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千萬條,供應鏈第一條

以下內容是在由新經銷主辦的第5屆快消品+互聯網大會上,任我行科技聯合創始人COO周斌先生的演講內容,經整理發佈,以饗讀者。

我借春節比較火的一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裡很魔性的一句話“道路千萬條,供應鏈第一條”作為本次的分享主題。企業轉型升級,事實上有很多種做法,但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今天就圍繞著最重要的一條:供應鏈,談談我們的看法和觀點。

道路千萬條,供應鏈第一條

接下來我會分享一些案例,我們是如何具體做的,以及如何用SCM供應鏈新商業技術為傳統品牌商或經銷商賦能。任我行(管家婆)始終倡導技術驅動應用,應用創造價值,如何落地實體企業+互聯網,幫助傳統企業做升級而不是顛覆。

轉型升級道路千萬條

很多朋友通過參加各種會議,瞭解了很多相關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似乎轉型升級道路有很多,但就是不知道怎麼選。回到商業的本質,不管轉什麼,最終消費者要買單,下游經銷商要買單。整個商業本質的核心是迴歸到商品和供應鏈,只有把供應鏈優化好,成本降下來,價值才會凸顯。供應鏈決定生意是否賺錢,賺多久的錢。供應鏈才是堅持和堅守的底線,那如何做好供應鏈的升級,如何實現數字化和互聯網化的平臺?

1. 堅守自己,練內功

近兩年我們不停地聽到各種新名詞,比如過去是PC互聯網,過兩天變成移動互聯網,然後是移動社交電商,新批發新零售新商業,還有5G、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等等都來了,一串串的名詞不斷進入腦海中,有時候傳統企業老闆都迷茫了,到底我該怎麼走,這生意怎麼這麼難!

在新詞面前我們一定要堅守住自己的主業,明白什麼能為我所用,向內看,不要只看外界發生了什麼,要在順應時代的同時看到自己的成長。與其追逐新的風口,還不如向內在練就硬核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內功。

2. 做更大的鏈接和共生

不要想著自己一個人賺錢,今天的商業模式叫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不是打敗對手,而是聯合更多人來賦能。看2018年雙十一以後,天貓CEO張勇發了一個微博,說阿里巴巴將會用AI人工智能技術全面進軍產業互聯網,包括最近兩會期間馬化騰也提到要把產業互聯網作為整個騰訊戰略的C位事件。

企業應具備哪六大硬核能力呢?

道路千萬條,供應鏈第一條

其中要重點打造供應鏈整合能力和產業鏈IT能力。在供應鏈整合能力方面,依託數據化和技術驅動,把成本做低,把效率做高,當終端更願意為你賣貨,有更多訂單時,更多的品牌商就過來了,這就是吸引力法則,把自己做好,別人就來了,而不是去找關係求人家。供應鏈的整合,未來是要用在線化去協作共贏。

關於產業鏈的IT能力,有些人說實體企業應該自己搞開發建系統,不應找第三方技術供應商。我認為看企業處於什麼樣的階段,比如有些經銷商會想,我就是一個普通的經銷商,我就想掙錢,怎麼可能搞系統;有些大的品牌商則想,我可以養一堆人專注於做好產品和服務渠道;我還見過不少企業,自己請人開發花了幾百上千萬,人走了,錢花了,系統始終也沒開發出來。所以要看自己企業處在什麼階段,尤其是每個企業都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自己的核心產品是什麼?假如我是一個B2B平臺,我的競爭力就是平臺、人才和資本。

以任我行為例,我們作為技術供應商,我們的核心就是希望通過全行業技術經驗的積累去形成產品化,幫到各位企業轉型升級,以較低的成本走到數字化這一步。

總之,專注產品價值乃生存之本、升級數字能力為發展之道。企業每年都在說難,今年比去年難,但年年都那樣,這個時候,尤其要關注長遠發展,可持續性發展,可持續的現金流和毛利。

