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川老城追到新城的肥肠面,太火了!

从银川老城追到新城的肥肠面,太火了!

小宇/主编/摄影

“围炉聚饮百味消融”当小朱把暖锅端上桌的时候,隔壁桌的大姐说出这句文绉绉的话,还真是让我吃了一惊!有人说中年人的酒桌是“荒诞且有趣的”!前几分钟他们还是说着一些家长里短、痛骂多年不联系的哥们弟兄!下一秒就开始端起酒杯看着咕咚咕咚的感叹起了人生无常、及时行乐!听起来豁达洒脱!冬日的暖锅给人的感觉就是山珍海味,五味俱全。

从银川老城追到新城的肥肠面,太火了!

来吃暖锅的人也是如此,不分东西,不拒荤腥,各取所需,各吃所长。酒至微醺再对着锅子一句“活明白了”的感叹,真是魔性!

从银川老城追到新城的肥肠面,太火了!

下午7点,冬夜灯雾笼罩。北京路上,穿过拥挤嘈杂的佳兴广场...东门对面,老巷灯火微弱,巷口是还没靠近香味就弥散开来的田氏炸鸡,顺着斑驳的老楼房隔壁,小朱的“和府铜锅·捞面”,此刻正热闹。

从银川老城追到新城的肥肠面,太火了!

小朱之前和我算是半个同行,在美食媒介里摸爬滚打,再见他的时候...幽默不改,至于为什么要亲自开这么一间暖锅馆子,他直言不讳:不会拍照的产品经理不是好厨子,当然自己做的这一锅蛮受身边的人欢迎。

从银川老城追到新城的肥肠面,太火了!

对于餐饮,小朱也并非新人。其实在打造这个暖锅馆子之前,他已经做了3年多的餐饮服务,不过那时候大都是针对第三方餐饮业务,而这一次选址开一个针对线下聚餐的门店,他说这儿离家近,一个路口就到了,有更多时间去打磨产品,“餐饮嘛!口味和选材是根本”。

从银川老城追到新城的肥肠面,太火了!

店子选在了北京路大众巷,巷口走几步显眼的招牌就告诉你。想念已久的炭火铜锅,到了。小朱的店翻看菜单,产品精炼,主做铜锅。

从银川老城追到新城的肥肠面,太火了!

没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他说要做就专心做好一个,什么都做什么也做不好,朴实的话语也是自己的餐饮经营哲学。店里常驻三款肉铜锅:铜锅大公鸡、铜锅鲜排骨、铜锅鲜羊排,还可以定制大雁、麻鸭、鸽子、驴肉铜锅。

从银川老城追到新城的肥肠面,太火了!

锅子都是构造讲究导热极快的大号紫铜锅,木炭加持,水永远在沸点上,提前炒料秘制的鲜羊排和酸菜粉条豆腐一类铜锅必吃的素菜铜锅共犯,一股脑的食物在高温下翻腾,肉味被菜所吸收,肉也越煮越软烂入味。

从银川老城追到新城的肥肠面,太火了!

铜锅有大小之分,不管公鸡、羊排、排骨,肉铜锅的选材、份量都是关键,单一个大公鸡小锅鸡肉就足有两斤,而价格都相当实在。

从银川老城追到新城的肥肠面,太火了!

和一般的铜锅店相比,和府铜锅算得上是装修环境比较干净舒适的那种,不是油腻腻厚重的感觉,简约古朴的楼上楼下统共300多平,一楼基本都是散座,拾级而上...楼上共有7个大小不同的包间,这里的包间很多,适合喝点小酒,家庭聚餐,宴请也不在话下。

从银川老城追到新城的肥肠面,太火了!

除了铜锅之外,进门前就被店门口的“捞面”所吸引。店内还有特色面食,和本地常见的面食不同,这里的面从种类上也比较精进,从很多面中只保留了三款极为有特色的:豌豆杂酱面、红烧肥肠面、番茄牛腩面,几款面单从名字上就与众不同,端上桌就极为诱人。

从银川老城追到新城的肥肠面,太火了!

豌豆杂酱面单从上面足量的豌豆、肉酱...充分搅拌均匀,沙软的豌豆和酱汁包裹着面条,这算是吃完铜锅的一碗主食了,如果白天当便餐也是很合适的,价格也才十块钱出头。

从银川老城追到新城的肥肠面,太火了!

炭火肉铜锅、豌豆杂酱面、红烧肥肠面,都是极为简单的充满人间烟火味的家常饭菜,小朱和哥几个一起辞职创业,店里的服务也都是恰到好处的舒适,既不会热情的让人尴尬,也不会太疏离,这恰到好处就像是炒一锅铜锅底料,都是需要耐心和分寸。在一口铜锅里,羊肉锅热气蒸腾,讨一点市井烟火味。探店:北京中路大众巷3号(商业广场东侧)和府铜锅·捞面

从银川老城追到新城的肥肠面,太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