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由來你知道是什麼嗎?晉文公的這段往事讓我們想不到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和上元節,立夏,端午節、中元,中秋節,冬至,除夕共稱八大節日。那麼清明節的故事你知道哪些呢?

我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起源於周朝,距今已經有大約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最開始是作為一個節氣來說的,就是到了清明的時候,氣溫開始回升了,要開始播種瓜豆了。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有二十四節氣,圍繞著清明節的諺語有很多,也是大家從小都聽過的。

清明節我們也是有著很多的習俗的,比如掃墓,吃寒食。那麼為什麼清明節會有這些習俗呢?因為最開始這些習俗是在寒食節那一天做的,因為這兩個節日離的很近,慢慢的,清明節和寒食節就合併在一起了,這兩個節日的習俗也融合在一起了,所以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寒食。那麼為什麼要有這樣的習俗呢?

清明節的由來你知道是什麼嗎?晉文公的這段往事讓我們想不到

據傳春秋戰國時代,晉國有一個妃子想要使她的孩子成為君主,於是設計害死了太子,太子還有個弟弟叫做重耳,重耳為了避免禍害,就開始了四處流亡。重耳在流亡期間受盡了磨難,原本他的身邊跟著很多大臣,可是越往後那些大臣們發現自己好像跟著重耳沒有前途,於是一個個都另找出路去了,只剩下沒幾個人了,這些人都是對重耳忠心耿耿的人。有一次重耳奔波太遠,加上長時間沒有飯吃,就累的昏迷了過去,那些忠心耿耿的臣子之中有個叫做介子推的,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就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來,用火烤熟之後餵給了重耳,重耳因此撿回了一條命。

都說造化弄人,這話說的一點都不假,早年流亡在外的重耳在十幾年後重新返回了國家,並且當上了君主,史稱晉文公。由於晉文公早年經歷過流亡生活,所以令他非常珍惜眼前的生活,他也將早年跟在他身邊的人大力提拔為朝廷重臣,但是唯獨少了介子推。經過身邊人的提醒,他忽然想起來早年救過自己一命的介子推,忙派人去將介子推請來王宮接受封賞,可是介子推拒絕了他的請求。沒辦法,晉文公只有自己親自去請他,可惜這時的介子推為了躲避晉文公,已經鎖上了自己家的大門,背上年邁的母親跑到了山上去,晉文公不肯放棄,帶領著人馬跑到了山下,山太大了,介子推又不肯出來,晉文公讓部隊搜索一番也沒有效果,不禁心裡有些焦急,難道是自己做錯了什麼讓介子推不肯見自己嗎?

清明節的由來你知道是什麼嗎?晉文公的這段往事讓我們想不到

這時候晉文公身邊有人提議說:"不如在山的三個方向放上一把火,君上帶領著人馬在唯一一個沒有起火的地方等待,介子推肯定會出來的。"晉文公一聽,覺得是個好主意,立馬命令軍隊在山的三面點起了火,而他則在唯一一面沒有起火的山下等待著介子推的到來。誰知道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也沒有見介子推出山,待火熄滅以後,君主親自帶著人馬上山搜索他的蹤跡。終於讓晉文公找到了介子推,可惜這時候的介子推已經和他的母親靠著柳樹抱在一起被火燒焦了,晉文公重耳看著他的屍體一陣心痛,暗罵自己,自己明明很清楚介子推的性格,他不願意做的事,怎麼強迫也沒用。他不願意出來,即使被火燒死也真的不會出來。晉文公在他的屍體面前祭拜一番,就命令將士們埋葬介子推,士兵們在介子推的背後樹幹上發現一個洞,洞裡好像藏著什麼東西,晉文公將它拿出來一看,原來是塊沾染血的布,上面用血寫了一首詩,意思就是自己從未有過悔恨,自己用肉救活了晉文公,只希望他做了君主之後可以勤政,造福百姓。

晉文公思考良久,沒有說話,只是命令士兵們好生安葬他忠心的臣子和他的母親。來年晉文公領著文武百官祭拜介子推,只見那顆燒焦的柳樹已經重新長出來嫩芽,柳枝碧綠,隨風飄舞,好像介子推在向他招手一樣,他懷著複雜的心情走到柳樹下,折下一截柳枝,編成花環戴在頭上,祭拜完畢回到宮中,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作為清明節,以此來紀念介子推。

清明節的由來你知道是什麼嗎?晉文公的這段往事讓我們想不到

此後,晉文公更加勤政清明,勵精圖治,在他的帶領之下晉國逐步壯大成為春秋時期的強國,而他也成為春秋時期的五個霸主之一。晉國的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他們都認為是介子推的功勞,於是在清明節那一天大家都禁止動火,只吃寒食來紀念介子推。這種習俗也一天天的流傳到了現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