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港岸边,屹立不倒的,还是吴冠中!|画事

维港岸边,屹立不倒的,还是吴冠中!|画事

维港岸边,屹立不倒的,还是吴冠中!|画事

画事君说

浅 显 有 趣 的 深 度 艺 术 美 学 干 货

香港艺术周来临之前,维多利亚湾的KAWS玩偶漏气了,大批粉丝还在赶来的路上,偶像却成了这个样子。

维港岸边,屹立不倒的,还是吴冠中!|画事

维港这个地方真的很神奇,之前大黄鸭漏气,现在kaws玩偶漏气。但是在香港拍卖季中,真正一直屹立不倒的,还得是中国艺术家中,中西结合做的最好的那一波。远有张大千泼彩屡创高价,近有吴冠中可谓中流砥柱,当然最祖师的徐悲鸿也不能忘记,一匹奔马横行世界。

今年是吴冠中诞辰100周年,保利香港和保利艺术馆、北京保利就做了一个吴冠中专场。在香港保利,吴冠中一直都是中流砥柱,曾创下单幅作品超2亿的拍卖纪录,并且一直保持着水墨贵,油画更贵的市场价格,而且在这几年艺术品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竟然能逆市回升,不可不谓,姜是老的辣。

维港岸边,屹立不倒的,还是吴冠中!|画事

吴冠中的画风虽然在大众印象中,多是江南婉约一路,但他的艺术市场却和他的人一样犀利。2010年吴冠中作古,陈丹青发了一篇悼文:“现在美术界这样子说话的老人,大概不会有了。”

吴冠中非常耿直,常常语不惊人死不休。他说徐悲鸿是“美盲”。说“一百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我要是出任主席,头一件事,美协解散”,“(美院)都是一群不下蛋的鸡”......

这么说话肯定招黑,结果也确实有好多人黑他。反驳和抨击他的人最后觉得光骂不过瘾,最终把他从央美排挤到清华建筑系教水彩,特殊时期被扔到河北农村劳动改造。

他的话虽然语出惊人,譬如”笔墨等于零“这样的惊天言论,但是结合语境来说,仔细想想是很有道理的,所以,他敢说敢怼,被排挤,但是最终仍然占领了艺术史的一席位置,成为第一个进入大英博物馆办展的中国艺术家。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吴冠中这个专题。

吴冠中生前做了大量的出版和资料整理工作,因此他的市场非常清晰,基本上靠谱的作品,全集里都有收录。香港保利这个吴冠中专题里的作品,首先满足的基本条件,就是来路正——出版和展览非常多,都是有据可查的名作。

首先要说的这件就是吴冠中呕心沥血的佳作《桂林》了。

这件作品创作时间从1977年到1996年,时间跨度居然有二十年。而且最终有九次出版,一次展览,可见吴冠中对这件作品也非常满意,所以编入各个出版物中去。

维港岸边,屹立不倒的,还是吴冠中!|画事

0181 吴冠中 1977-1996年作 桂林

油彩 木板(双联作)

尺寸42.5×44cm;42.5×88cm

款识:荼 96(左下);桂林 吴冠中 1977-96(画背)

出版:《吴冠中艺术展作品集》广西美术出版社 南宁 中国 1999年(图版,第122-123页)

《画外话—吴冠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北京 中国 1999年(图版,第31-32页)

《吴冠中—山水屐痕》广西美术出版社 南宁 中国 2003年(图版,第85页)

《吴冠中作品收藏集I》人民美术出版社 北京 中国 2003年(图版,第228-229页)

《文心独白》山东画报出版社 济南 中国 2006年(图版,第223页)

《吴冠中全集—第四卷》湖南美术出版社 长沙 中国 2007年(图版,第174-175页)

《吴冠中文丛.文心画眼》团结出版社 北京 中国 2008年(图版,第206页)

《吴冠中画集 下卷》江西美术出版社 南昌 中国 2008年(图版,第306-307页)

《看日出 吴冠中老师66封信的世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 中国 2011年(图版,第139页)

展览:1999年「一九九九年吴冠中艺术展」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估价 HKD 20,000,000-30,000,000

吴冠中曾数次到过桂林,感动于那里的好山好水,提笔创作了木板油画《桂林》。

首先吴冠中的油画就是很珍贵的作品,而这幅作品更为特别,它在1976年被首次创作,而在1996年被改造。这二十年,吴冠中走过了很长的心路历程,艺术上也有了不同的思考,在这幅画中都可得到体现。

