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科学的真假紫砂壶“小偏方”,支招5步看真假

现在市场上的紫砂壶越来越多,不少不良商家为牟取利益,大量制造灌浆壶化工壶等,损害了各壶友的利益。如何才能买到真紫砂壶?怎样鉴别灌浆壶?怎么避开灌浆壶假紫砂壶、化工壶的陷阱成了大家买壶的当务之急。真假紫砂壶检测“小偏方”,没有几个是科学的,有壶友向我说在网上看见一个检验真假紫砂壶的小窍门,就是用水煮紫砂壶,真紫砂壶会在周围形成密集的气泡,假紫砂壶就不会,因为假紫砂壶的透气性不好,不知道这个检测方法对不对?

没有科学的真假紫砂壶“小偏方”,支招5步看真假

紫砂壶周围有很多小气泡

笔者针对这个问题专门做了一下实验:用同样的水分别煮真紫砂壶、假紫砂壶和其他东西,结果显示这三件东西都会在周围形成密集的气泡,因此这个检测紫砂壶真假的窍门是不科学的。

没有科学的真假紫砂壶“小偏方”,支招5步看真假

实验:这三件东西周围都有小气泡

因为气泡的形成跟物体的透气性没有关系,之所以在煮水的时候形成气泡,是因为水中能溶有少量的空气,在水被加热的过程中,水分子中的压强加大,导致水中的气体排出,形成气泡,气泡遇到物体会被吸附住,附在物体的周围。因此,这跟真假紫砂壶的透气性没有多大关系。

没有科学的真假紫砂壶“小偏方”,支招5步看真假

水中含有的空气和小气泡

没有科学的真假紫砂壶“小偏方”,支招5步看真假

水中空气排出,形成气泡

除此以外,笔者还听到过一些其他的“小偏方”:用火柴往紫砂壶上划,如果能够划着就是真紫砂壶,如果划不着就是假的。

没有科学的真假紫砂壶“小偏方”,支招5步看真假

划着了就是真紫砂壶

这个方法也是不科学的,这跟紫砂壶的真假没有多大关系,跟火柴的制作原料有关。以前的火柴是用白磷制作的,白磷的燃点是40度,紫砂壶上划着是因为较大的摩擦力。现在的火柴为安全火柴,火柴头为氧化剂,需要和氧化物红磷反应才能燃烧。所以现在火柴一般都不能在紫砂壶上划着。

没有科学的真假紫砂壶“小偏方”,支招5步看真假

白磷:燃点40度

没有科学的真假紫砂壶“小偏方”,支招5步看真假

安全火柴

没有科学的真假紫砂壶“小偏方”,支招5步看真假

火柴在紫砂壶上摩擦,产生摩擦力

还有的说“真紫砂壶不烫手,假紫砂壶烫手”,这也是不科学,紫砂壶不是不烫手,只是相比较瓷器来说,它的传热性较慢,注入开水不会立马烫的不行。

没有科学的真假紫砂壶“小偏方”,支招5步看真假

紫砂壶传热性慢

没有科学的真假紫砂壶“小偏方”,支招5步看真假

瓷器传热性快

总结:这几个检验紫砂壶真假的方法都是不科学。

​有关真假紫砂壶的鉴别,小编分为五招:

第一招:出现“爆子”“泥爆”,基本确定真紫砂,肯定不是化工壶、陶泥壶。

​第一招就是,看到这种爆子、泥爆的现象其实不用太担心,这都是紫砂壶才有的。像是现在的一些陶土壶,灌浆、喷浆的做出来的一些假紫砂壶都不会有这种情况的。

没有科学的真假紫砂壶“小偏方”,支招5步看真假

壶表面起鼓

爆子、泥爆是什么样的呢?

就是在壶的烧制过程中,泥料里面的大颗粒炸裂而使壶表面出现起鼓,或者不平的现象。

这种瑕疵实际上就证明了这是纯正的紫砂泥。

因为灌浆壶、化工壶、陶土壶,这三种壶在制作时都需要泥料颗粒很细,不会有大颗粒的存在。

做壶时往往会往里面添加玻璃水,来加强这个砂浆流动性,这样的壶是不会出现这种瑕疵的。

所以看到这样瑕疵的壶,说明你的壶不是陶土壶,不是灌浆壶,不是喷浆壶,不是化工壶,而是一把真正的紫砂壶。

第二招:灰爆分两种,老壶不见“灰”,见“灰”是模具壶。

​“其实这个灰爆要分两种,一种是爆出去是片状的,看不见灰的,这是泥的问题,另一种是爆出去,是块状的,看得见灰,这就是模具壶。”

首先说第一种,灰爆它爆出去是“片”状的,而且看不到灰的,其实就是泥料的问题。

老壶是会有这种情况发生的,以前老房子白灰墙会掉墙皮。混入陈腐着的泥料中在做成过泡水后就会显现出来。

因为泥料中的白灰吸水就变成了粉末状的氢氧化钙。从壶表成片状脱落,形成小坑,壶身看不灰的痕迹,这就是老壶所特有的灰爆。

没有科学的真假紫砂壶“小偏方”,支招5步看真假

而第二种呢,对于现在来讲,由于生产规范,放置陈腐泥料有专门的库房,不会再出现白灰墙皮混入泥料中的状况。

如果再出现这种灰爆,明显就是模具壶!

