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人知:金庸笔下的“丐帮”其实是影射佛教僧团!

(看官请注意: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请勿于本文生出污蔑佛教的虚妄见解


不为人知:金庸笔下的“丐帮”其实是影射佛教僧团!

侠之大者,唯有金庸

所谓:侠之大者,唯有金庸!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老爷子的武侠作品,快意恩仇,给人留下想象空间巨大。在老爷子作品里的江湖中,武林门派林立,功夫高手如云。但有两个共同特点:

1,众多门派里,只有少林、武当 、丐帮三个团体,算得上是真正的名门正派;

2,功夫高手里,只有扫地僧一人,达到了神仙阶位,凌驾于所有武林高手(凡夫)之上。

道家的代表人物里,最高阶位是张三丰和风清扬,但是并没有达到用眼神杀人,能让人起死回生,并且参透生死的大机大用!

金庸老爷子出生于海宁查家,是一个“一门七进士,叔侄两翰林”的书香门第。传统中国文人,骨子里都渗透着儒释道三教的血液,这也体现在老爷子的江湖世界里,儒释道三者之中,老爷子对佛教最为推崇。除了上面说到的两点外,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3,天下第一大帮—“丐帮”,灵感来源于佛教初期的“僧团”。

“丐帮”是武侠小说中最常见的帮派,是不是金庸老爷子的独创,不可而知。但金庸笔下的丐帮,经历了污衣派和净衣派之争,这无疑是来自原始佛教僧团部派之争的灵感。

初期的佛教僧团,行乞食,穿粪扫衣,不蓄财物,戒律森严。在佛陀涅槃一百多年之后,僧团对教义理解渐渐发生了偏差。原因是有一部分出家人,不能严格执行戒律,开始接受信众布施的钱财;而另外一部分出家人恪守戒律,认为这样干不对!于是双方展开了包含“金银净”在内的“十事”之争论。由此佛教根本分裂,“上座部”支持森严戒律,“大众部”戒律稍松,可以积蓄钱财。

金庸老爷子显然是支持“上座部”(污衣派)的,不过可惜,事实上佛教发展“大众部”(净衣派)逐渐占据了上风。

4,很多佛教词汇,老爷子把它们化生为武林秘籍。

《天龙八部》,顾名思义就是佛教的八类护法天神。分别是: 天神、 龙众,夜叉,乾闼婆,迦楼罗,紧那罗,阿修罗,摩呼罗迦。

武功招式以:无相、般若、降龙、韦陀、散花、降魔、金刚、伏虎、莲花、达摩、千手、如来、须弥山、快活、佛光普照、大慈大悲、因陀罗、波罗密等等词汇,皆出自佛教经籍。另外,上乘武学无不是通过打坐净心来获取功力,这也符合佛教修禅定得神通的见解。

当然,金庸老爷子也推崇道教和儒家文化,但是显然没有佛教那么地位殊胜。因为:

5,儒道两派在作品里的反派角色太多。道家门派青城派,是典型的大反派,为了夺一本破剑谱无所不用其极,而真实的青城山是道家四大名山之一。儒家代表人物君子剑岳不群,是一个典型的伪君子,其人格还比不上三教九流的真小人。其它一些反派人物,基本被道家包揽,李莫愁,丁春秋,左冷禅,林平之,玉真子,这些大反派,让人咬牙切齿,全是些“牛鼻子臭道士”。

6,佛教相关的反派也有,但全来自汉地大乘佛教之外,或者为了一己私利冒用佛教身份的人。

大反派成昆,是个和尚形象,为了报复明教,偷偷隐瞒自己的身份混进少林,学少林武功,企图控制中原称霸武林,后被张无忌打败,又被谢逊废掉了武功,致残双眼,终身被囚禁在少林寺中。虽是反派,作恶多端,但和佛结缘,结局还是被救赎。

另外一个反派角色是鸠摩智,其实算不上太坏,只是断不了对武学的“痴”,最终也修得了善果。藏传佛教“喇嘛”们总体来说,给人印象全是反派,这也符合很多传统文化人的一贯思维。

胡适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上,狠批“密宗是最下流的宗教”(特指唐末由印度传入中国汉地的密宗思潮)。明教其实是摩尼教,摩尼教已经消亡,他和佛教基督教都有一些渊源,很多人容易把摩尼教的东西和佛教弄混。

所以综合以上看,金庸老爷子在内心深处是和佛结缘的。他自己也说过,从小就听祖母诵念佛教经典。他说:

但要到整整60年之后,才通过痛苦的探索和追寻,进入了佛法的境界。在中国佛教的各宗派中,我心灵上最接近’般若宗’。

有意思的是,般若宗并不属于中国大乘十宗中的某一派。“般若”意为“终极智慧”、“辨识智慧”。专指: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智慧。用一个现代名词概念,即“不断发展的现代科学,最终达到顶峰的状态”。

附图为金庸先生作品年代表。

不为人知:金庸笔下的“丐帮”其实是影射佛教僧团!

金庸先生作品年代表

不为人知:金庸笔下的“丐帮”其实是影射佛教僧团!

少林武僧

不为人知:金庸笔下的“丐帮”其实是影射佛教僧团!

少林武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