现在我们见到的《桂林》:三座大山耸立在画面中间,深绿色的面块简练凝重,远山施以淡绿,再远则是蓝色,与淡蓝的天际逐渐融为一体,层次分明。而画面焦点处则是五彩斑斓的民居,以彩色小色块集中排布在群山之中,壮丽中不失生动明快。没有繁复的细节,而能能将叠彩山的风光尽收眼底。

如果说只能收藏一幅吴冠中的画,那一定会考虑这件经历磨难下创作,而又凝聚了他二十年心血的《桂林》。

1972年,吴冠中还在河北获鹿县李村下放劳动,但节假日被允许作画,因画具不够,只好买农村写毛主席语录的小黑板做成画板,以农家柳条编成的粪筐做画架,被戏称为“粪筐画家”。当年冬,远在贵阳的岳母病危,吴冠中与妻子获批一个月假期,经桂林、阳朔去探望老人。

吴冠中在他的自述里讲到:“我真的太想画桂林了。”但因为要赶路去探望岳母,他不能在桂林逗留太久。所以他真正动笔画这幅《桂林》时,已是五年后的1977年。随后的二十年中,他对于桂林的好感并没有减退,逐步增添修改,直到1996年定稿。

如此倾注心血的画作真的是不多见。

维港岸边,屹立不倒的,还是吴冠中!|画事

0766 吴冠中 1979年作 大巴山中桃李正开

素描写生 钢笔 碳素墨水 宣纸

尺寸:46.5×103.5cm

款识:一九七九年 暮春 大巴山中桃李正开 荼于庙坡。

钤印:「荼」

出版:《吴冠中:二十世纪中国画家》大英博物馆印刷 伦敦 英国 1992年(图版,第38图,第139页)

《吴冠中速写集》艺达作坊 新加坡 1993年(图版,第20图)

《吴冠中全集—第一卷》湖南美术出版社 长沙 中国 2007年(图版,第152-153页)

展览:1992年3月25日-5月10日“吴冠中—一个20世纪的中国画家展”大英博物馆,伦敦,英国。

说明:此件作品亦是极为罕见的,曾於伦敦大英博物馆展出,由“吳冠中——20世纪中国画家”展览呈现的重要作品。

估价 HKD 1,800,000-2,800,000

吴冠中一生烧了很多自己的画。

上世纪50年代,烧了一批井冈山风景。

1966年,他把自己回国后画的几百张作品全部烧掉。

1991年9月,他整理家中藏画时,将不满意的几百幅作品也全部毁掉。

吴冠中对这一豪举给出的解释是要保留让明天的行家挑不出毛病的画。如果说前两次还是因为特殊历史时期烧毁的话,91年这次就真的纯粹因为画得不合心意。据说,这次烧画心疼得画商想撞墙。

这张1979年的素描写生能留下来,可见是吴冠中心仪的作品。

这件素描没有吴冠中最典型的点线面结合以及典型的色块组合,但是仍然一眼能看出是吴冠中,因为那些明显有”风筝不断线“风格的线条,以及对山水自然物体的准确把握,看上去很多的线,但细看没有一处废笔,笔笔有交代,有用处。

再看展览和出版经历。这件作品曾于1992年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展出,是“吳冠中——20世纪中国画家”展览呈现的重要作品,并且收录进此次展览的出版——《吴冠中:二十世纪中国画家》。所以真的很罕见。

1993年新加坡出版《吴冠中速写集》中也收录了这张画。最近一次出版是2007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吴冠中全集-第一卷》。

满足了靠谱和特殊两项标准,不愁不能吸引藏家目光。

维港岸边,屹立不倒的,还是吴冠中!|画事

0765 吴冠中 1987年作 奔流

镜心 设色纸本

尺寸161×95.5cm

款识:吴冠中 一九八七(左下)

钤印:「吴冠中印」、「八十年代」、「荼」

出版:《吴冠中全集─第六卷》湖南美术出版社 长沙 中国 2007年(图版,第120页)

《吴冠中画作诞生记》人民美术出版社 北京 中国 2008年(图版,第96-97页)

