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三体》读完的人都是些什么人?你怎么看?

人无绝境不飞跃


哈,作为一名科幻迷,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读过,三体读了三遍。

在读三体之前,我只能算的上是喜欢科幻,读后,科幻就成了戒不掉的瘾。

第一遍读三体,只是单纯将其当做一故事。由于本人读小说有个习惯,就是从不看简介,加上比较慢热,在第一部读到一半时候才感受到三体的牛逼。然后接着一路被震撼。

虽然是故事,但是第二第三遍读的时候,仍能够发现许多大刘隐藏的故事点。大概经典就是如此。

要说读完三体的都是什么样的人,别人不好说,仅就自己谈谈吧。

首先,本人确实是理科生,而这点因素在三体中几乎用不到,因为三体中并没有难以理解的理科知识。本人上是的医药大学,一名普通的本科生,不优秀也不是很差。喜欢武侠(尤爱古龙)科幻(尤爱大刘何夕)推理(尤爱王稼骏笔下左庶)。对于现今的网络小说,除了诛仙之类的经典,其他的并不喜欢。

其次,三体就是个脑洞很大但是有理有据,且有可能实现的故事。虽然科幻作品受众较少,但是对于很多人把读三体看做奇怪的现象,尤其是对三体读者的一些看法,实在很奇怪。如果把三体换做玄幻,大概很多人就不奇怪了。


流浪书屋


大刘的三体我不是看的,我是听的,目前正在听第二部黑暗森林。为什么要听呢?因为太长了,其次就是为了方便,不论是做饭吃饭时还是洗衣服时我都在边忙边听,睡前还得听一会儿,觉得这样比看省事多了,而且我看手机多了会头疼!我是在企鹅FM听的,不但声音有感情,背景音乐也是非常能带动你的心灵的!这本小说刚开始确实是听不下去的,因为几乎和科幻不沾边,而且情节也很啰嗦。但因为是边忙边听不会耐烦后来才听出点意思来。最后越来越感觉有意思。前面之所以那么啰嗦其实都是为后面做的铺垫!没有前面的东西那后面你是不会觉得更有意思的!


吾心4853


有一年,单位去开会,别的部门的一哥们给我们讲三体,满车就我在听,缠住他把整个故事讲了,然后,也就我一个人,用了一星期,回家啥也不干,把三体看完了,然后不过瘾,用了一年的时间,连听带看把大刘的大部分作品撸了一遍,其中三体喜欢的部分,看了三遍。此后的几年,重温是经常的事,现在大刘的作品,只有一部没看了,脑洞大开,吸引我此后又读了《未来简史》、《人类简史》、《相对论史话》、《量子物理史话》、《宇宙的琴弦》、《世界为何存在》,读了一系列历史和哲学的书籍同时看了央视拍的《世界历史100集》。

我从小喜欢看《十万个为什么》,特别擅长理科,但是高一时因为班主任总使唤我干活,我嫌她耽误我学习,就决定学了自己不擅长的文科,果然败在了文科上,没有考上重点本科(说来惭愧,我本科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但我喜欢这个学校到了要命的程度,以致20年后的今天,还总觉得很多985、211的专业也不及她,甚至重选还选她)。以上经历决定了在看刘慈欣的作品前,我属于一个文科、理科、经济、管理都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的人,能看懂,但还有些疑问,伴随着对大刘文章的阅读,我需要不断地解惑,于是又读了很多相关的书,同时念的研究生,又要求读另外一些书,我就在这几年的读、想过程中,大刘的大部分理念是看懂了,但自己成了一个更大瓶子的瓶子底。说实话,这几年吸引我的东西太多,除了游戏、体育,好像没什么我听了不觉得有趣的,可是又有孩子要养,不能放纵自己想干啥就干啥的,所以就只能维持在瓶底了。

我比较佩服大刘的是博学,他的科幻不是为了科幻而科幻,不是那种穿越了时空改来改去的科幻,而是有历史、有哲学思考的科幻,是对科学家、政治家都有启迪作用的科幻,是多视角、多学科的科幻。

