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的形勢下,國傢什麼時候開徵房產稅?你怎麼看?

騎驢追寶馬35644697


房產稅,什麼時候徵收,不重要,至少要等幾十年。因為有既得利益的阻撓。

任何事情,只要對既得利益不利的,都會受到阻撓。比較典型的是,雍正年間,江南一帶的富商,地主,都不交稅,而且千方百計的把自己的稅收進行規避,導致最後,朝廷連劃撥治理黃河的銀子都沒有,雍正同志想出了攤丁入畝,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舉措,利用酷吏田文鏡,李衛同志,用暴力手段才得已徵收,才有後來的乾隆盛世。可見,想徵收對既得利益群不利的稅,是相當的難,難於上青天。而房子,現在已經成了暴利致富的唯一合法的路徑,不要說,既得利益群體不答應,就是隻有一套剛需房的人都反對徵收,他們會用各種千奇百怪的說法阻撓收房產稅。

房產稅的收稅目的是什麼,這個很重要。但是,收不收起草規定的是既得利益群體自己人。很顯然,現在是寬鬆的經濟環境,他們無論如何,都不會對自己下手的。

想當年,雍正老爺子想徵既得利益的稅,鬧得可歡騰了。現在想徵房產稅,同樣是既得利益群體一萬個不答應,不要說,當時雍正老爺子用田文鏡酷吏強制執行,而現在,想找一個強制來執行的磚家起草,根本打起燈籠火把都找不到。沒人去起草和支持起草,其實,房產稅說了十多年了,在2010年的時候,我們的房價達到高潮的時候,就已經提出徵收房產稅,結果,很顯然,過了十幾年的今天,依然是然並卵。

房產稅的主要目的是什麼,沒人願意說出來,也沒有人點明。

大部份的人認為,用來調節房價,但是既得利益不答應啊,人家不答應,你還叫人家來起草,自己收自己的稅,自己給自己剝皮,怎麼都要裝聾作啞,能拖就拖,拖過幾十年再議。房子是大家的房子,可是房價卻是自己的錢啊。那麼只有上升到戰略高度,從宏觀層面戰略執行,房產稅列為財政國庫收入的大項才行。因為是戰略高度,是國家利益,作為公民,沒有任何人能反對戰略政策,經濟政策可以反對,戰略決策是無條件執行。否則就可以以造反罪,大逆定罪,誅九族都不為過。即使既得利益群體也不能,不敢否定戰略。直接列為國庫收入大項,直接問磚家,國庫沒錢,作為公民,作為老百姓,該不該砸鍋賣鐵為國家奉獻交納錢糧,你只有無條件答應,難道作為既得利益群體,你敢說,國庫有沒有錢,不關你事嗎?你還能說,房子只有70年產權嗎?在大義面前,所有的說法都是藉口,不支持就是叛逆。


塵都迷路人


“小東說稅”來問你回答這個問題,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首先更正一個概念,從樓主的問題介紹來看,你要說的應該是“房地產稅”,而不是“房產稅”,這是兩個概念。

一、高房價並不是國家開徵房地產稅的前提條件

儘管各大媒體甚至一些官方媒體都在宣傳房地產稅對房價的打擊作用,但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要始終清醒的認識到,國家開徵房地產稅的根本目的在於為政府,主要是為地方政府增加新的財政收入來源,這才是房地產稅的開徵的最大動力。

這樣,問題就很清楚了,什麼時候財政困難了,政府開支不夠用了,房地產稅的進度就會加快。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房地產稅喊了十幾二十年動靜不大,今年的速度感覺就狂飆突進一樣,原因就在於國家要控制“土地財政”收入,各級政府收入不夠用,於是都把視線盯在房地產稅上了。

二、我估計在五年左右房地產稅將開徵

兩個原因:

1、第一個就是上面剛才說到的,政府入不敷出,需要急切的找到新收入來源,房地產稅一旦開徵,就是一個長期穩定、覆蓋面積廣、金額巨大的來源,各級政府都有極強的推動力,預計在本屆政府完成;

2、之所以還需要五年,是因為我國實行的是“稅收法定”,就是新的稅種的開證,必須需要全國人大進行立法,而立法程度紛繁複雜,需要起草法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再次公開徵求意見、專家評審、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公佈。而這一套程序走完,沒個三五年是不可能的;

三、房地產稅各方博弈嚴重

最近的博鰲論壇上,兩位著名專家吳曉求跟賈康就房地產稅隔空對戰,而他們激烈辯論的是房地產稅開證的一個基本問題:非私有土地能否開徵房地產稅。由此可見,連最基礎的理論問題都沒有達成共識,各方的博弈是何等嚴重。


歡迎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轉發。關注“小東說稅”這裡總有你感興趣的內容。


小東說稅


首先高房價不是開證房產稅的基礎,房產稅也調控不了房價,菸酒,汽油,化妝品,汽車都開徵了消費稅,但是價格還是高。任何稅收都是政府開闢財源的手段。但是在房地產調控階段開徵的可能性不大,如果那樣就太流氓了。我建議,首先放開調控,老房老辦法,新房新政策。新房的土地,政府不收土地出讓金,改徵房產稅。老房子,土地出讓到期,不再續交土地出讓金,改證房產稅。最多過度它70年,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全面徵收房產稅了。即便當地土地枯竭了,稅源也存在。但是這一前提是,政府要足夠的建廉租房,保障城市低收入人群的租房需求,不能讓低收入人群也去買商品房才能解決居住問題。


灶王爺614


在房產稅未公佈前一切說法都是猜想?公民在國內任何地址買的房產實行聯網後,點擊18位身份證號碼便一目瞭然。那麼房產稅是民眾申報還是稅務人下基層徵收?申報人覺悟有高低,稅務人下去收難度大、成本高。

房產稅未公佈前,百姓關注是自己的房產免徵範圍裡的面積和價格。免徵人均面積有多大好理解、好解釋。但房子所在區域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價值有差異的;如一線城市房價5~6萬/平,縣城房價5~6千/平,超標後以什麼價格為起徵點?

