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蕩北京賣棗的臨縣人

闖蕩北京賣棗的臨縣人

眾所周知,我們臨縣是擁有65萬人口的大縣,勞動力資源豐富。改革開放以來,一個個勇敢勤勞的臨州兒女從貧瘠的大山裡走出,足跡遍佈全國。他們南闖走北幾經風雨的洗禮,都經歷了一次脫胎換骨的變化,播種了汗水收穫著希望,闖蕩出嶄新的人生,闖蕩出甜蜜的事業,湧現出一大批創業的先進典型。寒冬臘月,我們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採訪,親身感悟了臨縣人賣紅棗謀生創業的艱辛,也深深被他自強自信、鍥而不捨、持之以恆的創業精神和敢為人先的聰明才智所感動。

闖蕩北京賣棗的臨縣人

今年30歲的米文峰,是臨縣雷家磧鄉圪旦上村人。只因家境貧寒,生活困難,2009年,沒有上過一天學的米文峰就走出大山來到北京闖蕩創業,打起紅棗銷售的主意,暗下決心要把當地盛產的大紅棗打入北京市場。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磨練,終於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租賃了門面,掛起批發山西臨縣大紅棗的牌子。說來容易做起真難!米文峰說,像他這樣的窮小子在北京創業,斗大的字不識一個,其中的酸甜苦辣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憑著自強不息、吃苦打拼的精神和誠實守信的經商之道,令米文峰沒有想到的是,他的紅棗生意越做越紅火。後來,回臨縣家裡乾脆把妻子和孩子也接到北京,孩子上學,妻子幫他賣棗,一家人團團圓圓靠紅棗生意過著甜甜蜜蜜的生活。

光陰似箭,不覺時間到了2015年,米文峰在北京闖蕩賣紅棗已整整7個年頭。這年初秋,米文峰迴到家鄉看父母,沒想到見了幾個鄉村幹部又有了新的創業機遇。說幹就幹,這年冬天,在鄉政府和村裡的大力支持下,米文峰註冊資金60萬元,吸收村裡的10多戶貧困戶入股,成立了臨縣小米棗業合作社,帶著親兄弟連自己4家在北京又註冊開辦了北京金小米商貿有限公司,主打“小米棗業”品牌。如此一來,如虎添翼,米文峰兄弟的紅棗生意越做越大。

闖蕩路上嚐盡酸甜苦辣,對於弱者,是一座難以跨越的火焰山,而對於強者,則是一級走向成功的階梯。到2018年,米文峰兄弟4家一年就批發銷售臨縣紅棗300多噸,銷售額突破百萬大關。

闖蕩北京賣棗的臨縣人

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和米文峰一樣創業批發臨縣紅棗的還有許多人。賀寶平,曲峪鎮白道峪村人。改革開放初期,賀寶平就做起銷售當地紅棗的生意,後來還去過新疆發展紅棗生產。時到2006年,臨縣沿黃路開通後,賀寶平投資100多萬元在村裡的大路邊第一個建起一座紅棗加工廠,紅棗加工銷售做得風生水起。賀寶平說,為把紅棗生意做大,帶動家鄉大夥脫貧致富,他在家鄉經營紅棗生意的同時,帶著妻子也來到北京闖蕩在

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租賃了門面,主打臨縣黃河灘棗品牌生意,把老家的紅棗賣到全國各地。去年銷售臨縣黃河灘棗達120多噸,年收入達50餘萬元。說起紅棗生意,賀寶平的妻子說,這些年來,她和老伴早出晚歸,有時候生意多了一天只吃一頓飽飯,老伴累彎了腰,自己粘上一身病!

“沒想到,咱臨縣政府這麼重視紅棗銷售,更沒想到副縣長楊海波代表政府專程來看望我們,政府支持紅棗產業發展的舉動,讓我們這些遠離家鄉、在北京賣紅棗的人深受感動!”去年12月16日,臨縣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舉辦第二屆臨縣紅棗等農產品宣傳推介會暨中國科協消費扶貧活動,期間,副縣長楊海波代表縣政府專程來到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看望了賀寶平、米文峰等經銷臨縣紅棗的農民,詳細瞭解他們在北京的經營紅棗以及生活情況,傳達了政府出臺了許多發展紅棗產業的優惠政策,表示大力支持他們在北京經銷臨縣紅棗生意,助力家鄉脫貧大業!

“ 紅棗夢,就是我們美好的夢!”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像賀寶平、米文峰等這樣闖蕩北京的臨縣農民

的這個紅棗美夢,和全國人民的中國夢一樣,很快就會變為現實。

讓我們期待臨縣湧現出更多和賀寶平、米文峰一樣闖蕩北京賣紅棗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