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纪录片导演?

17剑胆琴心17


我是纪录片《最后的棒棒》的铁粉(没看过电影版),虽然因为太真实、太虐心只完整地看过一遍,但是从该片导演何苦的角度来看,成为一名合格的纪录片导演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功底

何苦在部队是由侦察兵逐步历练成为一名正团级文职干部的,具体工作应该是部队电视台的记者。部队的事情,消息来源少,没法明确具体工种,但是方向不会错:导演何苦在拍摄《最后的棒棒》以前就长期从事与影视制作相关的工作。一方面,部队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这个不需多讲,当过兵的都知道,多年的从军经历给何苦带来了丰富的人生阅历。此为一功底:纪录片,没有阅历,如何纪录真实人生?另一方面,无论何苦在部队具体做的是哪一项媒体工作,肯定都是长期或者深入地在摄像机周边“游走”,何况是正团级干部,有可能做过类似制片之类的工作,此为第二功底:如何构思、取材、选景、择人、明确主题、捋顺主线、制定大纲,然后开始具体的拍摄、剪辑、成片。

毅力

只要是导演,毅力即不可少,对纪录片导演要求则更高。比如赵忠祥老师解说的《动物世界》,我们普遍将之定义为科教片,但是如果没有那些年复一年冒着生命危险蹲守在冰天雪地高山悬崖隐蔽在草原丛林猛兽之间的拍摄和制片人员,这部由一系列纪录片综合而成的央视节目如何长久不衰深入人心?《最后的棒棒》也是,导演何苦身体力行自主择业后怀揣三千大洋拉上一位摄像就去干起了棒棒:真正的棒棒。然后成功地融入了老黄、老金、老杭这些夕阳行业群体之中,其中辛苦,纪录片中表现地淋漓尽致:没有过人的毅力,拍不了的,即使草率地拍了,又如何获得国外大奖、如何被网民誉为中国史上最佳纪录片?坚韧的毅力,绝不可少。

主题

还是以《最后的棒棒》为例,该片主题是真实地反映棒棒行业的艰辛:接地气、贴民心,用镜头把高楼大厦灯火阑珊间“隐藏”着、少为人关注的行业真实展现在观众面前。棒棒纪录片的主题,选到了浮躁焦虑现实社会中人们内心最敏感脆弱最容易被打动的一面,非常成功。类似题材还有80年代那部以追寻长城遗址为主线、14年那部以医院急诊室工作为主题的纪录片等等,虽然后期的纪录片或多或少受到了商业化干扰,但是如果主题选择成功,再加上前面说的功底和毅力两点,即使缺乏资金和宣发(比如《最后的棒棒》),也是可以成为一名纪录片导演的。


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袖子看娱乐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目的影片。

纪录片分为有剧本,和没剧本的,都要求尽可能真实的记录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

拍记录片之前先认真观看别人拍的优秀纪录片。《地球脉动》《家园》《海豚弯》《美丽中国》《圆明园》等都不错。

要想拍摄一部纪录片,首先选一个主题,在客能的纪录中,表达你的世界观。 让观众感同身受。

准备录像录音设备,有钱的话组成一个团队,没钱的话几个人或一个人也可以完成。

开始拍摄,采访与之有关的人和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拍摄完成后经过后期处理,就是一部纪录片了,如果你拍的优秀,就是一名纪录片导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