現在國人流動性大,誇地域就業成常態。若以第二套房為起徵點,像縣城老家一套房,工作地點在大城市;努力幾年後在就業地又買了第二套房自住,節假日回縣城自住省得住旅館,看父母或拜訪親朋好友更方便。房產稅實施後總不能逼著人家賣掉縣城這套房吧?縣城這套平時是父母住著,賣不得!

我國居民取得房產成本差異大,房改前後使然。1998年房改前是單位分配福利房,均未上交土地出讓金,後來買下產權歸屬個人擁有。此類房產佔住宅市場的7成。房改後購置的房產含交70年土地出讓金,此類房產只佔住宅市場3成。房改前後的房產面對怎麼去徵稅?還有小產權房和農村基宅地上的房子面對怎麼去徵稅?

房產稅能打壓房價嗎?上海重慶試點告訴我們對房價起作用有限,不能指望房產稅能大降房價。充其量抑制一下房價暴漲和炒客。房產稅實施後還會增加持有人成本推高房租,加重租客的負擔。若只對新建房徵收就意味著對存量房的保護,二手房會漲價。必須新舊房一同面對徵稅效果才會更好。

僅靠房產稅是不能解決房地產自身問題。在我國目前沒有新的支柱產業替代房地產之前,房產稅只是地方政府一項稅收的補充。


皖江新四軍


我希望大家看後能認真思考一下。

首先,房地產是個大產業,牽扯到的產業和利益太多,不可能擯棄。

其次,這個集團太過龐大了,能影響政策的走勢,你看N多專家報團發聲就明白了。

第三,房產稅一旦出臺,房價會階段性暴漲,這裡有三個內生邏輯,1.加稅就意味著加價,2。房產稅從試點來看,在不改法理的情況下,對新建商品房直接徵收的可能性較大,這就意味著庫存和二手房會漲價,3,如果房產稅是針對每個有房家庭徵收,就意味著徹底改變中國人,只會助推租金和房價。

大家不要對它保有太美好的願景,如果實現不了人均60㎡的小康生活,那就人均20㎡吧,畢竟就業,就學,吃飯都是很關緊的事。

謝謝各位,純屬個人觀點,不喜歡就當是瞎噴。


瞌睡仙


囤積居奇的人,最怕貨真價實的房產稅。比如那個房祖宗李老頭,就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囤了15645套房子。如果每年每套房子徵收3%,那麼每年就要蒸發470套房子。那多肉疼啊,為了繼續囤炒房子,汲取暴利。他們就必須要絞盡腦汁的忽悠國家和人民,拼命的反對房產稅。咱們都知道,就算萬惡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要打擊囤積居奇和哄抬房價的,而咱們的社會主義國家就更應該消滅囤積居奇,造福國家和人民


用戶51138834426


開徵就是拿群眾當韭菜的時候,要收錢的就和國際接軌,福利怎麼不接軌?都知道國情不一樣,請開徵前先把土地性質說清楚,再把土地出讓金金怎麼收說清楚,把土地性質說清楚。國外是私有


用戶7629912212505


開徵房產稅必須要考慮到中介與炒房團之間的關係。

房產稅是一把雙刃劍,用的好可以有效阻止炒房行為,但是如果有漏洞,那麼市場一定會鑽這個漏洞從而導致房租上漲!

比如炒房者可以利用別人的信息購買房產,從國家推出限購政策後,炒房者一直都是利用這個漏洞達到炒房的目的,向他者購買買房資格屢見不鮮。

個人觀點認為可以實施增大房屋轉讓稅率,可以根據房屋的年齡來調整稅率,比如3年以內的房屋出售需要繳納40%的稅率,5年以內30%,10年以內20%,以此類推,對於年齡越大的房屋轉讓所交稅率越少的方法,這種方法比房產稅更加有效制止炒房行為,同時副作用較小,可以避免房價和房租的上漲。


張雲顯you


試問:當今世界各國,哪個國家有佔據高房價近三分之一的各種建設事業稅費?!我們在建房環節己先行徵收了,交易時也有稅賦,為什麼持有環節還要再次徵稅,一套房孑究竟要收多少次稅?!國際上哪個國家有此先例?!


w天山幽谷原廣袤原野


不願繳—買房子時都已繳清各類稅費,補繳不合理不合法。繳不起—買房時的價格是原來的,收入都很低,按市場價繳沒有錢。收不到—定了收稅方案,可以設法規避,辦法比規定選擇多。而且收房產稅的成本可能高於房地產稅稅額。所以意義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