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高新區最牛民企的成長之路:員工僅二三十人產能卻全國第三!

动态 | 稀土高新区最牛民企的成长之路:员工仅二三十人产能却全国第三!

动态 | 稀土高新区最牛民企的成长之路:员工仅二三十人产能却全国第三!
动态 | 稀土高新区最牛民企的成长之路:员工仅二三十人产能却全国第三!

包頭最牛民企的成長之路:

員工僅二三十人產能卻全國第三

走進位於稀土高新區濱河新區機電園區的包頭市威豐稀土電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車間,工人們正在生產線上埋頭忙碌……11年時間,這家原本只有幾千平方米廠房、二三十名員工的小企業,已成長為全國產能第三、我市首家擁有院士工作站的民營企業。這家民企依靠什麼迅速崛起,改變了中國取向硅鋼的生產版圖?

邊建邊產,建院士工作站

动态 | 稀土高新区最牛民企的成长之路:员工仅二三十人产能却全国第三!

2005年左右,一種生產工藝複雜、製造技術嚴格,用於變壓器製造的重要材料——取向硅鋼日益緊俏,國內每噸價格在2萬元到3萬元之間。2007年至2008年間,這種材料的價格瘋漲至4.6萬元到4.8萬元之間。

正是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2007年12月,包頭市威豐電磁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威豐電磁)應運而生。“我們劉總看好這個產業,當時沒有廠房,租用了包鋼帶鋼廠一個車間,才幾千平方米,員工只有二三十人。”威豐電磁負責研發的副總經理劉寶誌回憶,“後來,我們買了片地,開始建廠房,同時以老帶新,培訓員工,生產設備的研發製造也同步進行,廠房頂剛封,玻璃還沒安完,我們就開始安裝設備了。2013年6月,我們在自有廠房裡生產出第一卷取向硅鋼。”雖然已經過去多年,但回憶起過去的創業歷程,劉寶誌內心仍激情澎湃。

“第一卷鋼生產出來後,我們開始穩定工藝,擴大產能,到2013年底,單月產能達到七八百噸,到2014年產能提升到每月1200噸到1500噸,到2015年,最高產能已達每月2000噸。”劉寶誌說,雖然產能提升如此之快,可他們的管理人員長期在活動板房裡辦公,直到2016年才搬到現在的辦公樓。

2015年年初,威豐電磁決定引進外部資本,並有了上市想法。

动态 | 稀土高新区最牛民企的成长之路:员工仅二三十人产能却全国第三!

2015年6月中旬,威豐電磁跟中國工程院院士、北科大名譽副院長王一德院士簽訂協議,在威豐電磁建立了我市首家民營企業院士工作站。“企業研發主要靠自身,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和王院士籤協議組建院士工作站呢?一個原因是我們當時和太鋼合作比較深,王院士當時在太鋼任職,依託王院士這個身份可以把雙方的合作關係建立得更緊密;另外,成立院士工作站對企業影響力及技術支持也比較大。比如找到一些相關的技術人員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劉寶誌說,取向硅鋼研發、生產是一個門檻很高的產業,所以從一開始,威豐電磁就把研發、技術創新擺在了企業最重要的位置。

暫停上市,進行系列技改

动态 | 稀土高新区最牛民企的成长之路:员工仅二三十人产能却全国第三!

“2015年12月底,我們開始進行股份制改造,企業由有限責任公司變成了股份公司。新引進的外部投資者給我們投了1個多億,有了這筆錢,我們一直想進行的擴能想法得以實施。”劉寶誌說。

威豐電磁的領路人劉鵬程一直想把企業做大,年產量達到5萬噸,這就需要不停地投錢擴大產能,比如建雙線,即每道工序都是兩條生產線。“這些年,我們始終在勒緊褲腰帶過緊日子。”劉寶誌感慨。

建雙線的過程中,由於高溫退火地方不夠,給操作帶來很多障礙,此前,罩式爐生產線上一共有33個罩式爐,如果每年要達到5萬噸產能,還要再增加30多個罩式爐,可是車間已經沒有地方安裝罩式爐了,而且工人要在罩式坑裡24小時不停地裝爐出爐,有極大的安全隱患。“當時罩式坑已經挖好了,但想到存在的問題,大家很是頭疼。當時有一個辦法取代罩式爐,就是新建環形爐,但建環形爐要投資2億多元,而我們企業當時總資產才2億多。我們一次次開會討論該怎麼辦?還是我們劉總創新性比較強,他說我們能不能改變模式,環形爐做不起,那就做成隧道爐,不但可以消除安全隱患,還可以節能。”劉寶誌回憶,經過一次次開會商討,最終大家形成統一意見建設隧道爐,但心裡還有很多疑問,不知道到底行不行。“因為我們的退火是有保護氣的,還不是一種,有氫氣,還有氮氣,每個不同的退火階段需要不同的保護氣體,到時候怎麼切換是一個問題。後來我們至少開了10多次會,甚至連班長也參與討論,我們又請教了做爐體的專家,專家給出了一些意見,最後我們才下決心幹。做隧道爐需要資金700萬元左右,我們做了最壞的打算,萬一失敗,這700萬元打了水漂我們認了。我們公司有設計部門,很快設計團隊就按照思路在最短的時間內設計出了圖紙,然後開始建造第一條隧道爐。

动态 | 稀土高新区最牛民企的成长之路:员工仅二三十人产能却全国第三!

