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坚持认为旗袍是汉服呢?为什么一直洗白剃发易服?

一心肝胆


旗袍是民国时期流行起来的服饰,理解为旗人之袍是错误的。你见哪个清代的皇妃和丫鬟的衣服开叉漏大腿的?

所谓汉服一般是指由中国古代各朝代的服饰。把汉服理解为汉族穿着的服饰是错误的。这就好比汉族也爱穿耐克,就把耐克归类为汉服一样。所以,旗袍不算是一般意义上的汉服。

旗袍是怎么产生的呢?类似于中山装。是一种西方穿着习惯的中国风格的服饰。

综上所述,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旗袍是一种传统的女性中式服饰。


背包走遍中国


汉服就是一帮利欲熏心的人闹出来的笑话而已,中华文明泱泱五千年,服饰种类何其繁多,怎么就蹦出来个汉服?而且这帮人把清排除在外,典型的民族极端主义者嘴脸。全国56个民族,就必须每个民族都有对应的服装?

还汉服。。。说句难听话,连今天的汉民族都已经在历次民族大融合过程中接纳了诸多少数民族的基因,再如此大张旗鼓的宣扬所谓“汉服”有意义吗?

西装又如何?长袍又如何?马褂又如何?旗袍又如何?只要舒服就成了,服装没有高下之别,穿衣服的人才有高有低!有些人一提到清朝就咬牙切齿,历史就是历史,不会因任何人的好恶而改变一分一毫。

如果违背了先行的民族政策,宣扬某些极端民族思想,没有包容之心的人也配谈文化?那些人就算给套龙袍也不像太子!宣扬“汉服”还是玩COSPLAY?你们自己最清楚。


老夏说


说旗袍比汉服认可度高的有听说,说旗袍就是汉服的我是第一次听说。

十年前,如果有人问中国的民族服饰是什么,那么会有大多数的人会认为是中山装和旗袍。如果再问中国古代人都穿什么衣服,那很多人都会说古代人穿着长袍马褂,留着辫子。显然以上的看法或者观点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片面的。只能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中国人的装束,然而中国却有五千年的历史。随着近几年互联网和影视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思到中国古代不仅仅有旗袍马褂,相反旗袍马褂只是存在与清朝和民国,甚至现在还有很多人再穿旗袍。在整个民国时期都是女性的主要礼服,随着改革开放,旗袍又成了中国女性的代表性的礼服。

但是在满清入关之前中国人的衣服以前被称为什么?历朝历代的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说明,只成为中华衣冠,或者直接用衣冠一词表示。然而最近几年,随着汉文化热的上升,为了明确区分汉族衣冠与旗袍马褂,我们称古代汉人穿的衣服为“汉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汉服才是中国人的民族服饰,这几年出现了很多汉服日常党,穿着漂亮,朴实,方便的汉服工作学习生活。走在街上也吸引了很多人的回头率,但是却在现在人们的思想中并不是太接纳,甚至发生过吧汉服认成日本和服或者韩国服饰的乌龙事件,国内出现反日游行时有些喜欢汉服的日常党也不敢穿汉服出门。虽称乌龙,但是却让很多有着强烈民族自尊心的人深感愤怒。但是如果穿着旗袍出门却跟穿着时装一样,人们并不觉得奇怪。这让我们不禁在想这是为什么?主要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汉服概念出现在人们思想中的时间很短,很多人不能很快的接受。虽然汉服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却已经断代很多年,很多人已经从来没有听说过。同时,对一些老年人或者中年人来说,他们认为汉服只不过是年轻人的玩具,年轻人喜欢完全因为好看,而不了解其历史和文化内涵。

第二,和服与汉服很像,很多人以为穿了和服,认为是汉奸,是哈日哈韩,崇洋媚外。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知道,中国历来强盛,中国文化影响周边国家上千年,尤其是离中原比较近的韩国,朝鲜,日本。同样,很多中国古代的风俗依然保留在这几个国家。他们的服饰文化也受中国影响,跟汉服的风格以及理念很相近,都提现这东方文化的韵味。

第三,穿汉服完全是作秀,为了赚回头率,毕竟在日常生活中,汉服略显拖拉,不适合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但是穿汉服是否有作秀的嫌疑完全无法证明,谁能证明穿旗袍不是赚眼球。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汉服已经不能适应,但是懂得汉服的人都知道,有些汉服依然能以其方便,简单应用于现代生活,例如?褐,圆领袍。

对于旗袍来说,真正成型不过一百年,但是却是近现代中国女性的代表性服饰,在国家的礼仪场合屡次出现,并且以其华丽,修身展现了中国女性的美,成为众多女性喜爱的礼服。但是,至于汉服能否成为中国女性的代表性服饰,能否成为中国的代表性服饰,也许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只能等着时间去验证了。


名庐书社许高鉴


我也挺喜欢看汉服的,但看不惯现在一些汉服爱好者莫名的狂妄。他们似乎觉得只有汉服能代表中国文化,排斥旗袍以及其他民族服装,对其他人不穿或者不接受汉服而痛心疾首。其实吧,我大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岂是一件衣服能代表的?再说“上胡不法先王之法”,事实是汉服已不适应现代的快节奏生活,重大节日或仪式穿穿尚可,天天穿这个上班上学那不麻烦死了。最后说说这旗袍,现代旗袍是立体裁剪,跟满清旗袍已经同名而不同质,大家喜欢并接受旗袍是因为它确实美,能最大程度展现中国女人的温婉及曼妙身段。拿剃发易服来说事的人,请问你是或者反清复明的年代里吗?现在的中国是五十六个民族,满族也是其中一员。往前了说,我们的血统早就融合了,我自己就是既有汉族又有满族的血液,我老公还是回族,我女儿身上流着汉满回三族血液。排斥旗袍,拿剃发易服说事儿的人,你敢保证你是纯汉族?


