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东方戏曲悲之父”的东海黄公竟然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

有东海人黄公,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佩赤金刀。以絳缯刺发。立兴云雾。坐成山河。及衰老,气力赢惫。饮酒过度,不能复行其术。秦末有白虎见于东海,黄公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三辅人遂以为戏,汉帝亦取以为角抵戏焉。——《西京杂记》

这个故事出自于中国第一个戏曲剧目《东海黄公》。所谓的剧目,就是按照剧本来演出,有特定的故事情节和表演方式。汉朝以前的歌舞演出都没有情节设定,由歌舞艺人随兴所至,而《东海黄公》剧目上演的冲突矛盾是按照事先规划来排演的。这个剧目为我国戏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传古代有个东海人,名字叫黄公,他从小就练习杂技和幻术,功夫非常了得,还能独自上山抓蛇驯虎。黄公用红绸高高束着头发,腰间常常佩有一把削铁如泥的金刀,看上去威猛精神,而只要他一开始作法,立刻风雨大作,天象变幻,云雾升腾,山河澎湃,场面恢弘雄壮,因此他深受民间敬仰。

堪称“东方戏曲悲之父”的东海黄公竟然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

可是后来,黄公到了年老力衰的时候,已经没那么大的本事了,加上他平目里饮酒过度,很不注重养生修性,显得衰老而颓废,已远远没有当年威猛的形象了,随着时光的流逝,他的神力和法术都已经渐渐失效了。到了秦朝末年,有一只大白虎在东海出现了。它为非作歹,伤及牲畜,祸害了许多百姓,于是黄公拿着佩刀就去收服老虎,想为民除害,可是他的法术已经退化得十分衰微了,结果不仅没能除掉老虎,反而被老虎取了性命。

在中国古代的图腾说里,白虎是四灵之是战神、杀戮之神,具有非凡的天生神力。所以古人对它是有几分敬畏感的,而既然把它当做方位四灵,也是对它有几分亲近感的。在当时的汉人的

心目中,白虎的威力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表面上看黄公是因为认不清自己后期的实力才丧命的,暗喻的大概是连黄公那样有法术的人都斗不过虎,何况区区凡人呢?

关中的百姓根据这个故事编排成戏剧,后来流传到宫里,作为角抵戏的一个节目。角抵戏俗称百戏,是秦汉时期盛行的戏种,以角抵也就是兽角为表演基础,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及武打娱乐活动。角抵戏在汉唐时期常常是贵族招待客人的必要节目。黄公在这出戏里虽然以悲剧收场,但还是谱写了一曲英雄末路的挽歌。这里的黄公固然可叹,却还是令人敬重、心生哀叹。

堪称“东方戏曲悲之父”的东海黄公竟然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

而在枉死虎口下的悲剧黄公之后,又有后人根据《东海黄公》而改编出了多姿多彩的黄公形象:

安期生得道于之罘之山。持赤刃以役虎,左右指使进退,如役小儿。东海黄公见而慕之,谓其神灵在刀焉,窃而佩之。行遇虎于路,出刀以格之。弗胜,为虎所食。——《郁离子》

《郁离子》这个故事里的东海黄公一改之前的悲剧形象,成为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跳梁小丑,此人物形象在民间亦流传甚广。在之罘山,有个得道成仙的人,名字叫安期生。他本领很大,

只凭借一把三寸红色小刀就能制服猛虎。老虎被驯服后,安期生用刀比画,左右指挥,老虎竟听他的指挥前进后退,就好像一个乖乖的小孩一样。

东海黄公看到安期生驯虎自如,很是羡慕,他以为这种驯虎的神妙本领的关键就在那把红色的小刀上,于是就把它从安期生那里偷了过来,佩带在了自己身上。不久,黄公在山路上碰到一只猛虎,他自以为是地拿出刀来与虎搏斗,想要驯服这只老虎。结果那把看似很灵的刀却一点儿也不听使唤,斗不过老虎的黄公于是就被老虎吃掉了。

堪称“东方戏曲悲之父”的东海黄公竟然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

此剧里的黄公,俨然一个不自量力、可怜可笑的艺术形象,他看不到问题的本质,只看表面现象就凭借自己的想象臆断行事,最后让自己惨遭不幸,堪称“东方戏曲悲之父”。悲剧戏曲里的黄公,就这样在民间愈传愈烈,最后还衍生出《黄公嫁女》等多个剧目。

在戏曲《黄公嫁女》里,黄公是个谦虚不足、败事有余的悲剧人物。他平日里讲究孔孟之道,认为凡事要谦虚,可是他的谦虚没有用在正道上。他家有两个正当豆蔻年华花容月貌的女儿,待嫁闺中,可是他却宣称两个女儿面相丑陋,以期为她们找到好女婿,却导致自己的女儿始终没有找到婆家,耽误了女儿的终生幸福,黄公被众人误解,有苦难言。由于年代久远,关于黄公的剧目民间还衍化出了很多传说,“黄公”就在百姓的口舌相传中,成为古典艺术的一个颇具特色的经典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