供應鏈數字化第一條

1. 企業內部信息化。管家婆作為企業信息化管理軟件供應商前三甲之一,我們積累了上百萬經銷商客戶和商戶。過去20多年就做一件事,即把企業線下的作業搬到PC端,完成了財務、進銷存等在PC端的管理信息化,更多強調內部管理,強調人工的數據錄入。

2. 企業外部數字化。數字化與企業間有什麼關係?未來的數字化,更多地指導如何拓客接單,接到訂單以後自動進入進銷存,進到倉儲系統,然後是物流系統,最後完成交易的整個閉環,形成全鏈條的數字化。未來的數字化不是企業內部的數字化,在於整個外部上下游連接,在於去做業務,是自動獲取數據,而不是人為去輸入數據。

未來的商業形態,一定是線上線下一體化的,一定是通過數據驅動而不是人海戰術驅動實業的。有一些工具分享給各位,這是集任我行20多年來大成的一個作品,就是SCM供應鏈新商業的技術平臺方案。

道路千萬條,供應鏈第一條

如上圖,如果你只是一個經銷商,你下游有很多門店,你就用我們的B2B工具,你可以叫它訂貨系統,其實它叫新批發系統,是任我行快馬新批發。舉個例子,福建有一個做進口酒水批發的企業,上線七天日流水就達到30萬,現在基本上每天營業額達到一兩百萬。原來使用傳統ERP管理時,線下很多門店通過業務員打電話訂貨,完了報單到後臺商務人員手工錄入ERP,整個全流程只解決了企業內部進銷存管理,沒有解決外部可視化訂貨和整個全流程數字化。現在通過快馬新批發這個系統,主要解決了六大需求:線上商城與線下ERP打通、下游採購通過可視化訂貨商城、對接倉儲系統、業務員管理、會員客戶管理、營銷管理、財務管理等一體化在線化訂貨。

道路千萬條,供應鏈第一條

這實際上是一種新商業整合的數字化解決方案,不再是單純的訂貨解決方案,特別適用經銷商和品牌商面向下游訂貨的場景。

道路千萬條,供應鏈第一條

如上圖,這是多供應商對多訂貨商模型,主要解決整合多個供應商貨源聯合起來為下游做一站式訂貨服務。

道路千萬條,供應鏈第一條

這個廣告可能看過,黃渤代言的正興雞排有16000多家門店,原來他們只解決了自己的物流倉配,現在開始進行資源整合,幫助它鏈條上的很多食材供應商做配送,用的就是任我行雲流水多商戶B2B,現在食材供應鏈年銷售一百多億。所以,對於倉配物流商、供應鏈整合商、專業批發市場或商協會等,有大量的上下游資源,都可以用這個解決方案實現供應鏈改造升級。

這裡講一下這個創新性技術方案的亮點:這整個系統架構是可擴展,靈活拆分的,可以分段為企業解決供應鏈轉型需求。幫助企業解決在信息化、數字化建設中的信息孤島以及短期成本、長期擴展等難題;分段實施解決短期建設系統投入不會太大,可擴展解決中長期升級商業模式時不用推翻原有系統從頭再來的痛點。

產業互聯網第二條

產業互聯網定義包含四個方面:

1. 連接一切。比如微信主要連接人與人,產業互聯網連接的則是人與企業,企業與設備,設備與軟件,連接的是顧客到零售店,零售店到經銷商,經銷商到品牌商。

2. 商業互聯網。以前是消費互聯網,比如淘寶、京東等,接下來的機會和藍海就在產業互聯網,產業互聯網包含了商業互聯網與工業互聯網,今天重點聊得就是商業互聯網,比如新批發、新零售、怎麼實現全鏈條數字化等。

做產業互聯網,我們不是盲目跟風,別人用工具我也用,最主要是要明白:今天做產業互聯網做數據化,一方面降低成本等於掙錢,提高效率等於掙錢,獲得更多客戶體驗在於增加你與客戶的粘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誰先搭數字化平臺誰就有先機建立新生態。

