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吃飯的順序很重要!這樣吃,血糖水平波動頻率明顯降低了

飲食是引發糖尿病的關鍵因素,很多糖友是深有體會的。

三十多年來中國糖尿病發病率直線飆升,糖尿病發病率已達11.6%!

背後恰恰是飲食結構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一是食物充分富足,油脂攝取增多,肥胖者增多,

二是食物的天然營養明顯下降了,

三是大量加工食品,為保鮮和口味而使用添加劑。


糖尿病人吃飯的順序很重要!這樣吃,血糖水平波動頻率明顯降低了


很多糖友也很重視飲食,卻忽視了一些重要的細節,容易引起血糖忽高忽低。

這裡列示出來,只要稍加留心,就會輕鬆很多。

一、堅持正確的進餐順序。

”先菜後飯,血糖減半;先飯後菜,血糖翻番“。

蔬菜——主食——肉類,”紅解方“建議糖友們按照這個順序進餐。

先吃粗纖維的蔬菜,增加飽腹感;主食應少稀多幹,少軟多硬,多吃一些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儘量少攝入高油脂的食物,吃了一定量的主食後,攝入的肉類自然會相應的減少。

糖尿病人吃飯的順序很重要!這樣吃,血糖水平波動頻率明顯降低了


二、進餐要細嚼慢嚥。

紅解方建議糖友們吃飯千萬不要狼吞虎嚥。

這也是古代人早就總結的養生經驗。

食物在口腔反覆咀嚼時,可以刺激唾液的分泌,唾液裡含有許多消化酶,有助於食物的消化。

有實驗證明,粗嚼者要少吸收蛋白質13%、脂肪12%。

人在進食5分鐘後,食慾才會下降。所以,從降低食慾的角度來說,細嚼慢嚥可以避免食物攝入過多。

糖尿病人吃飯的順序很重要!這樣吃,血糖水平波動頻率明顯降低了


三、選擇合適的烹飪方式。

各種食物對血糖的影響不同,烹調方法對血糖也很有影響。

總的來說,各類食物做得越稀、越爛,消化吸收得越快、越充分,血糖也就升的越快、越高。

糖尿病人吃飯的順序很重要!這樣吃,血糖水平波動頻率明顯降低了

所以,糖友在烹飪食物時應注意以下原則:

1、烹調食物時不要使用太多的調味料,應儘量清淡;

2、炒菜前可將食物在開水中焯熟,可以減少炒的時間,減少吸油量;

3、儘量不要吃粥,如果要吃也要加入薏米、綠豆等粗糧,可以緩解餐後血糖升高速度。

4、粗糧攝入要適量。


糖尿病人吃飯的順序很重要!這樣吃,血糖水平波動頻率明顯降低了


粗糧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有一定延緩餐後血糖升高、降脂、通便的作用。

然而,如果進食粗糧過多,可導致一次性攝入大量不溶性膳食纖維,易造成早飽、腹脹、消化不良,甚至還可能影響下一餐的進食;

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部分微量營養元素的吸收。

科學的做法是粗細搭配,一般比例為粗糧1份搭配細糧3~4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