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墓前要不要增加赵构的跪像?

在杀害岳飞这件事上,秦桧只是从犯,真正的主犯恰恰是宋高宗——赵构。

岳飞墓前要不要增加赵构的跪像?

一、赵构从一开始就想杀岳飞

岳飞被下大理寺后,曾经参与弹劾岳飞的御史中丞何铸,在审理过程中,听到了岳飞本人的自辩,终于意识到这是一起天大的冤案。他不忍做丧天害理的事,于是去找秦桧,试图为岳飞辩解。

秦桧根本无法辩论过何铸,但又不可能按照何铸意思来,只好向其透底:岳飞的案子是官家本人的意思,“此上意也”。

为什么何铸要去与秦桧据理力争?

因为他不仅发现岳飞无辜,而且意识到秦桧等人要给岳飞定死罪,“铸岂区区为一岳飞者,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

岳飞墓前要不要增加赵构的跪像?

何铸是主审官,他不肯附和赵构的意思,就只好卷铺盖走人,换一个肯执行领导意见的来的。

所以,赵构特意下诏设诏狱审理,并将岳飞“逮系诏狱”的事,公开“榜示朝野”,摆出一副公开审理的架势。

其实,他早就定了要杀岳飞的心思,所谓案情,不过是栽赃陷害,所谓审判,不过是一个过场。

岳飞墓前要不要增加赵构的跪像?

秦桧等人跪像

二、赵构置之不理朝野援救岳飞的努力

由于岳飞根本就是被冤枉陷害,所以自从岳飞下狱之后,朝野之中援救声浪不断。这当中,既有属于宗室的齐安郡王赵士㒟,也有参与审判的大理寺左断刑少卿薛仁辅,大理寺丞何彦猷、李若朴,文士智浃、布衣刘允升、范澄之等。

岳飞墓前要不要增加赵构的跪像?

就连罢官在家的韩世忠也跑过去质问秦桧,并且留下那段流传千古的对话:

秦桧:“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韩世忠:“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最后,出面援救的人不仅没有能帮到岳飞,反而一一遭到了疯狂的报复打击。

赵士褭曾说愿以全家百口性命作保,担保岳飞无罪。

先被罢官,接着一贬再贬,直到“窜死建州”。何铸、薛仁辅、何彦猷、李若朴等人被罢官。刘允升被杀,范澄之被迫害致死,

其中,薛仁辅的罢官由宋高宗亲自下诏,说他“持心不平,用法反覆”,何彦猷、李若朴则是“喧然力争,以众议为非,务于从轻。”

可见,就连打算轻判的,在赵构看来都是有罪,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岳飞墓前要不要增加赵构的跪像?

岳飞年轻时

三、赵构一心要杀岳飞

定岳飞死罪,有两大先天不足。

一是钩织的岳飞罪状完全没有说服力。所谓岳飞、岳云鼓动张宪、王贵造反,纯属口供,根本无物证。所谓岳飞在淮西顿兵观望,根本立不住脚。所谓岳飞夸口自己“32岁建节,自古少有”,同样是口说无凭。

罪名都立不住脚,如何能杀?

二是宋朝祖制“劾轻罪,因得重罪,原之,盖不欲求情于事外也。”

虽说宋朝重文轻武,但岳飞这样的高级别大将,轻易说杀,也是违背祖制。

然而这些理由,在赵构看来都不是事儿,他这个独夫民贼,不仅要杀岳飞,还不放过抗金立了大功的岳飞长子,岳云。

原本秦桧等人上报的奏状上,只是提议,“岳飞处斩刑,张宪处绞刑,岳云处徒刑”,按照这个判决,岳云只要降一级官位,罚钱2贯400文而已。

结果到了赵构这里,大笔一挥变成了“岳飞赐死,张宪、岳云处斩”。

谁要杀岳飞,还要斩草除根,岂不是一目了然吗?

岳飞墓前要不要增加赵构的跪像?

早已成为茶园的南宋帝陵

最后,在绍兴十二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家家户户忙着迎接新年的时候,千古名将岳飞,惨死于西子湖畔的风波亭侧。

所谓“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陵墓历经千年仍然完好,成为无数后人崇拜,瞻仰的对象,而秦桧等四个铸像一跪就是千年,至于独夫民贼赵构的坟墓,更是早在南宋灭亡不久,即被番僧掘墓,挫骨扬灰。

岳飞墓前要不要增加赵构的跪像?

岳飞手迹

中国历史上,奸臣无数,享受铸像跪拜“殊荣”的,只有秦桧这四个人,假如真的地下有知的话,恐怕他们要一起痛骂赵构,害他们一跪千年,万年吧。

岳飞墓前要不要增加赵构的跪像?

岳母刺字

最后说一句,历史尽管任人涂抹,但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尽管岳飞墓前没有赵构的跪像,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他永远都跪在那里,无法起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