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視為“天價”的東西,竟“當廢紙賣了”4000元,多錢也買不回

我們國家是個文明古國,這個我們大家都是知道的,之所以這樣說,那都是有證據的,看看我們國家傳下來的各種各樣的資料,尤其是我們國家的象徵——漢字。因為我們國家的歷史悠久,作為我們國家的文字,它同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一直沿用至今,而且我們國家經歷過很多的朝代,每個朝代都有每個朝代相關的記錄,這也是我們瞭解古代歷史的很重要的東西,所以對於我們國家的人來說,這是無價之寶,但是好多都還“流落在外”,這些資料只有在國家的研究者手中,才能起到作用,如果是在不瞭解的人手中的話,用處根本不大。

我國視為“天價”的東西,竟“當廢紙賣了”4000元,多錢也買不回


清末時期,皇宮中也存有很多的歷史資料,比較多的就是清明兩個朝代的,除此之外,其他朝代的也有保存。可以想象這些資料是多麼的寶貴。但是後期相關的工作人員以為這些資料就是廢紙,所以根本沒放到眼裡,只是覺得佔地方,更是想要銷燬,好在這件事情被當時朝中任職的羅振玉知曉了,之後把這件荒唐的事情攔了下來,然後上書得到了自己保管的資格,之後這些寶貴的資料被保管在了國子監。

我國視為“天價”的東西,竟“當廢紙賣了”4000元,多錢也買不回


後期隨著戰爭的爆發推翻了封建的王朝制度。之後,袁世凱創立了北洋政府,這樣一來一去的,這些資料歸到他名下管理了,可惜的是,他手下的這些人也不能瞭解這些資料的寶貴,竟然把這些好不容易保留下來的資料當做廢紙給賣了當時的資料差不多裝了得有幾千麻袋,就這麼著被那些人賣掉了,就算是現在想起來也覺得實在是太可惜了。

我國視為“天價”的東西,竟“當廢紙賣了”4000元,多錢也買不回


後來好不容易保留了這些資料的羅振玉知道了之後,趕緊就派人買回了這些資料,這件事情幾乎花掉了他所有的積蓄,但是還是晚了,資料已經丟掉了好多。就這樣資料又回到了他手中,一直這樣來到了1924年,羅振玉實在是支撐不了保管這些資料的費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轉給了收藏家李盛鐸,他還贈給溥儀一些。時間長了,這些資料經過了不少人的手,也因為這樣,資料變得越來越少。直到現在,我們國家還保留在館內的也就剩下了幾百袋子。

我國視為“天價”的東西,竟“當廢紙賣了”4000元,多錢也買不回


對於歷史,我們都是抱有尊重和敬畏的,而且,我們更多的是充滿好奇,而這些歷史的遺蹟都是幫助我們確認事實的最好的證據,也希望不要再有私自買賣這些物件兒的人,這樣我們就能夠更好的瞭解我們國家的歷史,知道我們的祖先都是怎樣生活的。

我國視為“天價”的東西,竟“當廢紙賣了”4000元,多錢也買不回


這樣的事情很是寒心,試想一下,如果這些資料能夠保留到現在的話,我們肯定能瞭解更多的歷史,但是已經沒有後悔的機會了,我們能做的只有把握現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