估价 HKD 4,600,000-8,600,000

接下来是一件尺幅很大,气势磅礴的《奔流》。

《吴冠中绘画形式分析·奔流》中说他画这组画的灵感来自于1980年去黄果树瀑布写生,被瀑布的浩瀚气势所震撼,就想把这种震撼表现出来。

但表现这种气势却不容易,留白多了,没那种直扑眼前的骇人气势,留白少了又不好看。他反复画了好多稿,才有今天这幅《奔流》,水流之下三千尺,仿佛在画面中掀起了巨大的水声轰鸣。在中国人的风水概念中,水是财运的象征,这样巨大轰鸣的水流,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艺术家和观者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这件《奔流》有两次出版,一次2007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吴冠中全集—第六卷》,一次200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吴冠中画作诞生记》。

维港岸边,屹立不倒的,还是吴冠中!|画事

0180 吴冠中 1987年作 榕树与海

水墨 设色 纸本

尺寸95.5×112.5cm

钤印:冠中写生、八十年代

出版:《吴冠中回顾展》香港艺术中心 香港 中国 1987年(图版,第100图,无页码)

《吴冠中画展》旧金山中华文化基金会 旧金山 美国 1989年(图版,第34图,第105页)

《吴冠中自选画集》东方出版社 北京 中国 1992年(图版,第96页)

《名家翰墨丛刊中国近代名家书画全集21 吴冠中/故城》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 香港 中国 1997年(图版,第84页)

《吴冠中画展图录》国立历史博物馆 台北 台湾 1997年(图版,第77页)

《山艺术杂志》No. 87 杰出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高雄 台湾 1997年(图版,第73页)

《中国当代艺术选集1—吴冠中》山美术馆 高雄 台湾 1997年(图版,第89页及封底)

《生命的风景:吴冠中艺术专集 II卷》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北京

中国 2003年(图版,第140-141页)

《吴冠中全集—第六卷》湖南美术出版社 长沙 中国 2007年(图版,第124页)

《墨韵》山艺术.北京林正艺术空间 北京 中国 2009年(图版,第145页)

《收藏有艺事》艺术家出版社 台北 台湾 2014年(图版,第214页)

展览:1989年7月10日-8月19日「吴冠中—一个当代中国艺术家巡展」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 旧金山 美国

1989年9月24日-11月19日「吴冠中—一个当代中国艺术家巡展」伯明罕美术馆 伯明罕 美国

1990年1月21日-3月4日「吴冠中—一个当代中国艺术家巡展」斯宾塞美术馆 堪萨斯 美国

1990年4月3日-5月29日「吴冠中—一个当代中国艺术家巡展」赫尔伯特.强森美术馆 伊萨卡 美国

1990年9月8日-11月4日「吴冠中—一个当代中国艺术家巡展」底特律美术馆 底特律 美国

1997年5月10日-7月13日「吴冠中画展」国立历史博物馆 台北 台湾

1997年7月19日-9月14日「吴冠中个展」山美术馆 高雄 台湾

2009年7月25日-9月13日「墨韵—中国当代水墨展」山艺术.北京林正艺术空间 北京 中国

2014年4月25日-5月25日「收藏有艺事」中正纪念堂 台北 台湾

估价 HKD 6,000,000-10,000,000

接下来这件吴冠中《榕树与海》又是件大货。十一次出版,九次展览,履历非常好。

吴冠中喜欢画树,他在自己散文集里专门有一篇《说树》。他说小时候家乡有很多树,但后来因为树干能卖钱而被砍光了,这给他留了很深的印象。这个结在吴冠中心里生根,他爱树,爱画树,恐怕都是对小时候失去的那些树的追忆和补偿。

吴冠中画树,很喜欢把树干、树枝抽象化,擅长盘转扭曲。这种扭曲的美感和中国传统的审美非常契合。

维港岸边,屹立不倒的,还是吴冠中!|画事

0767 吴冠中 1992年作 缠绵

镜心 设色纸本

尺寸68×136.5cm

款识:一九九二 吴冠中(左下)

钤印:吴冠中印、九十年代

出版: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 香港 中国 1995年(图版,第32-33页)

锦繍文化企业 人民美术出版社 北京 中国 1994年(图版,第80页)

人民美术出版社 北京 中国 2003年(图版,第221页)

估价 HKD 3,600,000-5,000,000

再来聊一聊《缠绵》。

这幅画是非常少见的画风,属于吴冠中关于树这一题材的抽象作品。猛一看整幅画面只有粗粗的黑色墨迹肆意流动,但仔细看,却又很像是树干和树枝那种盘绕的感觉。这是中国人最为认可的抽象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而不是西方那种纯抽象。

