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馬街頭的“解州羊肉泡”,是秉承了家鄉的味道?還是另闢蹊徑?

以前的圖文裡有兩篇說過家鄉的羊肉泡,一個是開在永濟的壞娃羊肉泡,一個是運城底張村的建紅羊肉泡。今天就再給大家囉嗦一下在運城地區比較有名的解州(haizhou)羊肉泡,解州羊肉泡是解州傳統的風味小吃,解州(haizhou)是隸屬於運城市的一個小鎮,比當地羊肉泡還有名的就是解州關帝廟,近幾年旅遊發展的不錯,賣羊肉泡的滿大街都是,聽說有幾家比較有名如:大亮、王劍、老黑等。解州離我村裡不過二十五里地,上小學的時候老師還組織我們騎車子逛過關帝廟,都說解州羊肉泡歷史悠久,那個時侯解州街上到底有沒有賣羊肉泡的,我還真不記得,一個是年齡小,一個是吃不起,所以就沒有印象。隨著年齡的長大,上班工作後,每次回家在運城下車,記得運城汽車站附近有一家“解州王劍羊肉泡”,就在路邊上,總會去品嚐一番,那個時候大概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時過境遷現在一切早都變了模樣,記憶已經很遙遠了,變模糊了。

侯馬街頭的“解州羊肉泡”,是秉承了家鄉的味道?還是另闢蹊徑?

2019年春節前的某一天飯後在侯馬街上溜達,不經意間看到了一個小店,上面寫著“解州羊肉泡饃”,當時就進去偵查了一下,準備年後有時間去嚐嚐,一直也不得空。運城人愛吃本地的羊肉泡饃,而侯馬曲沃一帶的人更愛喝曲沃羊湯,兩者做法味道還是有差別的,雖然在侯馬呆了二十多年,我還是偏愛運城風味的羊肉泡,這可能就是地域和飲食習慣的差異吧,就比如說曲沃侯馬人愛吃餄烙面,而我在來侯馬之前就沒吃過餄烙面,如果拿餄烙面和永濟扯麵相比,我更愛吃家鄉的扯麵。有點跑題了,言歸正傳,今天老趙抽出了點時間,就想去品嚐一下侯馬街頭的解州羊肉泡,正好解解饞。小小的門店,招牌四個大字“羊肉泡饃”,邊上還有兩個小字“解州”,也就是這兩個小字深深地吸引到了我。至於味道怎麼樣?只能吃完了再評論啦。

侯馬街頭的“解州羊肉泡”,是秉承了家鄉的味道?還是另闢蹊徑?

推門進入小店,環境乾淨利落,兩間十幾平米的房間,擺放了七八張桌子,時間尚早,有一食客正埋頭苦吃,一邊吃一邊告訴我:“嚐嚐,絕對是解州風味”,聽他的口音我感覺此人老家也有可能是運城人。

侯馬街頭的“解州羊肉泡”,是秉承了家鄉的味道?還是另闢蹊徑?

牆上的幾塊牌匾,標明瞭羊肉泡的價格,普通的16元,優質的25元。當然還詳細介紹了羊肉泡的製作過程和複雜的工藝,以及解州羊肉泡的發展和演變歷史。看了一眼,我恍然大悟,解州羊肉泡開始於1989年,離現在大慨有30年的時間,1989年我已經十八歲了,我說小時候怎麼沒吃過?

侯馬街頭的“解州羊肉泡”,是秉承了家鄉的味道?還是另闢蹊徑?

後廚不大,但看著整潔,即是老闆又是廚師的小夥子看著年齡不大,據他說師承於運城的王劍,專門學的做解州羊肉泡,不鏽鋼架子上的一口大鍋裡,是剛熬好的羊湯,塑料的框裡裝著熟羊肉片,羊血和粉條,小蔥和香菜少不了,這都是解州羊肉泡的標配,小夥子一臉憨厚,衝著我樂。

侯馬街頭的“解州羊肉泡”,是秉承了家鄉的味道?還是另闢蹊徑?

因為時間早人少,我要的普通羊肉泡很快就做好了,加上羊油辣子,紅彤彤,再來兩個千絲餅,滿滿的幸福感。好了老趙要開吃了。

侯馬街頭的“解州羊肉泡”,是秉承了家鄉的味道?還是另闢蹊徑?

16元的羊肉泡比在運城底張稍貴一點,但它裡面的羊肉比較多,再加上羊血和紅薯粉條,味道辣中帶麻,確實有解州羊肉泡的風味,喝口湯,吃口肉,再把餅子泡到油花花、熱騰騰的羊湯裡,喝湯吃肉嚼餅,越嚼越有味。品嚐到家鄉的味道,老趙心裡真是樂開了花。

侯馬街頭的“解州羊肉泡”,是秉承了家鄉的味道?還是另闢蹊徑?

大家好,我是晉南老趙,以上圖文均老趙原創,雖然吃過一頓羊肉泡,解了老趙的饞,但解州羊肉泡在侯馬的歡迎程度遠不如曲沃羊湯,解州羊肉泡要想走出家鄉,融入當地,必須迎合當地居民的飲食習慣,或者堅持自己的特色用時間來磨合人們的口味,大家有什麼好辦法嗎?歡迎留言評論,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