丝路霓虹


巩固满洲文明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地位屹立不倒,复辟清朝对全国各族人民实行的奴役统治与继续发展民国独裁的政治思维。

之所以把满服:旗袍、马褂辫子装/唐装与金钱鼠尾阴阳头猪尾巴当做汉族人的服饰发型。其实是汉族自己人占得最多,满族只是一部分而已。当然也有一些极少的少数民族。

难怪在辛亥革命期间,一提到剪掉辫子,去掉阴阳头,换掉满服:旗袍、马褂辫子装/唐装,就立刻遭到国人的激烈反对。尤其是汉族人!这就是证明满洲文明博大精深的根源所在。满服:旗袍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满洲文明的创立者、奠基者是满族人,是满族人的祖先努尔哈赤,更早可以追寻到猛哥帖木儿。然后,满洲文明的信任者、改良者与传播者,这就是汉族人自己了。首先成为满洲文明形象大使的国人也是汉族人自己。宋美龄,大家应该知道吧!

白山黑水是满洲文明的母亲,江南重镇_上海是满洲文明的发祥地。满洲文明经过清朝、民国两代的满汉两族不断努力,然后才成为实际上的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


我是一个汉化失败的人


和旗袍并列的汉服只是一种服饰,而认为旗袍也是汉服的人也许是从文化来讲的,旗袍也好汉服也好都是中华民族的服饰,这可能只是一部分人心中的想法,而没得到大众公认,所以会引起一些争论。但从事实来讲,之所以汉服更能代表中华的文化,这个不是汉族以多数民族来自居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歧视,而是汉服的繁复形制更能代表中华文化的厚重,而以两片布料为主体的旗袍形制略显单薄。

关于说剃发易服的洗白,其实根本谈不上洗不洗白的问题,争论的真正焦点也从来不在易服和剃发上。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服饰,不论是汉族统治时期还是少数民族统治时期,对服饰都有所改革,我们不能说汉族自己改的就不叫易服,少数民族改的就叫易服了。关于服饰的变化从我国历史记录、实物出土、艺术画作上都可以看到,而从日本朝鲜半岛的史料也能找到中华服饰变化的记载。

而剃发更可笑了,以前没有剃发传统,也不太符合汉族人的习惯,所以清初剃发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对,其实本质上只是一个政治问题而已。而我们可以看到,民国时期服饰改革和发型变化,又有很多人自愿固守清朝传统,保留辫子,做清朝遗民。可见这根本不是剃不剃发的事情。

而剃发易服的背后,真正的焦点其实一直是一个政治问题,即接不接受少数民族的统治。在当时肯定是一个严峻的选择,毕竟民族的隔阂还是很深的,很多民族都曾经是彼此的宿敌。但拿到现在来讲,这些事充其量只是一段用来研究的历史而已,不要去听信一些人的恶意挑唆,在当下还去追究已经失去了时效性的政治问题。现在汉族也好,蒙古族也好,满族也好,一切曾经作为统治者的民族都一样,因为我们是兄弟。





待晓儿


果不其然

汉服最后必然成为汗服,就看你服不服。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穿汉服,复汉礼,光汉乐成了件时髦之事,据说西安有批人玩得不亦乐乎,玩得风生水起。

抖音,火山,到处都有他们身影,大都市的地铁上也可偶见他们独特的妆扮。

匡扶社稷,大大有望呢!

不过有点疑问,华夏历史源远流长,可考的记录三千多年,传说的历史五千多载。

炎黄子孙是也!

他们就一开始穿着衣服,一步步进化到今日,同时代文明好多早已烟消云散了,我们还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何其幸运,何其成功,何其骄傲。

可搞不懂的,为什么是汉服?

在可考的历史中,东汉西汉,也不过沧海一粟,东流一水。春秋之礼,战国之雄,大秦帝国之纵横,三国时代之纷争,五代十国文化之璀璨,大唐之兴盛,大宋文明之发达,不一而足,可代表汉族文明的时,事,物实在太多太多。

可为什么念念不忘的就是汉服呢?

他们根据电视剧简单模仿的几套衣裳就是历史眼中真正的汉服?

COSPLAY就COSPLAY,真没你们说的那么有厚重感。

说难听点,这还真不如直接把和服接回来来得可靠,毕竟日本比较完整的传承了大唐盛世时的很多服饰和礼仪。

更有走火入魔者建议校服就穿他们所谓的汉服。

唉,大汉帝国还没裤一说,这叫以后学子们情何以堪。

如今又有争论旗袍算不算汉服。

可以休已!!

