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玉優雅前半生,叛逆的後半生,像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無數優秀影人在銀幕上留下自己最驚豔的一面,“霞、玉、芳、紅”,張敏、王祖賢、劉嘉玲……美的各有特色,也美的絕代芳華,這其中,張曼玉不是最漂亮的,演技也不是最好的,但她卻在一步一步的錘鍊中,在千面角色的嘗試和打磨下,散發自己的光彩,並走上神壇,成為無數人心目中當之無愧的女神。

張曼玉優雅前半生,叛逆的後半生,像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憑藉與張國榮、梅豔芳合作的《緣分》一劇,她獲得了第三屆香港金像獎“最有前途新人獎”,1992年成為“成龍女郎”,在《警察故事》裡與成龍演對手戲。但她的演技依然不被大眾所認可,依然被大家看成是“花瓶”演員。當時亦舒對她的評價是:“美則美矣,毫無靈魂。憑著毫無靈魂的美麗,生產著毫無懸念的電影,似乎她亦將毫無懸念地曇花一現。”

那時候的曼玉出道多年後,仍然被人們當做花瓶對待,但是張曼玉從來就沒有放棄改變自己“花瓶”演員的想法,為此,她在《玫瑰的故事》裡剪短了頭髮,磨平標誌性的虎牙。但一直到1988年拍攝王家衛的《旺角卡門》一片時她才明白:“表演不僅僅是一種陳述,而是要發自內心,需要整個身心的投入,而不是光靠臉部或眼睛。”

張曼玉優雅前半生,叛逆的後半生,像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比起其他同時期女演員,張曼玉最大的特色就是百變,你以為《旺角卡門》裡的清純可愛就是她了,她又詮釋了《阮玲玉》裡的落寞悲傷,你以為文藝是她的標籤,她又用《新龍門客棧》裡的風騷潑辣讓你眼前一亮,甚至《青蛇》裡的妖嬈入骨,《甜蜜蜜》裡的倔強堅韌,《花樣年華》裡的含蓄隱忍……她永遠有一面等待發掘,用性格各異的角色給觀眾驚喜,展現她身為一個演員所具備的能量。

雖然憑藉演技封神,但出道之初的張曼玉只是一個花瓶,是與王家衛的合作讓張曼玉徹底頓悟,顯露自己的光彩,從《阿飛正傳》到《花樣年華》《2046》,她扮演了蘇麗珍的前世今生,從一個清秀、有點嬰兒肥的少女到隱忍、風情的少婦再到存活在一個男人記憶裡。

張曼玉優雅前半生,叛逆的後半生,像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花樣年華》中,不斷上演得旗袍秀讓她成為銀幕上最美的旗袍形象,她用一件件旗袍詮釋一個少婦的雍容、高貴悲傷等不同形象,每一件旗袍都是一種心情的象徵,也讓影片充滿濃濃的復古氣氛。明暗的光影間蘇麗珍內心的掙扎與隱忍不斷,雖然臺詞不多,但通過動作表情,將這種曖昧難以自拔的氛圍描述的讓人沉醉。、

再說說另一部古裝片《青蛇》,由鬼才徐克主刀,改編自擅長女性描寫的李碧華同名小說,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應使得影片既有徐老怪大膽的想象和浪漫的表現手法,也有李碧華纏綿悱惻、細膩入微的情感表達。影片不同於傳統白蛇故事的講述方法,而是以張曼玉扮演的青蛇為主角,讓她最終站在一個獨立清醒的女性角度上審視俗世的愛情和愛情裡的缺陷,她與白蛇的姐妹情,與許仙、法海的男女之情,都是她從懵懂成長為通透必經的一個過程。

張曼玉優雅前半生,叛逆的後半生,像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影片造型上,白蛇和青蛇都借鑑了京劇青衣的造型風格,裙袖長擺,衣袂翻飛,顧盼間美目流轉,眼角眉梢春意盎然,魅惑天成。張曼玉飾演的青蛇活潑、善妒、嬌憨、嫵媚,因蛇性尚濃,她多躺著或倚臥在他人身上,在影片開頭學人走路那一段,身姿搖擺,將蛇的特點以及天生的那份魅惑表現的惟妙惟肖,行動間,自有一股丰姿綽約。

而影片整體風格奢靡豔麗,兩位主角容光驚人,場景朦朦朧朧,充滿江南情韻,繚繞的霧氣、水汽、紗帳、衣裙,彷彿撩撥著每個人的心神,挑戰每一個人的定力,音樂上充滿異域風情,使得整個影片有種詭異且奇妙的美感。這部影片裡的張曼玉,充分挖掘了從女生邁向女人這個階段的魅力,從不諳世情到冷眼旁觀,抽身離去,這個小青不同於以往卻有血有肉。

張曼玉絕對是一個運氣與實力兼備的人,《阮玲玉》最初屬意梅豔芳,《甜蜜蜜》最初屬意王菲,卻最終都成全了張曼玉。1991年,主演電影《阮玲玉》,影片以戲中戲的形式展現。在戲中“演繹阮玲玉本人”。1992年2月,張曼玉憑藉此片榮獲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成為華語影壇首位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中獲得演員榮譽的影星。

張曼玉優雅前半生,叛逆的後半生,像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而《甜蜜蜜》則刻畫了一個遠離故土追求夢想的李翹,她在現實與夢想中無奈抉擇,彼此重逢的那一瞬間,眼神裡似乎有著千言萬語,最終化為一個淺淺的笑容。其情感豐沛的演繹在金馬獎得到了“從未有過如此真實而精湛演出”的高度評價,立下教科書式演技範本。

張曼玉優雅前半生,叛逆的後半生,像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張曼玉百變、對生命充滿熱情,她在無數影片裡展現自己演技的寬泛和可塑性,如今,張曼玉息影,作為樂壇新手活出另一個模樣,林青霞、王祖賢隱退,偶爾在綜藝節目中露一下面,曾經驚豔了我們時光的女神們只能活在銀幕上,那個憑藉演技封神、沒有錐子臉沒有ps的時代讓人無比懷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