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听政为什么要垂帘?

太史叨叨令


垂帘听政真正开始于武则天,《旧唐书—高宗纪》载“时帝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天后(武则天)。自诛上官仪后,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武则天垂帘听政的时候,唐高宗李治还没有驾崩。由于李治生病的原因,武则天帮助李治处理朝政。到了后来,武则天直接废唐建立武周。武则天从太后临朝听政变成了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1861年,咸丰皇帝在热河病死。咸丰皇帝将皇位传给了自己六岁的儿子载淳,并任命肃顺、端华、载垣等8人为赞襄政务大臣。咸丰死后,载淳的生母尊为慈禧皇太后。慈禧的野心很大,她想通过垂帘听政,从而把持朝政。但她的野心遭到8为赞襄政务大臣的阻止。慈禧太后便和自己的小叔子,人称“鬼子六”的恭亲王奕䜣密谋发动了“祺祥政变”。顺、端华、载垣三位赞襄政务大臣被处死,另外五位赞襄政务大臣被革职或充军发配。政变成功之后,废除了载淳的年号“祺祥”,改元为“同治”,意为母亲和儿子共同治理朝政,慈禧和慈安两太后一起垂帘听政,但是实权掌握在慈禧的手里。从1861年到1908年,慈禧掌握了清朝的实权长达47年,是清朝实际的“女皇帝”。


历史军魂


“垂帘”进行听政这种摄政的方式,不是武则天首创,至少在两汉时期就有了类似的做法,追溯的话可能更早。东汉时期的小皇帝特别多,皇帝、皇太后、小皇后一起上朝也有不少;东晋晋穆帝司马聃(344-361年在位)登基时仅仅2岁,只能由母亲抱着上朝,据记载:

“晋康帝(晋穆帝父亲)崩,穆帝即位,时年二岁。皇太后设白纱屏于太极殿,抱帝临轩”

这也是学习前朝不成文的规定。摄政的女性是朝代女性的代表,母仪天下,要为女性做出表率,不能直接面对朝臣,尤其在男权社会更应该如此。临朝听政的女性也有在皇帝座位旁边的侧房听政的。(养心殿东暖阁图,慈禧垂帘听政的地方,面西而做,慈禧在南,慈安在北,这道帘子实际就是薄薄的黄纱布)

慈禧太后是垂帘听政的集大成者,她依据历朝女性听政的的记载,自我(慈禧和慈安)规划摄政的程序和场景布置,这一代表女性规范的帘子(有时用其他代替,看摄政者的喜好)一定是要有的。(慈安剧照,与慈禧共同垂帘听政)

慈禧敢不敢把“垂帘”去掉?

慈禧肯定不敢把“垂帘”撤掉,慈禧也不会那么做的,那样做了无疑是自寻死路。

慈禧能够摄政的铁杆盟友是满洲贵族和满洲八旗,虽然经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损失不小,主力收缩在北京和东北地区以防不测。满洲贵族对慈禧垂帘听政是什么心态?通过了解一个历史故事就可以理解这些贵族的心态了。(慈禧剧照)

汉高祖刘邦有一个著名的“白马之盟”,主要内容是异姓不能称王。不过只有少数人参与盟约,他们是刘邦、陈平、周勃和王陵等。吕后称制想封吕氏为王,王陵以白马之盟反对,而周勃、陈平赞成,事后王陵责问二人,二人坚持如此做可以保全刘氏的国祚。大概当时的满洲贵族也抱持这种心态,虽然慈禧掌权,但是爱新觉罗的国祚不能丢,这是政治底线。假如慈禧撤掉“垂帘”,那就是觊觎皇位,估计绝大部分满洲贵族会群起灭了慈禧。(光绪帝剧照)

再者,湘军、淮军等汉族武装和官员在战争中崛起,慈禧不得不分权给汉族新贵,满族人在政权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小,假如清朝满族贵族发生内讧,不管是湘军还是淮军都有可能推翻清朝的统治,慈禧心里清楚的很,只能内部制衡。

清朝女性的地位非常低,女性参政议政也仅仅限制在上层,没有像唐朝那样女性权利空前高涨,慈禧想撤掉那道“垂帘”的土壤是没有的。

那道薄薄的垂帘是慈禧太后不可逾越的鸿沟。


穿越再现彼岸


首先我们要知道,慈禧并不是“垂帘”的始创者。这一制度尚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倘若继位国君年纪幼小,可以由国君的母亲辅政,但官员不得裕太后直接接触,所以辅政的太后一般坐在国君理政厅堂侧面的房间里,在房间和厅堂之间挂一帘子,听官员们与国君谈论政务。

到了唐代武则天时期,太后听政的方式则变成了,在皇帝御座后面用帘子遮挡的方。《旧唐书·高宗纪下》里有这样的记载:“时帝(唐高宗)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太后(武则天)……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

真正做到垂帘听的第一个太后则是宋朝时期宋仁宗的娘。当时宋仁宗继位时,年龄小,不懂政事,他的母亲太后精于朝政,颇有才华,就代替儿子听大臣奏事,听政于朝。史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太后听政,殊建言群臣奏事者,太后垂帘听之。这样看来,垂帘听政这个词第一次被提出使用时源于当时的大臣晏殊。