因为做模具壶用的模具是石膏做的,炼泥中很难混入石灰,只能是模具上的石膏渣掉到泥里了。多是因模具用的久了,老化而致。

石膏渣落在了壶坯上,在明针或者是处理壶的时候,石膏颗粒给混进壶表里,坯胎烧制时高温分解,释放的气体膨胀,在壶表起鼓爆开,就是咱们说的第二种灰爆,壶表灰爆处白色的石膏会清晰可见。

所以,如果是现在做的新壶上有灰爆的瑕疵,那基本就这壶八九不离十就是模具壶了!

没有科学的真假紫砂壶“小偏方”,支招5步看真假

第三招:出现“跳砂”,是真紫砂才会有的现象。

“这第三招,就是有跳砂其实不是坏事,紫砂很纯正,这里面砂多了,烧壶时,壶一收缩,才会把最表面的砂给挤出来。这样的壶泥料才纯!”

紫砂壶泥料中砂多,壶因烧制而收缩,表皮的紫砂颗粒炸出的这种现象叫做跳砂。

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原矿泥料含砂度高,可塑性低,制作时泥料紧压度不够等。就算是顶级的制壶高手,也难以避免出现瑕疵。

“跳砂”中可以避免的。多加入脂粉泥就能很大减少这种瑕疵的出现。但是加入脂粉泥,泥料品质会大大降低。

这就是一些老壶友宁愿要这种有点瑕疵的壶也不要那种很完美的壶的原因。

没有科学的真假紫砂壶“小偏方”,支招5步看真假

第四招:有“小黑点”“小白点”定是真紫砂,这是原矿紫砂最常见的标志。

“这小黑点,小白点不叫瑕疵,有的话才更天然。而且这小黑点只有原矿的好料才会出现的。”

我们在紫砂壶上看到的“小黑点”被称作“铁黑”,就是铁离子在壶的表皮下因高温熔化形成的黑点。

与之相似的就是“小白点”,就是壶上的闪亮的云母石英的斑点,是原矿泥料中的云母、石英颗粒在烧制后留下的。

为什么说有这样斑点的紫砂更纯?

因为天然的泥料里面不可能做到纯净得里面什么也没有,有云母石英和赤铁矿的才说明其的天然性。

而且能出现铁熔泥料的多为原矿。所以,有这样的瑕疵的壶,多是泥料上乘的好壶。

一些商家为了让壶看上去完美,没有杂质,会在泥料中加入强酸强碱去中和,这样做出的壶虽然看上去好看,却会对身体有害。

没有科学的真假紫砂壶“小偏方”,支招5步看真假

第五招:有“花泥”,定是真紫砂,并且多数是较贵的老泥!

“这第五招,也就是最后一招,你猜是什么?就是这有“花泥”不是坏事。做壶之前刮去了表层的陈泥,重新锤炼完泥,做成壶之后还有“花”,只有陈腐三年的老泥才这样”

花泥的产生是因为:成品泥放置时间长,紫砂泥料内外湿度等不同,形成色差。

做成壶之后,烧前不容易看出来,在烧好后才显现出来这种“花”。

其实,正常做壶中,放置时间长的成品泥在做壶前,都是会先刮掉表面已氧化的泥料的,这是做壶人都懂的常识。

表层泥料刮去了,在用之前肯定重新锤打下泥料,就这样,还是留下了花泥这种瑕疵,那么这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这是陈腐了很久的好泥!是陈腐了至少三年以上的好泥!

花泥也并非大瑕疵,在养壶中是可以养掉的。

没有科学的真假紫砂壶“小偏方”,支招5步看真假

“要鉴别紫砂壶好不好其实是有点难度的,要对紫砂壶的泥料矿料、成型工艺、还有紫砂壶的历史传承、各门各派等都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是相当耗费占用精力的。”

“所以对于壶友自己鉴别紫砂壶好坏这个需求,其实只要掌握一定的窍门就足够了。就像今天我讲的这几个怪招一样,都是经过多年鉴壶得出经验,简单还实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