你们自己玩,穿什么都可以,怎么模仿都是有益无害的,拿着苹果手机拍传统文化,也没人说你不中国。

但不要说,穿其他衣服就是异类,都要向你靠近才是尊重汉文化。那样下去,汉服只能成汗服,叫人汗颜之服。。。

今天所有穿着华族身上的服饰都可称为汉服。

我们也是与时俱进的一族,不会故步自封,也会与世界同步。

这才是真实的自信!!


岛筱沔


我觉得你们真是吃饱了撑的

300多年历史的老美几乎对自己每一段时期的历史都很重视。

你们这些人呢,抱着咱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反倒跟那挑肥拣瘦上了。

这段历史不好不要了,那段历史不是汉族执政,也不要了,谁给你们的权利跟这挑肥拣瘦的?

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换回来的大好河山是给你们玩种族分裂用的吗?神经病吃饱了撑的吧!

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有谁否定过吗?还有必要把满文化蒙古文化从中华文化里摘个干净利索?全面否认?你们是希特勒转世还是怎的?

睁开眼看看台湾地区吧,天天搞什么去中国化,去蒋化把那破地方折腾成什么样子了?心里没数吗? 好的不学非跟着那废物地区学吗?

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汉文化的核心是包容和谐,没了这点的汉文化屁都不是,长点心吧,像个中国人一样活着吧,别动不动就学老外种族分裂那一套成吗?


善伪物


这个现象可以套用一句诗来回答,就是“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句诗是出自南宋林升的《题临安邸》,讽刺南宋君臣偏安江南。

认为旗袍是汉服的,同样是这样的问题。

1644年,满清入关进取中原,待天下初定之后,即行“剃发易服”之事。

此令一下,原本被人认为柔弱的江南地区却奋起反抗。清政府不知道杀了多少汉人,才把剃发令贯彻下去。

据朝鲜典籍记载,清初朝鲜使臣来中国,有汉人官员私下围着朝鲜使臣痛哭,因为他们见到了正宗的汉家衣冠。

然而,到清中期左右,北京官吏、老百姓见到朝鲜使臣的衣冠,都觉得稀奇得不得了。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使因为剃发令推行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汉人衣冠已湮灭在历史之中。汉人已把辫子、长袍马褂当成了自己的传统服饰,反而将朝鲜人的衣服视为异类。

这难道不是另一种“直把杭州作汴州”吗?

本来,在清朝灭亡之后,民国政府可以有拨乱反正的机会。

可是,不知道基于什么原因,还是将长袍马褂定为了礼服。

倒是为人所不齿的袁世凯,在最后自己称帝的时候,却选用了汉服作为礼服。

新中国成立,由于种种因素,我们依然没有恢复汉服。

当时,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填饱肚子,没人来关心这些东西。而且,秉承着民族平等的理念,提倡汉服难免有“大汉族主义”之嫌。

进入21世纪,我们才开始逐渐重视自己的传统,汉服也逐步复兴。

但是,仍有很多人对汉服不了解,把马褂当唐装,汉服当和服乃至戏服的人大有人在。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汉服知识普及不够。

清朝入主中原到现在已近四百年。在这近四百年里,汉服传承是中断的。

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出于某种原因的需要,对剃发易服基本不提。

这就导致很多人并不了解这套衣服的血泪史。

很多人甚至以为,长袍马褂乃至今天所谓的“唐装”是中国古代自然演化而来的。

在这样的错误观念指导下,这些人当然认为旗袍就是汉服了。

还有一些人,因为看到今天民族和谐、国力强盛,出于维护团结的需要,就去否定满清统治者残暴的一面。

在这些人看来,既然已成事实,旗袍穿着也很好看,把它视为汉服也未尝不可嘛。

我认为,今天我们不需要刻意渲染长袍马褂上沾满的鲜血,但至少要了解这段历史。

因为,长袍马褂是满清用刀子强加给汉人的。

总之,旗袍决不是汉服,剃发易服也不能洗白。


鄣南煮史


旗袍,顾名思义,旗人的袍子,就是满族人的衣服。不过,真没听说有人把旗袍当汉服的。只能说,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一个组成部分,经过两百年的发展演进,成为最能凸显中国女性身材的服装,深受广大中国女性的青睐。

不可否认,中国自汉代开始到明朝,中原汉人的服装都有别于各少数民族服饰,可以称之为“汉服”,但是由于时代的不同,服饰也随着时代而变化了。满清入关后,强制汉人“剃发易服”,从此,汉服便成为历史,“胡服”成了每个中国人的服饰,不但在清一朝穿了300年,而且一直沿袭至今,今天的唐装和旗袍就是在清朝服饰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

从历史的事实看,因清朝的统治导致中国落后西方200年,可是那段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无论对错,已无法改变。

如果要问我,清朝给中国历史做了什么贡献?我的回答是:给中国女人做了一件旗袍。因为旗袍是在清朝服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让中国女性身材曲线凸显,直接俘获了男人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