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人,学会为人处事的方法,看100本书都不如学会9个要诀!

笨人,学会为人处事的方法,看100本书都不如学会9个要诀!

知识本无用,被人加以运用才会显示出“有用”。知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一定是被善用者所用才能解决问题。——头条粉丝傅先生

知识不用就是记忆,只有内化才能转识成智!——高健龙先生


如何在职场中为人处事?

这是一个困扰大家的敏感话题,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患有为人处事的焦虑症。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应对,把它想象得极其复杂,越看书,越学习,越混沌,且永远都学不完。事实上,人能抓住的东西很少,无法面面俱到,优势与短板并存。

而真正能做到人情世事练通达得聪明人,只有万分之二的概率;剩下群体是厉害的人、普通的人,还是平庸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否抓住为人处事的一些关键点,仅此而已!

换句话说,就是28法则,关键少数部分要决定多数部分,将精力花费在能够产生最重要结果的事情上,你才能尽最大可能让自己从中获得最大的价值。

笨人,学会为人处事的方法,看100本书都不如学会9个要诀!

为人处事

那么,为人处事的关键点在哪?

世上的道理就那么几条,就看你能不能做到。只有当你彻底明白一些大道至简的常识后,不反常识(反常识=反智),一切问题都会变得极其简单,迎刃而解!

答案在哪呢?

《论语》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传统文化中孔子的九思与现代职场的为人处事有什么关联吗?仅仅只是朗朗上口的之乎者也,对我们得职场人生没有实操性的指导作用吗?

这个命题说从宏观到微观,大可大,说小可小,但细节才是最真实的体验,下面通过真实的事例,从职场的角度来体验一下,什么是职场为人处事的九思?为什么要做到九思?如何做到九思?

职场九思,大致分为三个层级,并对部分关键点做了顺序调整,便于我们相对系统性的思考问题。

笨人,学会为人处事的方法,看100本书都不如学会9个要诀!

为人处事

第一层级认知思考,打破认知偏见

1、提升工作的洞察力:视思明

一眼看穿事物本质的人,和十年才看穿的人,肯定是过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

明是指洞察事物,明白本质和原理是什么。

在职场中,工作能力是衡量一个人价值,升职加薪关键性标准。问题的解决,解决到什么程度,背后代表了你洞察事物本质和原理的能力层级。

换句话说,洞察问题本质的能力差距,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距。

比如,三年工作经验的人可以胜过工作十年经验的老司机,区别就在于彼此的洞察力处在不同的层级,层级越高,发现本质的能力就越强。而发现问题的本质等于解决了一半的问题,剩下的一半只是本质延伸出的是策略、办法和执行。

因此,在职场中对于缺少理性思维的人来说,必须通过大量的知识学习,经验总结,借鉴智慧,运用思考的三个步骤:搜集→分析→判断,洞察出问题的本质,才能实现高效的工作,让自己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和机会。

2、提升工作的捷径力:听思聪

一块铁矿石,减少碳成分,加入硅、锰、铝等等元素,融于火与水的淬炼,才能变成一块好钢!

聪是指多听取他人的观点、建议等,避免自负,学会借力打力,吸取他人的智慧和教训,节约思考的时间,事半功倍,少走无畏的弯路,让自己变得更聪明。

在职场中,不论职务高低,人人都有可能产生好的想法,你所要做的是关注这个想法本身是否很棒,而不是由哪个级别的员工所产生。当你拥有了它,它就是你的。

举例来说,我之前招聘了一个只有2年职场经验的A,工作中经常和我商讨,让我帮他出一些想法。半年后,在一次设计方案提交给领导后,领导问我这个方案谁做的,我说是A完成的,结果领导说:你提交一份加薪申请单,给A涨薪800……而老员工B知道这件事后,闷闷不乐了,向其他同事抱怨自己2年没有涨薪……

你的成长速度是树懒一样的爬行模式吗?

坦白说,多数所谓的平庸,是固执己见,自不量力的结果。而借力打力是实现自我快速成长,摆脱平庸的最佳捷径!

成功的人是不可以复制的,但成功的方法和路径是可以复制的。

因此对于初入职场的人可以畅谈自己的想法,但进入执行层面,多听取上司和高手同事的建议,在实践中验证并摸索他人的成功之道。而职场经验丰富的人,不能固守于自己的经验,依然要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多向比自己厉害的高手请教学习。切忌妒能,知耻而后勇,化“悲痛为力量”,众筹百家智慧,方能让天下为你所用。

3、提升工作的知识力:疑思问

不懂装懂,装久了和傻子没有什么区别!

