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雄可雌,吃下去的是石头,排出来的是美景,他是谁

海洋无限神秘,孕育了许多美丽的生灵,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一种有着鹦鹉嘴巴一样的鱼,它们有着斑斓的外皮和丰满的身体,经常结队扑腾着在珊瑚丛穿梭飞掠,如同肆意的鸟儿。合不拢的嘴形和高彩的体色酷似鹦鹉,因此被称之为“鹦嘴鱼”。

可雄可雌,吃下去的是石头,排出来的是美景,他是谁

蓝鹦嘴鱼栖息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珊瑚礁里,平均体长35~75厘米,最大超1m。它的身体呈长椭圆形,体表被大片圆鳞覆盖。幼年蓝鹦嘴鱼的额头上有块黄斑,成熟后全身为极致的纯蓝,使它成为了这个星球上为数不多全身近乎蓝色的物种,就是我们知道的阿凡达一样。

可雄可雌,吃下去的是石头,排出来的是美景,他是谁

鹦嘴鱼的牙齿不像我们一样是一颗颗的,而是融合成一颗大牙齿,就像鹦鹉的喙,这不仅是它们名称的由来,也是它们天生一副呆萌微笑脸的原因。

可雄可雌,吃下去的是石头,排出来的是美景,他是谁

它们主要以珊瑚及藻类为食,他们咽喉部还有一块巨大的咽骨,可以进一步压碎食物,鹦嘴鱼群啃食珊瑚会发出石头碎裂的巨大声响,潜水时隔着很远都可以听见。

可雄可雌,吃下去的是石头,排出来的是美景,他是谁

鹦鹉嘴鱼啃食珊瑚有益于珊瑚的新老更替,增加珊瑚礁的多样性。而且鹦鹉鱼吞噬珊瑚和众多海洋生物的骨骼或壳体颗粒产生的排泄物竟然可以堆积成我们多少人心中向往的白沙滩。

可雄可雌,吃下去的是石头,排出来的是美景,他是谁

大部分鹦嘴鱼都有着改变性别的现象能力,刚孵化的幼体都是雌性,成熟之后,鱼群体型最大的雌性个体会转变为雄性,坐拥后宫佳丽。当这位皇帝被人类抓去吃了之后或者意外不测,会有其他雌鱼变性来取代他的地位。

可雄可雌,吃下去的是石头,排出来的是美景,他是谁

不过,和很多珊瑚礁鱼类一样,食用鹦嘴鱼也有小概率的雪卡毒素中毒风险。这是因为鹦鹉鱼可能会因为吃了含有雪卡毒素的海洋藻类而在体内富集毒素,所以我们应该仔细思考要不要吃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