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家店每天排千米队伍,品牌价值10个亿?山寨店却多达千家


曲散人尽情犹在,悲欢离合话世事,欢迎各位“小主”来到裕丰人间说。在中国有着诸多的“糕点店”,这些店面或多或少的都有着自己的价值,但凡事都有着特别。在上海有着这样一家“糕点店”,每天想吃的人都得排千米队伍,甚至有的要等待7个多小时才能吃上这家的糕点。因为看到了其中的利益,许多的黄牛以着双倍的价格出售给那些买不到的顾客,从而赚取更多的利益。

这家糕点店就是上海非常著名的网红店“鲍师傅”。老板鲍才胜也是有着极为丰富的经历,1987年正值江西盛行“做面包”的潮流,年仅13岁的鲍才胜成为众多学习这项技术中的一位。学成后的鲍才胜并没有从事这方面的事情,因为那个时候的他还在上学。1995年高中毕业后的鲍才胜没有再继续从事自己的学业,反而是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下海经商。

由于自己有着做面包的经验,所以起初他就开了一家面包供应链公司,然而由于没有什么经验,鲍才胜的面包供应链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亏损近百万元,以至于以后的近10年,他没有再翻过身来,只有自己外出打工慢慢的偿还债务。直到2004年再还完所有的债务之后,鲍才胜只身一人北上,为了快速了解市场,他每天走十多里的路,走遍每一个商业街,观察客流量。


最终在中国传媒大学旁边开了一家鲍仔西点屋,卖面包、西点,这就是鲍师傅的前身。刚到北京的鲍才胜因为不是十分的熟悉,所以一切都非常的陌生。但由于自己和妻子十分的努力,所以很快便我站稳了脚跟,从而有着更多的时间去研发新产品,而这件新产品也为他带来了无限的收益,那就是“肉松小蛋糕”。05年年底,鲍才胜发现,他的店开始有名气了,一时间超多人从海淀区过来一箱箱的购买肉松小蛋糕。

伴随着连锁店面的兴起,鲍才胜也是感觉到了压力,相对比那些连锁店,鲍才胜的店面没有一点的优势。偶然的一次机会,鲍才胜在网上看到台湾凤梨酥,一下子就帮鲍才胜解开了这个谜底,一个凤梨酥能让大家记住台湾。于是乎鲍才胜摒弃了店内的所有的蛋糕产品,只留下肉松小蛋糕,并研发了海苔、蟹黄等口味肉松小蛋糕,一律命名肉松小贝。渐渐地随着名声的越来越响,鲍才胜的店面也成为了北京“糕点店”的象征,有着10多家的分店。

2017年为了扩展市场,鲍才胜进入上海市场,在这里这个来自北京的网红美食品牌,一开张,就以高人气在上海市民的朋友圈刷屏。当天这里排队购买的人不下数千米,有的甚至已经等待了七个小时。供应的产品只有两种蛋糕:肉松小贝和海苔肉松小贝,价格分别是19元一斤和29元一斤。“鲍师傅”的其他明星产品,比如蛋挞、奶香提子酥等目前还没有在上海开售。


江湖传闻,鲍师傅一家店的坪效要高出星巴克三倍不止,开一家店3个月就能回本。所以说很多的人纷纷效仿这家店面,由此出现了很多的山寨版,据官方表示,“鲍师傅”目前在北京共有14家直营店,天津1家,上海第2家直营店也与前两日开业。北京作为“鲍师傅”的起源地,同时也是“鲍师傅”品牌最混乱的市场,目前已然有着数千家的山寨。

如今的“鲍师傅”这个品牌已然达到了10亿元的价值。虽然有着高的价值,但鲍才胜面对着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一脑门子的官司。开店经营之余,为了打假,他四处奔走疾呼,连觉都不够睡。其实因为有了利益,由此才有了假东西,而顾客却是所有中唯一受害的,所以说我们在品尝这些“网红”产品的同时要时刻牢记不要被骗,分清真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