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街头的“解州羊肉泡”,是秉承了家乡的味道?还是另辟蹊径?

以前的图文里有两篇说过家乡的羊肉泡,一个是开在永济的坏娃羊肉泡,一个是运城底张村的建红羊肉泡。今天就再给大家啰嗦一下在运城地区比较有名的解州(haizhou)羊肉泡,解州羊肉泡是解州传统的风味小吃,解州(haizhou)是隶属于运城市的一个小镇,比当地羊肉泡还有名的就是解州关帝庙,近几年旅游发展的不错,卖羊肉泡的满大街都是,听说有几家比较有名如:大亮、王剑、老黑等。解州离我村里不过二十五里地,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还组织我们骑车子逛过关帝庙,都说解州羊肉泡历史悠久,那个时侯解州街上到底有没有卖羊肉泡的,我还真不记得,一个是年龄小,一个是吃不起,所以就没有印象。随着年龄的长大,上班工作后,每次回家在运城下车,记得运城汽车站附近有一家“解州王剑羊肉泡”,就在路边上,总会去品尝一番,那个时候大概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时过境迁现在一切早都变了模样,记忆已经很遥远了,变模糊了。

侯马街头的“解州羊肉泡”,是秉承了家乡的味道?还是另辟蹊径?

2019年春节前的某一天饭后在侯马街上溜达,不经意间看到了一个小店,上面写着“解州羊肉泡馍”,当时就进去侦查了一下,准备年后有时间去尝尝,一直也不得空。运城人爱吃本地的羊肉泡馍,而侯马曲沃一带的人更爱喝曲沃羊汤,两者做法味道还是有差别的,虽然在侯马呆了二十多年,我还是偏爱运城风味的羊肉泡,这可能就是地域和饮食习惯的差异吧,就比如说曲沃侯马人爱吃饸烙面,而我在来侯马之前就没吃过饸烙面,如果拿饸烙面和永济扯面相比,我更爱吃家乡的扯面。有点跑题了,言归正传,今天老赵抽出了点时间,就想去品尝一下侯马街头的解州羊肉泡,正好解解馋。小小的门店,招牌四个大字“羊肉泡馍”,边上还有两个小字“解州”,也就是这两个小字深深地吸引到了我。至于味道怎么样?只能吃完了再评论啦。

侯马街头的“解州羊肉泡”,是秉承了家乡的味道?还是另辟蹊径?

推门进入小店,环境干净利落,两间十几平米的房间,摆放了七八张桌子,时间尚早,有一食客正埋头苦吃,一边吃一边告诉我:“尝尝,绝对是解州风味”,听他的口音我感觉此人老家也有可能是运城人。

侯马街头的“解州羊肉泡”,是秉承了家乡的味道?还是另辟蹊径?

墙上的几块牌匾,标明了羊肉泡的价格,普通的16元,优质的25元。当然还详细介绍了羊肉泡的制作过程和复杂的工艺,以及解州羊肉泡的发展和演变历史。看了一眼,我恍然大悟,解州羊肉泡开始于1989年,离现在大慨有30年的时间,1989年我已经十八岁了,我说小时候怎么没吃过?

侯马街头的“解州羊肉泡”,是秉承了家乡的味道?还是另辟蹊径?

后厨不大,但看着整洁,即是老板又是厨师的小伙子看着年龄不大,据他说师承于运城的王剑,专门学的做解州羊肉泡,不锈钢架子上的一口大锅里,是刚熬好的羊汤,塑料的框里装着熟羊肉片,羊血和粉条,小葱和香菜少不了,这都是解州羊肉泡的标配,小伙子一脸憨厚,冲着我乐。

侯马街头的“解州羊肉泡”,是秉承了家乡的味道?还是另辟蹊径?

因为时间早人少,我要的普通羊肉泡很快就做好了,加上羊油辣子,红彤彤,再来两个千丝饼,满满的幸福感。好了老赵要开吃了。

侯马街头的“解州羊肉泡”,是秉承了家乡的味道?还是另辟蹊径?

16元的羊肉泡比在运城底张稍贵一点,但它里面的羊肉比较多,再加上羊血和红薯粉条,味道辣中带麻,确实有解州羊肉泡的风味,喝口汤,吃口肉,再把饼子泡到油花花、热腾腾的羊汤里,喝汤吃肉嚼饼,越嚼越有味。品尝到家乡的味道,老赵心里真是乐开了花。

侯马街头的“解州羊肉泡”,是秉承了家乡的味道?还是另辟蹊径?

大家好,我是晋南老赵,以上图文均老赵原创,虽然吃过一顿羊肉泡,解了老赵的馋,但解州羊肉泡在侯马的欢迎程度远不如曲沃羊汤,解州羊肉泡要想走出家乡,融入当地,必须迎合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或者坚持自己的特色用时间来磨合人们的口味,大家有什么好办法吗?欢迎留言评论,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