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聽著美妙,卻也敵不過阿怣和丹丹的愛情

1940年代中國還未解放時,阿怣18歲,父母因遭村裡惡霸迫害父母雙亡,留下阿怣一人,無油無米,只有一缸鹹菜。在親戚和好心鄉里人幫助下,父母才能入土為安。


阿怣人踏實勤快,有志氣,村裡人對他的好他都擱在心裡頭。小夥子一無所有隻有一身力氣,誰家需要幫忙他撩起袖子就上,不怕苦不怕累,村裡人留他吃飯他都不讓,就多少給些米、地瓜等救濟。阿怣自己上山砍柴燒火做飯,就著父母留下的鹹菜吃了1年。在他看來,這些鹹菜就是父母未帶走的愛,是世上的美珍。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聽著美妙,卻也敵不過阿怣和丹丹的愛情



第二年阿怣學著鄉里人趕著季節自己播種插秧,活著就不能讓自己餓肚子也不想再讓好心人接濟,一定要有糧。地瓜,蔬菜也學著種,先養活自己才是辦法。小夥子個高,身子結實,五官俊挺,一臉的憨笑,但因無父無母心裡幾分自卑,看到年輕女孩都會低頭默默走開。鄉里的丹丹年紀比他大2歲,還未嫁,心裡早已認了他,就是怕父母不同意。後因有媒婆要介紹一個地主公子哥,眼看父母就要替她做主同意。她逼急了半夜跑去阿怣家,

說她的事並說其實她心裡早已有了他。阿怣看著曼妙的丹丹,激動得哭了,抱著她說第二日就去向她父母提親,私奔也要在一起。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聽著美妙,卻也敵不過阿怣和丹丹的愛情


女兒畢竟是父母的心頭肉,丹丹父母看著阿怣的斬釘截鐵和山盟海誓竟同意了。阿怣和丹丹倆人相親相愛,恩愛有加,再窮有愛也是樂,再苦也是甜。倆人一生勤儉節約,勞苦作息,生兒育女,女兒3個,兒子4個,有孩子的幫忙,靠著勤勞,耕作勞作物和飼養家畜,竟逐漸地變成鄉里的富戶,兒孫成群,成了遠近十里的佳話。


丹丹65歲那年因腦衝血送醫院搶救無效,留下阿怣一人,老頭子倔要自己住,不連累兒女,孤零零住著自己的瓦房。後來子女實在受不了村裡人的流言蜚語,硬是2、3人抱腿把老漢扛回了家。4個人兒子輪流住,老漢對丹丹甚是想念,有次走路竟摔了就一直躺床,不醫也不吃藥,沒過多久就離世了,為著與愛妻丹丹一起。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聽著美妙,卻也敵不過阿怣和丹丹的愛情。下輩子還要做夫妻。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聽著美妙,卻也敵不過阿怣和丹丹的愛情



你們的愛情如何?婚姻是一輩子的牽手,走過風雨,下輩子還要在一起嗎?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