再细看,吴冠中不仅是创作思路特殊,在画面上的处理也非常细致,底色为淡墨打底,淡墨之上用浓墨表现出填满画布的茂密的榕树枝,墨色间跳跃着点点留白,并点缀着色彩斑斓的色点。笔触在厚重和轻盈间切换得很自然,墨色层次丰富。浓淡相宜,收放自如。

所以怪不得有三次出版,的确是吴冠中创作状态好的一幅作品。

这幅画虽然抽象,却不难读,这样深入浅出能让人理解的抽象作品,才是大师级的名作。

维港岸边,屹立不倒的,还是吴冠中!|画事

0178 吴冠中 1992年作 黑松

油彩 画布

尺寸73.1×60.1cm

款识:荼 九二(右下)

出版:《吴冠中92’新作选》一画廊 香港 中国 1992年(图版,第24页)

《吴冠中水墨新作,油画及素描》塞努奇艺术博物馆 巴黎 法国;艺达作坊 新加坡 1993年(图版,第91页)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吴冠中》锦绣文化企业 台北 台湾;人民美术出版社 北京 中国 1994年(图版,第172页)

《吴冠中精品选集》艺达作坊 新加坡 1996年(图版,第97页)

《生命的风景:吴冠中艺术专集 III卷》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北京 中国 2003年(图版,第29页)

《吴冠中作品收藏集I》人民美术出版社 北京 中国 2003年(图版,第170-171页)

《吴冠中全集—第四卷》湖南美术出版社 长沙 中国 2007年(图版,第35页)

展览:1993年11月20日-1994年1月2日「吴冠中水墨新作、油画及素描展」塞努奇博物馆 巴黎 法国

估价 HKD 8,000,000-12,000,000

接下来这件油画作品《黑松》也是吴冠中关于树的代表作品。

吴冠中进入九十年代之后,造型越来越抽象,用色愈发跳脱,常常使人觉得不可思议。这件《黑松》枝干画的四棵松树交错画在画面中间,相映成林。画面开张而有刚性的力量感,却又盘叠袅娜而有柔性的美感。

这件作品可以说是吴冠中很少见的风格了,也是画事君最喜欢的一件作品了。

这幅《黑松》七次出版,一次展览,满载盛誉,相信在此次拍卖中也能获得不少青睐。

维港岸边,屹立不倒的,还是吴冠中!|画事

0179 吴冠中 1996年作 池塘人家(故乡)

油彩 木板

尺寸61.4×46cm

款识:荼96(左下);故乡吴冠中1996(画背)

出版:《吴冠中全集─第四卷》湖南美术出版社 长沙 中国 2007年(图版,第167页)

估价 HKD 7,000,000-10,000,000

再来看这件《池塘人家》。家乡也是吴冠中绘画中的常见题材。他画过很多故乡,但是大部分都是彩墨的中国画,于是这件木板油画就显得尤为珍贵。

吴冠中的水乡是他的代表,白墙黑瓦,小桥流水,都是最为风靡的吴冠中符号,油画上的水乡,则更有一种中西融合的味道。

在2007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吴冠中全集-第四卷》中有收录这幅画。

维港岸边,屹立不倒的,还是吴冠中!|画事

Lot 666 吳冠中 江南春柳

镜心 设色纸本 一九七八年作

68×55.5cm.

题识:叔亮老师教我,一九七八年。

钤印:「冠中写生」

说明:此件〈江南春柳〉是吴冠中先生赠与书画收藏家陈叔亮先生的画作。

陈叔亮(1901-1991),名寿颐,浙江黄岩人,中国当代知名书法家、美术家、美术教育家,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创始人之一,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他曾为社会主义中国初创时期的美术事业之发展、艺术教育事业之兴旺、书法艺术事业之昌盛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吴冠中先生更是视其为良师益友。该幅作品的用墨十分柔和,运用浅绛与淡墨等传统技法烘托出春日的温婉柔和。而细观其树枝等细节的处理,老辣与遒劲的笔法十分考究,于视觉上增添了春日里万物复苏的生机与活力,近、中、远景中浓淡墨色的运用突出了画面的纵深感,再用寥寥几笔彩墨点出新叶,预示着勃勃生机,一幅初春时节,万物复苏的画面跃然纸上。

陈叔亮先生家藏中国绘画 (LOT 666-667)

估价 HKD 1,180,000 - 1,680,000

接下来看这件《江南春柳》。吴冠中画了很多幅家乡,也画了很多幅树。这幅为陈叔亮创作的《江南春柳》兼括了两种题材,自然是很难得的。上款的陈叔亮,也是有名的大家。

作品来源于陈叔亮家属,可以说直接又靠谱,保真有保障。

维港岸边,屹立不倒的,还是吴冠中!|画事

Lot 669 吳冠中 江南春柳

立轴 设色纸本 一九七八年作

54.5×49.5cm.