那么究竟为什么要“垂帘”呢?是因为古人的骨子里就有男女有别,内外有别的观念。而且这一观念,不仅仅是皇家如此,整个社会都是这样的。例如古人的住宅有内外院之分,妇女在家除和家里人以及至近亲戚(男)在内院相见之外,也不和男的来宾相见,家中男仆人到上房向女主人回事,须请女仆代言,如果女主人有所询问也是在室内说,男仆在室外回答。等等这些生活习惯都体现出了古人内外有别、男女有别的观念。所以当太后在临朝听政时,也必须遵守这个观念,那做好的办法就是“垂帘”和群臣相见,自然所有的朝政大事都是在隔帘的情况下讨论进行。


盛说纷纭


"听政时为什么要垂帘?"应该是:虽然国王年少不能主政,母后是至亲,但朝堂上行使摄政之权,总不是那么名正言顺,再加上中国古代,男权至上,"男女授受不亲",女性出现在朝堂上总要有个遮拦才好,所以"垂帘"也就因用而生了。
慈禧能够"垂帘听政",把持朝政47之久,应该承认她不但精于权谋,而且在政治上是颇有天资的。当然也是她的运气好,一开始如果不是她怀上龙种,生下咸丰帝唯一的儿子,她能不能上位还很难说。皇后慈安听政是天经地义的,她能以贵妃之身和皇后并列,两宫皇太后居一宫(圣母皇太后,人们习惯称之为西太后),是沾了儿子的光。没有这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慈禧即使有经天纬地之才,一介女流垂帘听政,君临天下谈何容易 。所以运气和天意是相互关联的。


咸丰帝死后,朝政归于咸丰帝托孤八大臣。慈禧和咸丰弟恭亲王奕訢联手,发动"辛酉政变",杀害了以肃顺,端华等顾命八大臣,拿回大权。奕訢被封为"摄政王”,一时风光无限。但权力是不能分享的,在做掉了他们只间共同敌人后,慈禧和奕訢之间因争权夺利,也产生了矛盾。奕訢不但政治上很有主见,权力欲也很强,而慈禧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她需要的是唯唯诺诺奴才式的执行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矛盾愈演愈烈,到了朝堂上公开争吵的程度。同治四年(1865年)三月,慈禧授意朝臣,发动了一场弹劾奕訢的风潮,罪名是"揽权纳贿,徇私骄盈,目无君上。"慈禧免去奕訢总理王大臣的职务。


从此她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把持朝政近半个世纪,再没有人撼动她的权威。虽然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之说,但上天只会眷顾那些积极进取的人,古今中外无数成功的政治家,证明了这一真理。曾国藩、李鸿章等那个时代的顶级精英们,对她的评价都是"精明强干"。清未如果没有慈禧,大清朝可能太平天国时就灭亡了。

一己之浅见,欢迎指正。


王洪涛6807


首先,我们先看看“垂帘听政”的意思。

垂帘指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

听:治理。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

至于为什么会有临朝听政,这和古代礼法有关,古代讲究男女有别,内外有别。

而太后临朝听政势必要和大臣们见面,而太后属于内治,在听政时要遵循内外有别的礼法,所以一切都要在帘子后面进行。

慈禧一生有过三次垂帘听政

1.咸丰皇帝在热河死亡以后,临终前立他六岁的儿子载淳为继承人,让肃顺、端华等八大王为顾命大臣,由于载淳年幼,于是关于掌权的问题双方就激烈的争论起来,最后以慈禧为代表的派系赢了,于是慈禧进行了第一次垂帘听政。

2.第二次是在同治十八岁以后亲政,但其在两年以后纵欲过度死亡,慈禧她专门挑选了醇亲王奕漩之子,也就是她的外甥年仅4岁的载恬,继承皇位是为光绪帝。这个小皇帝还穿着开裆裤,什麽都不懂,大权自然又归入慈禧之手。

3.光绪亲政之后,开启了戊戌变法,此举造到了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开始要求慈禧从新管理朝政,慈禧见有机会可以从掌大权,于是便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开始了第三次临朝听政。

其实对于慈禧来说,学武则天当皇帝是不可能的,手掌大权,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就可以了,实际上慈禧的权利已经等同于皇帝的权利了,何必要冒险去当这个皇帝那。

慈禧就是守旧派的带头人物,他代表了几个阶层的力量,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光绪皇帝斗不过她的原因。





爱历史的小蜗牛


垂帘听政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常用的一种辅政制度,主要出现在皇帝年幼,尚没有独立听政的能力时,因为担心外臣篡权,于是由皇帝的母后陪同听政,防止权柄被窃,早在西汉时代,吕后就曾经进行过垂帘听政。

再说回到清末,慈禧太后正式的垂帘听政一共是两次,一次是咸丰皇帝死后,因为同治帝年幼,于是慈禧和慈安两宫皇太后联合垂帘听政,等到同治帝成年大婚后归政。再就是同治帝死后,因为光绪帝年幼,慈禧再度以母后的身份垂帘听政。仅仅从程序本身看,慈禧在同治、光绪两朝实施垂帘听政本身并无问题,因为确实是皇帝年幼。不过因为长期在朝辅政,慈禧的威权日盛一日,等到皇帝成年归政后,慈禧实际上通过一批向其效忠的亲贵大臣,实际上还能隐操政局。

顺带一说的是,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中华藩属国实际上也有垂帘听政的情况出现,例如朝鲜李朝末年,李朝哲宗去世后无嗣,在大王大妃主持下选兴宣大院君的儿子入继,是为朝鲜高宗,因为高宗年幼,于是采取垂帘听政,由大王大妃辅政,称为“垂帘同听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