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不套袋你準備好了嗎?有了“新理念”就要“行動”


蘋果不套袋你準備好了嗎?有了“新理念”就要“行動”


蘋果套袋已經成為一種“新常態”,果農也習以為常,認為是一項必幹活,好像不套袋就生產不下“好蘋果”。這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也是“看臉時代”必備品,更是人們消費觀念的“錯覺”,太重視“好看”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套袋果”逐漸會淡出人們的視線,大家會越來越注重“好吃”,“健康”,“陽光”。

加上工業不斷現代化,年輕人打工工資不斷提高,老齡化的加劇,對農業僱工影響極大,很有可能形成“有錢找不到人”的局面,給“脆弱”的果業致命的打擊。

那麼,蘋果不套袋,果農該如何應對?

“富士”經這麼多年生產,實驗和總結,離了套袋,幾乎都成了“果汁廠”的爛果,很難生產下市場需要的“商品果”。完全可以斷定,富士不是不套袋果的最佳品種,而嘎啦,秦冠,花冠等品種完全可以生產出市場需要的不套袋果。

蘋果不套袋你準備好了嗎?有了“新理念”就要“行動”

為了迎接不套袋和套不起袋的“新時代”,作為一名新農人,眼光必須看遠些,從現在做起,淘汰富士,選擇適宜的品種,迎接不套袋時代的來臨。

蘋果不套袋有以下優勢

1、套袋費用佔總成本32%。

可歷經20多年發展,套袋技術導致的蘋果內在品質下降、部分病害加重和生產成本上升等問題也越來越尖銳。研究表明,蘋果套袋後,果面角質層、蠟質層變薄,呼吸代謝和水分損失加劇,貯藏性能變差,且根據測定,套袋蘋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不套袋蘋果低1—1.5%左右,芳香物質含量減少10%左右,蘋果的特有風味變淡,影響了品質和口感。

2、免袋栽培糖度提高4個百分點。

免袋栽培是一項新技術,從去年開始,我市農技部門共在萊州、棲霞、蓬萊三地選擇了6年生富士蘋果矮化集約栽培園進行免袋栽培技術試驗示範,示範總面積60畝。王奎良介紹,經過2年的試驗,免袋栽培果園沒有發生大的病蟲害和果鏽,果實表面色澤均勻,檢測顯示達到16%的糖度、提高4個百分點以上,畝產平均在1萬斤左右、增產20%左右,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取得了顯著效果。

3、免袋栽培每畝增產20%。

儘管產業有需要、果農有呼聲,但果袋並不能一摘了之,還急需完善一整套新技術,繼續保證果面質量和防治病蟲害發生。

在蓬萊園藝場,同樣有20多畝矮砧果園採用了免袋栽培,樹上果實紅顏,摘下一顆品嚐明顯感到糖度較高。“發展蘋果免袋栽培,就是要著重解決病蟲害和果面保護問題。”該基地技術負責人彭永波說,“沒試驗之前,我們也擔心技術不過關,導致產量和品質下降,現在看來根本沒有問題,產量不降反升,品質明顯提升。”不愁銷路,網售均價6元一斤

改善蘋果栽培技術,最終目的是為了銷售,提高產品競爭力。免袋生產的“陽光蘋果”是否得到了市場認可? “以前確實是生產出免袋蘋果,市場也無人問津,但是現在隨著需求增加,我們的產品供不應求。

”王景波介紹,該基地的免袋蘋果一方面從網上銷售,均價在6元錢左右,遠高於紙袋蘋果,另一方面供應市場,跟相同規格的紙袋蘋果同價,完全不愁銷路。“即便是跟紙袋同一個價格,我們還是增加了收益。”彭永波說,因為免袋栽培需求人工少、成本低,節省的費用也就是純收益。

儘管免袋栽培試驗取得了初步成功,但掛網、摘葉、鋪設反光膜的時間等細節問題,還需進一步探索,農技部門力爭形成完善成熟的技術規程再向社會推廣。

“我們相信不久的將來,通過應用免袋技術、生物種植措施和機械化進一步普及,全市矮砧蘋果園將實現人均管理100畝的理想目標。”王奎說,採用免袋技術是今後的根本方向,這項技術經過大面積推廣,必將極大提升煙臺蘋果的國際競爭力,推動煙臺蘋果提質增效和可持續發展。

果農朋友,有了“新理念”和“行動”,大家就會勇敢的說:“蘋果不套袋,我們準備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