只有把大刘作品读全了,才会真正了解大刘的科幻和情怀,仅仅《三体》和《流浪地球》是不够的。


手机用户78339310603


我看三体是偶然,当时上高三,学习很紧张,又住校,学校不让看课外书,只能学习学习再学习,有时候学累了,会看一会儿课外书放松一下。

可是看三体时,就像魔怔了一样,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所以,避开了上课考试和写作业的时间,我几乎废寝忘食的看完了第一本,为了高考,忍痛割爱停下了。所幸高考成绩还不错,没有很烂。

高考一结束,就认真地又从第一本开始读完了全套,那个感觉,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好多天满脑子都是三体世界,疯狂安利朋友。就是因为三体,我入了科幻的坑。后来又陆续读了一些别的科幻作品,发现还是最喜欢大刘的风格,最爱三体。不单单是科幻,其中的哲学和世界观,人文关怀与细致的心理刻画都令人震撼,强推强推!!!(本人文科生,但还算有点物理常识,所以读起来没啥困难)


疯狂的SOMIYAR


普通人哇,第一次看是高二暑假在西安打暑假工那会儿,就着大西安三十五六度的地表温度,捧着799的红米手机,用闲暇时间略略的过了一遍。第一次看也没看进去,当时想的是太阳再这么晒下去,地球会不会爆炸。第二次看是大二暑假那会儿吧,有个朋友给我说她在看三体,一听这没忍住就想给辦扯辦扯,想想咱也是早早就看过的人了,不求提出什么建设性的观点,多多少少也得来点读后感吧。结果开篇就爆冷门ಥ_ಥ错把大刘整成了大白(错把刘慈欣记成白慈欣)读后感也没再好意思往下谈……出师未捷重新整装,然后又看了一遍。自己看书速度挺快的刚好又是暑期,四五天就看完了。也不是很喜欢看科幻小说,之前看同类东西也相对少点。看完后感觉还不错,很有创造性吧!地球毁灭的方式即降维打击很有颠覆性,宇宙的社会体系也就是黑暗丛林法则很新鲜。其他的里面的情节虽然相比网络小说的流水账好很多,但是却也没有啥耀眼的亮点。总的来说小说的亮点在创造性上,这个也是现在科幻最需要的东西吧,颠覆了美国科幻大片长久以来塑造英雄救地球式的科幻形象。抛开其他不谈,《三体》也不失为一部值得一看的好小说。

题者问这个问题的诱因除却日常炒作外,应该是《三体》中的一些东西被很多大佬所应用吧,印象最深的好像是马云就曾应用过“降维打击”来比喻当下的互联网时代,银行以为自己的对手是别的银行,没想到真正的对手是支付宝。虽然如此,但是我想大多数读三体的可能还是我们这些普罗大众吧,毕竟我们人多……


分析菜鸟


我觉得,能把三体读完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三体的故事情节尤其是到后面还是非常吸引人的。

读三体的时候,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事情还是对于解析几何的再认识。当年,在学高数的时候,非常的痛苦和煎熬,因为我不知道学习这个可以做什么,对我去来说不明白学了可以做什么的东西就很难学进去。当时我无数次问自己学这个做什么,但是没有人告诉我答案。

我想当时,如果老师告诉我这个学好了就能够去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和周期,那么作为宇宙迷的我应该能够学的没有那么痛苦吧。

当然,三体中很多的科幻元素也是非常吸引人的。


爱笑的文明人


我读完了!

一开始是冲着雨果奖去的,然后发现有点看不下去,后来越看越入迷,最后三部全部看完,顺带还看了他其他的几本书。

我是什么样的人呢?从小好奇心强,喜欢看各种科幻小说。小时候还看过那种上世纪 20 年代人写的科幻小说。里面说 21 世纪的车会在天上飞,人与人可以隔空讲话。现在都实现了。很神奇。

我在想,如果我当年专攻物理学,说不定也不错哦~


白薇軒


三体是什么样的科幻?