问是指谦卑,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就问,何耻之有!非学无以广才,不博怎能一专。

在职场中,为什么在他人眼里并不是所谓的“聪明人”,却往往能比那些“聪明人”做出一番更大的成就。

原因就在于他们乐于接纳知识,兼收并蓄,跳出自我认知的圈子,反而拥有了一种比聪明更高级的智慧————眼光,胸怀,格局。

当你认知升级=拓宽视野=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时,你才有资格说:是金子早晚会发光。

因此,在职场中对于自己不知道、不理解,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概念、技能要多问,问他人,问自己,多学多练,笨鸟先飞的原理依然在这个时代有效。

比如,我这个人不太聪明,在工作中听到同事或领导说一些对于我而言是新鲜的知识,有含金量的概念,就立刻记录下来,因为我知道这些信息对工作有帮助。一方面请教领导,厉害的同事答疑解惑;另一方面自我解惑,利用工作、上下班路上,周末的闲暇时间进行求知。

笨人,学会为人处事的方法,看100本书都不如学会9个要诀!

为人处事

第二层级情感思考,建造情感纽带

1、提升工作的亲和力:色思温

站在铁板上弹跳的高度,远远低于与站在弹簧上的高度。

色思温是指脸色,给人有一种亲和力,恰如其分,不急不躁,心态稳重自如。

在职场中,很多人认为自己能力强,职位高,薪水高,给人不可一世,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自认为这样气场强大,有面子,有威严。事实上,一脸臭架子,摆谱的人,即使能力很强,最后都会进入繁华落尽的规律里。而一旦发生工作中的重大失误,也往往被人落井下石,难以善终!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不怒自威才是待人接物的最高境界。

比如,我之前的一个同事,27岁就做到高级项目经理,年度最佳销售,无论是对领导,还是对低级别的员工,其它部门的同事,从来都是面色温和,一脸的真诚。这种独特的人格魅力加持才华,深得客户的喜爱,老板的器重和同事的敬重,为初入职场的我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标杆,至于我对他的印象还很深刻。

因此,在职场中色思温就是一种赋能,不论职位高低,与人尊重=与己方便,能让更多的人去帮助你。

2、提升工作的影响力:貌思恭

向下弯的物体,是因为自身有足够的分量!

恭是指给对方一种谦虚、恭敬、低调的感觉。

在职场中,有两类人,一种人能力很强,一种人能力很弱,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不屑一顾、自以为是的样子。

例如,一类人A,是公司的客户经理,从业十来年一直趴在这个职位上干活。虽然个人能力很强,但是永远一副女王驾到,高高在上的感觉,以至于连她的上司都说她:“你这种桀骜不驯的性格,真是没得救了。”而糟糕的人际关系,导致老板只能无奈地说:“她就是个能干活,但不招人待见的主,不改变性格,总监的能力只能干着经理的职务……”

另一类人B,是公司刚入职的基层员工,能力不强,却一副玩世不恭,生猛无知,抬眼看天的样子,同事们不愿与他一玩耍,也不与他工作交流配合。试用期还未到,B自觉无趣,辞职走人。

因此,在职场中貌思恭代表了一个人的教养和涵养,换句话说就是成熟指数,它决定一个人能否聚合更多他人的能量,来帮助自己企及一个更高的高度。

3、提升工作的自控力:忿思难

想想后果吧!好果子向左,坏果子向右,中间只隔着一念之差。

难是指考虑情绪可能引发的一系列后果。

在职场中工作事情多、任务多,压力自然也就大,加上薪资待遇,晋级竞争,人际关系沟通,嫉妒心理等等,人不可避免在工作中产生负面情绪。如果处理不当,结果就会变得很糟。

比如,A是一名公司的资深文案,有一次她做的方案反复修改了十几次,领导还是不满意,扔了一句话:你这这写的什么垃圾!

