就升温了,那就要预防倒春寒了。而且有一点一定要注意,那就是立春到了,并不意味着春天就真的到了,其只是说春天即将到了。就算是开春了以后,也并不代表天就暖和了,老话常说“二四八月乱穿衣”,就是说春寒料峭,天气十分多变,提醒大家要及时增减衣服。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气象方面的科学技术已经越来越发达了,农民朋友也不再想过去一样是靠天吃饭了,只要及时关注最新的天气动态,并合理做好预防措施,还是能最大程度减少气象灾害所带来的危害。


农夫也疯狂


2019年大年三十这天立春,相比于2018腊月19立春应该是晚了11天的时间!立春对于我们农业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我只能谈谈2018年立春太早了给我们农业带来和那些影响!

立春太早容易引发倒春寒

2018年已经过去了,但是对于我们农村的农民朋友们来说应该对清明节前的那一场倒春寒记忆深刻!对于我们这里的影响大蒜抽苔比较少,小麦出穗率不高!这就直接造成了我们大蒜和小麦的减产减收比较严重!对于果树的影响更大特别是苹果🍎,核桃,葡萄等果树!但是2019年立春来得有点晚了!今年我们这里有可能不再遭受倒春寒的影响了,比较春打六九头吗!


立春来了我们农民就该早早的对于农业忙起来了!

春天快要来了,对于春耕春种也应该早早的提上行程了!所以说今年正月底可能我们广大的农民朋友们就该早早的给小麦浇水施肥了!毕竟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吗!

真是希望2019年我们农民朋友们能够风调雨顺!毕竟现在搞农业的都是年纪大了的留守老人和妇女!希望风调雨顺能够给每一位在农村种地的人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