到2016年3月,隧道爐點火,開始實驗,實驗結果顯示我們的方向是對的,然後我們又調工藝,在調工藝的過程中,我們損失了大約四五百噸取向鋼成品。6月,工藝有了雛形,我們終於生產出了合格的成品,然後我們把剩餘12個罩式爐也全部拆除,開始組建第二條隧道爐,並把先前設計上的缺陷進行了改進。到2016年12月,第二條隧道爐也具備了生產條件。”劉寶誌回憶,2016年在改造隧道爐的同時,他們還把所有的窄線全部改造成了寬線,產能隨之擴大了一倍。

比肩國企,全國排名第三

动态 | 稀土高新区最牛民企的成长之路:员工仅二三十人产能却全国第三!

2016年,威豐電磁上市就差把材料報至中國證監會進行排隊時,幾個股東一商議,決定暫緩上市,再把企業規模擴大。“於是就有了我們的三期工程,原本這是我們公司IPO上市後才準備做的事兒。”劉寶誌說,2016年,土地拿到了。這一年八8月份,廠房開始破土動工。“那會兒沒錢,我們引進外部資金9000萬元,加上工業轉型資金給的1.2億,一共2.1億元,我們又開始了大規模建設。”劉寶誌說,他們在一片荒地上建廠房、硬化路面,一直到冬天土建都沒有停工,“2016年冬天,廠房裡連窗戶都沒有呢,只有頂棚,工人們生了好幾十個爐子,就這樣一冬天沒停工。到2017年8月,脫碳退火線就能轉了,到10月,軋機已經開始試生產了。”

為了趕時間,工地上常常是上百人穿插施工,有建廠房的,有安設備的,還有進行生產調試的,2018年5月,三期工程全線竣工。“2018年7月,我們兩個廠的單月產能突破5000噸,最高一個月上了6000噸,2018年實現總產能5萬噸,預計利潤1800萬元。”劉寶誌算了一筆賬。

自建廠以來,威豐電磁一直在爬坡,在發展,投入的資金達4.2億元之多,捨得在研發上投入,給企業帶來了強勁的發展動力。“2019年,我們預計實現淨利潤4000萬元以上。”劉寶誌預計。

劉寶誌告訴記者,目前,我國最大的取向硅鋼生產企業是寶武集團,一年的產能是80萬到85萬噸之間,第二名是首鋼,每年的產能是15萬噸左右,前兩家企業都是國企,第三名就是包頭的威豐電磁。“我們現在一年產能達5萬噸,希望將來能做到年產能8萬噸到10萬噸,我們的產能在全國排第三,在國內民營企業裡則排第一。”

取向硅鋼材料有多重要呢?劉寶誌簡單告訴記者:“如果把全國所有制作變壓器的硅鋼材料提升一個排號,一年所節約的電,保守點說,至少能節約一個長江三峽的發電量。舉例說,假設取向硅鋼從120排號提升到110排號,會更節能,體積也更小,取向硅鋼片的性能越好,生產出來的變壓器的噪音也越小。”

劉寶誌說,2019年他們有三個研發目標。“2019年,我們要在HiB鋼方面有一個突破,我們要跟上游廠家合作,最終生產出合格的 HiB鋼產品。我們研究的第二個項目是稀土在取向硅鋼中的應用;第三個科研項目則是磁場退火對取向硅鋼性能的影響。2018年底,我們在取向極薄帶開發中取得了突破,取向極薄帶才0.08毫米厚,這個產品的附加值是很高的,未來可以應用於軍工、雷達、醫療、高鐵,包括環保設施上。取向極薄帶一噸價格在10萬元左右,2019年就能實現量產。”作為企業負責研發的副總,劉寶誌信心百倍。

(包頭晚報)

动态 | 稀土高新区最牛民企的成长之路:员工仅二三十人产能却全国第三!

投稿:[email protected](題目標明投稿or合作)

大家都在看

稀土高新區召開2019年第5次黨工委會議

聚焦 | 2018年稀土高新區黨務綜合部各項工作再創佳績

动态 | 稀土高新区最牛民企的成长之路:员工仅二三十人产能却全国第三!

包頭講吧:(微信號:baotoujiangba)

一個話題可以海闊天空、內容可以包羅萬象的微語音、微視頻、微動漫平臺。

动态 | 稀土高新区最牛民企的成长之路:员工仅二三十人产能却全国第三!

掃我關注吧

动态 | 稀土高新区最牛民企的成长之路:员工仅二三十人产能却全国第三!

點一下,給我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