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天下文章一大抄”?讀完蘇軾這首詞,才懂會抄的最高境界

什麼叫“天下文章一大抄”?讀完蘇軾這首詞,才懂會抄的最高境界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縱然在詩歌水域他無法與李白比肩,但若將視野放大到整片海洋,蘇軾可以凌駕於任何同類之上!縱橫恣肆的詩詞,筆鋒蒼勁的書法,清新豪健的散文,栩栩飄逸的繪畫——文藝圈所能馳騁的一切他都玩到了極致,這一次蘇軾玩膩了,他想出了一種新的玩法,那即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蘇子瞻提出了一種全新的創作思路,名為隱括詞。隱括,文藝的說法是為了與原創者思想情感達到共鳴而將原創者的作品臨摹改編為自己的作品,說白了就是把前人的優秀作品稍微改編一下就變成了自己的新作。有一句俗話講:“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會抄不會抄。”這句話用來形容蘇軾十分恰當,因為他就是那個將“抄”發揮到極致的人!

什麼叫“天下文章一大抄”?讀完蘇軾這首詞,才懂會抄的最高境界


在講蘇軾最牛的一首改編作品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蘇軾究竟有多喜歡這種玩法。唐朝晚期有一位名叫張志和的詩人曾寫下一首作品《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蘇軾極喜歡此詞,乃至為此寫下了不少臨摹之詩,但都不如這一首《浣溪沙·漁父》來得徹底!

《浣溪沙·漁父》

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可見蘇軾可是將張志和的整首作品一字不落的全部囊括進了自己的詞作之中,不過他添加的幾句原創好像與原作不太對味兒,讀起來怪怪的。然而這還算不上是蘇軾的最牛改編,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首神作!

什麼叫“天下文章一大抄”?讀完蘇軾這首詞,才懂會抄的最高境界


《南鄉子·集句》

悵望送春懷。漸老逢春能幾回。花滿楚城愁遠別,傷懷。何況清絲急管催。

吟斷望鄉臺。萬里歸心獨上來。景物登臨閒始見,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

乍讀之下,此詞好像與其他東坡詩詞沒什麼不同,彷彿只有最後一句“一寸相思一寸灰”有些熟悉。其實這首詞全篇皆是引用,頂多就是改動了幾個字而已,只不過蘇軾所摘抄的作品都不太出名,所以不明顯!小解這就將蘇軾所使用過的八首作品一一列出,感受一下千年之前這位天才的腦洞之大。

上片:

“悵望送春懷”,語出杜牧《惜春》,未改一字;“漸老逢春能幾回”,語出杜甫《漫興九首》的第四首,未改一字;“花滿楚城愁遠別,傷懷”,改編自許渾的《竹林寺別友人》,原句是“花滿謝城傷共別”“何況清絲急管催”,語出劉禹錫《洛中送韓七中丞之吳興》,未改一字。

什麼叫“天下文章一大抄”?讀完蘇軾這首詞,才懂會抄的最高境界


下片:

“吟斷望鄉臺”,語出李商隱《晉昌晚歸馬上贈》,未改一字;“萬里歸心獨上來”,語出許渾《冬日登越王臺懷舊》,未改一字;“景物登臨閒始見,徘徊”,改編自杜牧的《八月十二日得替後移居譬溪館,因題長句四韻》,原句是“景物登臨閒始見,願為閒客此閒行”;“一寸相思一寸灰”,語出李商隱的《無題》,未改一字。

這首詞寫於蘇軾被貶黃州之時,正值蘇軾人生最灰暗的時期。雖然這首詞通篇皆是他人之語,但經過蘇軾的巧妙組合之後,完美地表達出了他的境遇與心態,信手拈來,仿若出自蘇軾自己之手,堪稱絕妙。可能這就是“會抄”的最高境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