题识:范瑜同志留念,荼一九七八年。

著录:政协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委员会编,第126页,中国文化出版社,二〇一四年。

说明:上款人「范瑜」,画家、学者,196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曾在景洪县文化馆工作10年,后调到昆明社任编辑、副主编、副社长至退休。他创作的美术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全省美术展览并获奖。他长期从事美术创作和民族民间美术研究,曾多次赴泰国进行文化考察、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著有画册,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过诸多美术作品和学术论文。1978年由云南省文化厅的指派,陪同吴冠中、范曾两位先生及中央工艺美院的几十位老师、学生一起在西双版纳采风。

估价 HKD 600,000 - 900,000

这件《江南春柳》和上面那件是同年的作品,可能是画了两幅分别送给了不同的友人,同样也是直接得自上款人。能在这里相聚也是缘分。

这件《江南春柳》2014年出版在政协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委员会编《我和西双版纳》中。

维港岸边,屹立不倒的,还是吴冠中!|画事

Lot 668 吳冠中 茶庄

镜心 水墨纸本 一九八四年作

29×48cm.

题识: 一九八四年,五通桥。荼。

出版:1.,四川美术出版社,1988,编号54

2.,东方出版社,2010

说明:落款中「五通桥」为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镇,画面描绘了四川独有的老茶馆文化,人们悠闲地在树下喝茶,打牌,摆龙门阵的生活情境。

估价 HKD 550,000 - 600,000

接着我们看到了《茶庄》。和前面不同的是,这件《茶庄》是一幅关于四川老茶馆的速写。通常我们只看得到作品的完成状态,而没有看到过画家最开始是怎么想的,怎么画的。速写要求画家在画画时提纲挈领,抓住大效果,还要求画家用线肯定,不能犹豫。这很要功底。

如果说其他画科还有修补的可能,那么速写绝对是一气呵成的创作。画过速写的人都明白,速写是越补越糟糕。

所以一件优秀的速写作品可以说比油画还难得,看似简单的点线面都是画家基本功的体现。

这幅《茶庄》有两次出版,1988年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当代画家画速写—吴冠中速写集》,另一次是2010年东方出版社出版《吴冠中自选速写集》。

此次香港保利还策划了一个徐悲鸿专题,也颇值得一观。

徐悲鸿和吴冠中是老乡,他们都是江苏宜兴人,两人又有很深的渊源。把他们放在一起,保利香港真的是别有匠心了。

维港岸边,屹立不倒的,还是吴冠中!|画事

0772 徐悲鸿 1936年作 三吉图

立轴 设色纸本

尺寸76×50cm

题识:绍周吾兄存,丙子初夏,悲鸿。

钤印:「徐悲鸿」

出版:〈徐悲鸿作品集〉(续二),图23,文物出版社,二〇一一年二月。

展览:「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上款人「绍周」,即何绍周,时任国民党滇系师长,徐悲鸿在桂林期间曾受到何绍周的热情帮助,关系融洽。

估价 HKD 3,600,000-5,600,000

首先是这件徐悲鸿的《三吉图》。徐悲鸿真的画过好多幅鸡,可能也是和民国时期的人很喜欢画鸡有关系,不但因为鸡谐音“吉”,还有“雄鸡一唱天下白”的含义在里面。

除此之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鸡也是非常讨喜的题材。我们常说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

这件徐悲鸿的《三吉图》题材好,画的也非常好。雄鸡侧身回望动态感好。2010年保利艺术博物馆“中国近现代书画名家精品展”展览,2011年文物出版社《徐悲鸿作品集》出版。出处又很正,上款何绍周是徐悲鸿的友人。所以很看好这件《三吉图》。