读三体前,我的科幻世界是星战,是太空堡垒之类的好莱坞式的,读了三体后发现好莱坞式科幻简直是垃圾,高级文明还有刀坎剑刺?还停留在20世纪的舰炮互射?未来科技、高级文明难道只不过把导弹变成激光,把海上的舰队搬到太空?显然这是虫子的想像力。

读三体后,真的觉得这是最有可能的宇宙文明现状,也是最可能接近未来星际文明发展的科幻,是真正的硬科幻。

初读三体不记得是什么时间,真正读完是在飞美国的长途航班上,去程读完《黑暗森林》,回来读完《死神永生》,读完刹那简直深信宇宙莫不如此。

1、从科技发展的角度,三体的技术发展路径更接近真实的发展。从第一宇宙速度到光速,再到质子的超光速通讯,再到回归运动的全宇宙广播。这是一条技术迭代的演进路线,充满无限可能,而不是死在爱因斯坦相对论里面的光速不可越。毕竟爱因斯坦的人类科技才发展几百年,而宇宙已经百亿年,什么样可能没有?

2、从武器发展的角度,人类的激光武器、动能武器,三体的水滴武器,到歌者的降纬武器、规律武器、最后到宇宙的回归(个人认为那也是最高级的武器),这才是超级文明的武器发展路线图。超级文明难道还会用激光这种21世纪的武器?还会用所谓的可以毁掉一个星球的离子炮、能量炮这种低级玩意?如同几百年前人类用弓箭射敌时会想到有核武器可以毁掉一个城市的今天吗?既然几百年前的人类想不到几百年后的今日人类,现在的我们又怎么能傻傻以为几百年后,几千年后的科技还是傻傻的射束激光,发射个能量炮之类的小玩意?而二向箔、规律武器才是具备无限可能的强大武器;毁灭一个星系,甚至整片宇宙也不是难事。

3、宇宙文明关系角度,我们是弱小虫子,但是宇宙中你弱小也有比你弱小的,你再先进可能也有比你更先进的文明。因为宇宙太大,一个小小的地球都有百年文明跨越,何况浩瀚宇宙呢?西方文明征服美洲大陆不是和善君子,凭什么高级文明之间会是友好善良的呢?发展了亿万年的文明不知道会经历多少敌人、灾难、规律变化,他们的生存不会是建立在善良傻白甜上面的。

这只是简单的几个方面,看完三体,真正体会人类的渺小和宇宙的深邃;也正因为我们是仰望星空的虫子,才会让我们的心胸变得宽广,伸展我们的格局;想想吧,我们还踏不出的太阳系都能轻松被一张纸片给灭了,我们个人算根毛线啊?我们所遇到的所谓天灾人祸又能算什么?

星际战争随便就是百亿文明消亡,人类打来打去死个几千几万人算得上头发丝吗?当我们最先进的宇宙舰队干不过一颗水滴时,我们还有必要纠结人类科技短暂的发展吗?

对于地球来说,人类和虫子一样,对于宇宙来说,地球连虫子都比不上。我们能做的除了仰望星空就是祈祷……


500年再遇


能把《三体》读完的人绝大多数是普通人,因为其实任何人都能把《三体》这本书读完,关键是怎么读?

《三体》这本书分为三部,我是从头读的,第一部确实读得有点困惑。觉得有点像伤痕文学,但又不是 不是很好理解,看着有点繁琐无聊。

但这是山西的作家写的小说,我又是山西人,我也喜欢科幻,这本书名气又大,这种种因素促使我继续读下去。

事实证明,我的坚持是对的。就像看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imdb和豆瓣评分极高,但我看到20分钟就觉得无聊,完全凭借对于评分的尊重,继续坚持。看到70分钟的时候,我已经完全无法忍受了,马上就要关掉了,结果从71分钟开始神逆转,完全欲罢不能 看完之后大呼精彩!

三体这本书是一样的。

熬过了第一部,从第二部开始,就觉得渐入佳境 越来越精彩。看到第三部,完全是欲罢不能,痛呼过瘾!

