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學三派之象派(宏觀脈法)

本 期 導 讀

我們研究脈學,不能僅僅停留在用於診斷疾病,而應該更全面的看待脈法的作用和範圍,比如我們可以應用脈法來發現自身出現的問題,從而預防疾病,例如使用澀脈提前發現腫瘤。今天就一起來學習一下,脈學三派之象派。

脈學三派之象派(宏觀脈法)

按照各家研究脈學側重點的不同,我將脈學研究的流派分成了三類,那就是「象派」、「形派」、「理派」,我也稱其為「宏觀脈法」、「微觀脈法」、「推理脈法」。

這三種派系,或者說從不同出發點研究脈學的三種方式,我稱其為脈學三觀,他們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限,而是各有側重。將這三種方式融會貫通進行運用,是我們每一個有志於研究脈學,學習醫術的人所必須追求的境界。


一、什麼是象派脈法


所謂的「象派」,我也稱其為宏觀脈法,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傳統脈診,但是傳統脈診這個說法並不確切,因為三種脈法派系,自古至今就已經在不斷髮展了。

在《內經》中,我們即可看到三種脈法的相關論述,如《素問·平人氣象論》:「欲知寸口太過與不及,寸口之脈中手短者,曰頭痛;寸口脈中手長者,曰足脛痛;寸口脈中手促上擊者,曰肩背痛⋯⋯」當歸為宏觀脈基礎上的微觀脈法。

更如:「尺內兩傍,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等九十三字,更是近乎「現代脈診」精確定位的論述。因此「傳統脈診」,甚至「現代脈診」的說法嚴格來說並不是很貼切。


二、象派脈法的特點


象派脈法,著重於脈象的研究,也就是我們所學習到的二十八、二十七種脈象。其優點在於可以準確的辨析證型以及臟腑氣血陰陽的狀態,進一步學習可以通過不同部位的不同脈象進行分析而準確的施以方藥。其缺點在於入門困難,常常需要很好的悟性和很長時間的鍛鍊,不斷積累經驗,才能準確的把出脈象。

而要通過對寸口脈各部位所包含脈象信息的不同關係,推斷出確切的身體狀況,並嚴格做到藥物選擇準確,藥味安排精煉,方證完全相對,則需要很長時間的經驗積累。

象派脈法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所謂的「十人十個脈象」。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雖然我們竭力的去統一,但是由於每個人的經驗和認知角度不同,所得出的結果不可避免的存在差異。


三、象派脈法的學習步驟


我仔細的想過這個問題,我覺得看脈象的時候,就好比佛家所說的「心無掛礙」,心沒有可著邊的地方,在「空」中尋找一個近乎飄渺的「象」,這時候是很難全面的得出結果的,往往會因為每個人所看到的點不同,而得出的最終結果不同,事實上其原因還在於我們並不能完全解析脈中的所有「象」。

比如剛開始臨證的同學或許會出現摸誰的脈誰的脈滑,或者弦等等。而起初的時候,也只會得出諸如「脈弦」的結果,進一步的學習才曉得要寫左手怎麼樣,右手怎麼樣。

再進一步才曉得要寫左手寸關尺各如何,右手寸關尺各如何,才知道一個地方會有很多脈象疊加在一起,才會出現我們理想的脈象書寫,如左寸虛大滑數,關弦虛細,尺沉細緊;右寸浮緊,關滑實,尺沉虛。

更進一步,要對脈象進行分度,也就是脈度,只有分度,才能充分的區別患者病情的輕重。所以我們說要學好脈學,一個要有悟性,一個要有耐心。不能將脈「橫看成嶺側成峰」,更不能草草了事。

針對脈象的學習我認為由簡單入手,由有著落處入手,漸入佳境不失為現今學習脈學的一個方便法門。


四、學習象派脈法需注意的問題


在學習「象派脈法」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一個問題,不能死記硬背各種脈學書中所說的什麼脈主什麼病症,而是要努力的去思考其中的機理,

只有弄懂了機理才能一通百通,而不至於陷於龐大的兼脈中而致迷途。

還要注意不能僅僅停留在脈象的學習上,在掌握了基本的脈象以後,要更著力於兼脈機理,生克關係,部位關係,脈象脈度等方面的研究,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臨證之時胸有成竹,病情進退自有主見,不至於被患者複雜的自我感受所迷惑,而錯誤的判斷病情。

用一句話總結就是:「不要死在脈象下,一定要活在脈理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