因為現在大家都明白平臺的意義,都在搞APP、搞微商城、搞小程序,當大家都去給小店老闆安裝時,小店老闆一定不會所有都安裝,很可能用一段時間就會卸掉很多。這時候就看誰先佈局,未來做產業互聯網就是在搶客戶、搶先佈局生態,這是數字化爭奪最關鍵的事,也是很多人還沒有看到的關鍵制高點,未來誰有話語權誰就走得更遠。

這一年多來我們接觸過很多品牌廠家,他們對這件事特別有感觸,他們除了在天貓京東開店刷存在感,其實更清楚一件事情,辛苦積累二三十年,自己的渠道一定要自己掌控,自己的地盤自己做主,不能拱手把自己的資源和數據全都交給第三方平臺,他們明白一定要渠道數字化,為下游各角色賦能,共生共創,即我為人人,人人為我,這是未來商業博弈的狀態。

預判2019年將是大多品牌廠商興建數字化供應鏈的元年。

3. 工業互聯網。即生產計劃、製造協同、原料採購、研發設計等數字化協同。

4. 新生態大數據。即平臺思維、數據價值。未來最值錢的是數據資產、生態粘性。產業互聯網”連接”是起點,商業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是落腳點,”數據”是終點。

商業互聯網格局JAT(京東、阿里、騰訊)都在玩;還有品牌龍頭企業,如可口可樂也在做數字化轉型;再比如區域大經銷商,我們客戶宜賓綠源集團,它也是在用我們的供應鏈系統連接下游零售店,連接上游廠家。

現在,幾乎每個人都在搭臺。說到搭臺很多人會想建平臺就很燒錢,若玩純電商陪平臺確實是這樣,但如果你是做實體+互聯網就不需要燒錢的,實體+互聯網只需要把線下存量先搬到線上來,最後養成習慣以後,再去做增量,通過數據價值驅動業務數據化,最後把數據變成業務化,做到所有人貨場都”心中有數”。

道路千萬條,供應鏈第一條

這個商業模式主要是分段迭代實施,你可以先幹B2B批發,也可以做整個從廠家到下游的全鏈條F2B2b2C整合,還可以幹F2B2b或B2b2C(也有的叫做S2B2C),到最後實現的是F2C,或者C2F。

最近我服務了幾個國內馳名商標大品牌,他們也在行業裡面佔據60%以上絕對市場地位的品牌商。他們就做了一件事兒,原來他除了賣自己品牌貨源以外,他們還想開放自己的渠道給其他關聯商品的品牌商,賣其他品牌爆款貨源給下游經銷商和終端,為渠道各角色賦能貨源、系統、倉配物流、資金,幫助下游賺錢和降本增效,形成下游粘性時同時獲得了自己生態地位的進一步鞏固。

有耕耘了幾十年的線下龐大渠道,哪個品牌商都想去入駐分一分羹,這個時候只要自有品牌或其他品牌爆品一旦入駐上架,就可以秒到經銷商、零售終端、消費者手機上,經銷商和零售商都可以無需壓款進貨,只需線上和線下陳列樣品而已,只要消費者一買,馬上後臺品牌就代發過去了,依託原來線下流通渠道把整個存量流量盤活。

道路千萬條,供應鏈第一條

如上圖,品牌商實現了快速發佈新品,經銷商和零售終端豐富了品類,增加了新的盈利點,消費者直接受益好品牌和高性價比,真正實現了提了多年的F2C廠家直銷模式,各個角色都受益了。因此未來產業互聯網一旦渠道數字化打通後,可以演變的新商業模式和玩法會層出不窮。

最後,怎麼結合自身資源去做好自己產品、做好自己內功,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送大家兩個詞,第一個叫升級主業,不需要羨慕別人,只需要層層迭代,夯實自己就好;第二個叫長期主義,就在一個點上做打不死的小強,比如經銷商在區域裡面成為一個堅韌不拔的能夠深耕的人,品牌商做好行業渠道數字化、供應鏈數字化的有序迭代升級就OK了。

中國企業體量太大,我們與管家婆近百萬客戶交流發現,再小的企業、再小的品類在中國都能成事兒,只需要跟上數字化趨勢、找好技術合夥人、升級主業、長期主義下去,實體+產業互聯網的春天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