所以看三体关键在于方法。

第一种方法就是像我这样,你一定要相信它是一本好书,极好的书,中国顶尖的科幻小说,世界也是顶尖的科幻小说。坚持看完第一部熬到第二部,就一定会有巨大回报。就像冬天过去,一定是春天一样。有这个信念,你一定会迎来春天。而且不需要任何科学和数学的知识,你只要有初中文化,就一定会看懂。

第二种方法是我跟很多的中学生讲的,我让他们从第二部开始看,看完之后再回过头补第一部。因为跳过第一部直接看第二部,完全不影响阅读。虽然多少有一点儿困惑,但不影响,也可以在困惑的时候去看第一部。或者看完三部之后,再回过头看第一部。看了二三之后就对第一部有了很深的了解了,没有什么阻力了,而且还有很多好奇心。我就是在整个看完之后回过头又看了看第一部,就觉得完全没有那么难读,难懂。

所以这套书的有趣之处就在于这里。直接从第二部看,完全不影响。可以把第一步当做《三体前传》来看。

祝你看得愉快!

《三体》确实是我这么多年来看科幻小说觉得最过瘾的科幻小说之一了!如果你确实喜欢科幻小说,你要没坚持下来,绝对是你的人生一大损失!


朗读者说


这个问题有些深奥,我也不能归纳什么人能把《三体》读完,但是我是把《三体》读完了的。

其实看《三体》前,我已经很久都没有看过科幻小说了。

只是因为《三体》得了国际科幻大奖“雨果奖”,所以心中好奇,我们中国的科幻作家写的科幻小说会是什么样子呢?

于是就带着好奇和敬仰,开始了读刘慈欣的《三体》之旅。

《三体1》,比较容易读。

刚开始读的时候,有些像读科幻小说再加谍战小说一样,读得还算顺畅。

就是在读《三体》游戏的情节与对话时,有些许的迷糊,看到后面,还要翻到前面再看看,连贯一下,才能看下去。

直到后面读到叶文洁的故事时,我才松了一口气。

《三体2》,很容易读。

好不容易读完了《三体1》,终于迎来了《三体2》,这本书读起来就非常过瘾了。

最精彩的还是莫过于四位面壁者的故事了,每一位面壁者都是一个精彩的章节。特别是罗辑的设定,以及“宇宙黑暗森林理论”的确定都是天才的设计,将我真正的带入了刘慈欣所设计的科幻世界。

直到现在,我也对这个理论,深信不疑。

《三体3》,太难读了。

非常过瘾的读完了《三体2》,意犹未尽,就跟着读起了《三体3》。

说实话,以我这个读文科的基础来读最后这部《死神永生》,真的是有些难为人。

这本书中太多的宇宙设定,以及科学术语和名词,我根本就看不懂,只能一看而过,无法细思。

而且看了这本书,才让我第一次真正的打开了宇宙思维,看到了太阳系,银河系,之外的宇宙。

刘慈欣没有投机取巧的一描而过,而是写起了硬派的科幻,将整个宇宙都写了出来。

这也是非常难的,或许也是他获奖的重要原因。

总的来说,读完了三部《三体》,给我的总体印象是:

《三体1》:只是这套书的一个引子,并没有达到高潮。

《三体2》:是这套书中最有趣味性的书,最好看。

《三体3》:是这套书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很难读的,需要非常的耐心与兴趣。

而要读完这一套书的书友,都是真正的《三体》迷,也是科幻迷,或者说是书迷。

也是对刘慈欣敬佩不已的读者。

如果要我推荐一部科幻小说给朋友的话,《三体》肯定是我的不二选择。

当然看完《三体》后,我再接再厉,还看了几本刘慈欣的另外几本科幻小说。

我可以很负责的说,刘慈欣写到了《三体2》和《三体3》,才是真正的突破了自己,才真正的成为了科幻大神。

如果你喜欢我的论述,请点击关注,感谢你的支持和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