A被彻底惹炸裂了,愤起把键盘一扔,“老娘我不干了”,与上司对骂了起来……最后她离开了公司,而上司只是收到了老板的一个口头警告。从表面上来看,A似乎挺无辜的,成了这场办公室风波的牺牲品。但从职场生存的权利法则来看,强者主宰弱者,这几乎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吗?是妥协,是合理抗争,还是决裂?三思而后行,无论最终做什么决策,能为自己产生的结果,负责即可。

我曾经也遇到过类似A这样的情况,因为坚持自己的方案,被合作部门的高级客户经理挑衅,怎么办呢?

办法总比困难多!据理力争,车轱辘话来回磨,对方耐不住性子,直接骂人,引来同事劝架。这事传到了公司领导那,结果第2天,原本嚣张的项目经理没了跋扈,向我赔礼道歉,我并没有得理不饶人,顺坡给他个台阶下……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后来我们成了彼此关系很好的同事。

因此,在职场中控制自己的情绪,唯一的办法就是回归理性,理性是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情绪失控则是天雷滚滚,疯狂过后心里留下一个巨大的坑,坑里填满了创伤!

笨人,学会为人处事的方法,看100本书都不如学会9个要诀!

为人处事

第三层级职场行为思考:设立界限

1、提升工作的信任力:言思忠

当你获得他人信任时,可以加持十倍能力的超常发挥!

忠是指言而有信,且不献媚也不诋毁他人。

在职场中,能说会道≠真实实力,轻易做出承诺,放出狠话,事情却做不好,办不到,三次之后就会让人失去信任。

比如,A和B同时进入一家公司,结果不到一个月,能说会道,四处张扬的A被公司开除了,理由是说的比做得的多,能力与薪资严重脱节。而B话不多,乐于请教他人,言语低调谦虚,且埋头苦干,反而被公司留了下!

因此,在职场中必须言必行,行必果,明确自己能做到什么,不能做到什么,切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话语的实力终究掩盖自己的真实实力,能说会道是软实力,固然是件好事,但对于很多工作来说,还得做得好,这才叫硬功夫。

2、提升工作的完美力:事思敬

偏执用对地方,心理的图腾建设就是一种神圣符号!

敬是指责任心,使命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好自己的差事。

在职场中,工作完成≠完美,这是两个概念。多数人的工作只是处于完成的及格阶段,而完美是尽我所能的,带着敬畏心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这就是敬业。

因此,事无大小,也无贵贱!既然当下选择了你,你选择了当下,那么既来之则安之!心无旁骛,乐而忘忧,把一件事情反复打磨到极致,事思敬=自己制造机会+背景。而所谓的幸运,只是努力到了某个恰当的时刻,机会“顺水推舟”给你送来了一个大彩蛋。

当你还在抱怨机遇,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时,说明你的工作还没有做到极致,领导凭什么无缘无故地给你机会。这个世界上最糟糕的不是家庭、背景、天赋等等的无力,而是认清这些真相后,你还有勇气和它硬碰硬,用你的锉刀一样愣是在命运的顽石上凿开了生发种子的坑!

3、提升工作的动机力:见得思义

你得到的,终将以另一种方式失去!

义是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面对垂手可得的利益,不属于自己应得的利益,坚持良知与法律的道德底线。

在职场中,不管你之前做出多大的贡献,为企业创造多大的价值,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爱财没有错,错在不合乎理法。

比如,某商业地产的项目负责人A,向商户索要回扣,大家敢怒不敢言,只因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最终吃惯嘴的他,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碰到了一个硬茬的主B,我认识的一个朋友硬生生和他死磕,最后把这事捅到了集团总裁那里,结果A被开除,直接上了企业的黑名单,断送了自己职场生涯的大好前途。

即使有些企业领导认为“水至清则无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种贪欲终归会纵容一个人抹杀自己内在的灵魂,成为金钱的奴隶,买不来真正的幸福感和自由!

因此,在职场中当你手中的权力可以掌握资源调配,直接或间接与经济利益划上等号时,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或胆大妄为,一旦违规被查,进入围墙而失去自由,对于企业、个人和家庭来说,都是一种极其不负责的行为。

简而言之,职场为人处事,五日三省吾身,弄清楚这九个关键点的本质是什么,你的人生才相当有了可以安身立命的“开挂武器”。在面对职场的各种荆棘和险阻时,你才能化繁为简,拥有一条简单、直接、有效的破解之道。

笨人,学会为人处事的方法,看100本书都不如学会9个要诀!

直接进入专栏链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