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爾的豌豆實驗中,哪些是假說?

幽蘭靜718


孟德爾豌豆實驗是統計分析豌豆性狀的遺傳和變異得出的結論,提出“遺傳因子”的假說,他雖然提出了“遺傳因子”等概念,由於觀測技術限制無法知道它的本質。

孟德爾當年做遺傳實驗,挑選的都是那些繁殖力強、生命週期相對比較短、有明顯區別性狀的豌豆等作為實驗材料,因為這些生物都是兩性繁殖,不能脫離生殖細胞結合後的染色體配對結合,所以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遺傳遵循明顯的數學規律,生物的某種性狀在一個較小的範圍內,不論經過多少代,性狀的比例都可以通過計算得出,並且還有性別等因素影響性狀的遺傳。

通過這些肉眼可見的規律,孟德爾知道了生物有“遺傳因子”,它們控制著生物的性狀遺傳和變異,只是那時候不能觀測細胞內部的精細結構,更不可能深入到分子層面,因此遺傳因子到底是什麼他不知道,後來摩爾根的果蠅遺傳實驗還發現了一些伴隨性別遺傳的性狀。隨著細胞學和分子學等觀測手段的進步,科學家們才發現染色體在精卵結合時的配對遺傳問題,從數學上計算也能得出孟德爾的結論,遺傳的規律在更本質的層面上被確認。

這就是科學的假說和胡亂猜想的區別,由觀察、觀測得出一定的結論,而那些結論可以推向更深層次的本質的問題,為某一學科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大方向,只是那些問題還需要大量的驗證,再得出的結論發展為理論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