维港岸边,屹立不倒的,还是吴冠中!|画事

0771 徐悲鸿 1941年作 灵枝挺秀

镜心 设色纸本

尺寸:画心68×34.5cm;诗堂20×34.5cm

题识:辛巳春日悲鸿,锡培先生正之。

钤印:「江南布衣」

诗堂:灵枝挺秀。丙戌小春月,锡培先生雅属并正。管震民时年六十又七,同客槟榔屿。

说明:佳士得香港2011年春季拍卖会,LOT 2915

上款人「锡培先生」即伍锡培(1902-1965),为英属槟城入境处的文员。

说明:管震民(1880-1962),原名望涛,字浅白,浙江黄岩人,京师大学堂(前北京大学) 毕业。历任浙江二师及缅甸仰光华侨中学校长、浙江西湖博物馆生物主任。1935年2月管震民赴槟城出任钟灵中学文史教席,至1949年退休。管氏除了是一位资深的教育家,亦擅长文学与书法,于旅居槟城期间认识伍锡培。

1941年,徐悲鸿客居马来西亚槟城,那时的他风尘仆仆地奔波于新、马各地义卖作品以支援抗战。春季,徐悲鸿绘制此件作品赠与时任英属槟城入境处文员的伍锡培。此件作品由徐悲鸿在槟城期间结识的好友管震民先生于1946年题诗堂。管震民 (1880-1962年),原名望涛,字浅白,浙江黄岩人,京师大学堂 (前北京大学) 毕业。管氏1935年2月管震民赴槟城出任钟灵中学文史教席,至1949年退休。1941年初,徐悲鸿在当地与一位邓小姐订婚,以佛教仪式进行,即由管氏任证婚人并主持仪式,可见二人情谊之深。他除了是一位资深的教育家,亦擅长文学与书法,亦是于旅居槟城期间与伍锡培相识。

估价 HKD 1,500,000-1,800,000

徐悲鸿这件《灵枝挺秀》题材也挺好的。松树长青,不管是祝寿还是祝福基业长青都非常合适。

上款伍锡培是马来西亚槟城入境的文员而徐悲鸿曾经在马来西亚和一位邓小姐订婚,诗堂出自管震民手笔,管震民是徐悲鸿的证婚人,他给徐悲鸿的画配诗堂来源可靠又寓意深刻。

估价一百五十万港币,这堂书画合璧,可以一观。

维港岸边,屹立不倒的,还是吴冠中!|画事

0770 徐悲鸿 1934年作 双喜图

立轴 设色纸本

尺寸111×53cm

题识:超五先生雅令,甲戌岁阑悲鸿。

钤印:「东海王孙」、「徐悲鸿」

上款人「超五先生」即丁超五(1884-1967),福建邵武人。1910年毕业于福州格致书院。后参加同盟会。1913年当选国会众议院议员。曾任国民党福建省党部筹备处主任、福建省建设厅厅长、国民党政府立法委员、江苏区监察使、福建省参议会议长。1945年加入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任中央监察委员。建国后,历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委员、上海市委主任委员。

估价 HKD 1,200,000-2,200,000

最后再来看这件徐悲鸿《双喜图》。国人真的是爱玩各种梗,上面我们说到鸡和吉谐音,于是大家就都画鸡。这里喜鹊又占了个“喜”字,就也成了非常吉祥的题材,画两只喜鹊就寓意双喜临门。关于喜鹊还有别的玩法,比如喜鹊和梅花的组合就叫做“喜上眉梢”,喜鹊、梅花和爆竹的组合叫做“喜报春光”等等。

上款超五先生是政府要员,他的旧藏就能说明这件《双喜图》出处很正。5平尺的徐悲鸿估价一百万,真的是很保守了,可以留意。

维港岸边,屹立不倒的,还是吴冠中!|画事

想看更多精彩文章?

点击链接阅读

超多超大细节图!仿佛文徵明、龚贤亲自教你学画|画事

从雍正舍不得的十二美人身上,看到久违的“女子力”丨画事

从《知否》看北宋中产女子的顶级单身生活 | 画事

国宝外借怎么了?这些不看画的人莫名愤怒个啥? | 画事

说说艺术升事件:莫欺少年穷

维港岸边,屹立不倒的,还是吴冠中!|画事

客服在这里

<strong>

民国画事,深情讲述艺术家,专业解读艺术品,直接深入艺术市场。致力于做最好的艺术自媒体,写最好看的艺术文章。——人生不长,你需要读点好东西。关注我们,持续接收好文章。

评论区留言,和画事君聊天儿

画事商店,好书好看,点击进入

▼▼▼

画事商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