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没有靠山的袭人为何能享受姨娘的工资待遇?

魏龙水


袭人,是外面买来的丫头,人脉自然比不上家生奴才,但是最后她竟然一步步爬上宝玉的准姨娘地位,这其中当然有许多不可言传的秘密,但她之所以能达到大多数丫头所不能达到的目标,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她有一个很隐秘的特点,那就是她的可塑性强,无论在哪一个主子面前,都可以把自己塑造成那个主子说喜欢的形象。

在服侍贾母时,她根据贾母的需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心地纯良,克尽职任"的姑娘。凭着这一点,贾母先让她服侍自己的娘家侄孙女史大姑娘湘云,后来又让她去服侍自己的心肝宝贝儿宝玉。这是袭人进阶的第一步。

到了宝玉身边,袭人不仅保持“心中眼中只有一个宝玉”的形象,还增加了"柔媚娇俏"的特色,并借此成功做了与宝玉有肌肤之亲的第一人,在宝玉的内心占据了一个角落。这是袭人进阶的第二步

虽然赢得了宝玉的信赖,可是如何更上一层楼,这需要王夫人的支持,如何接近王夫人呢?这就需要揣摩王夫人的需要。宝玉是王夫人的依靠,因此王夫人对宝玉有着很大的希,望,关心宝玉,保全宝玉,让宝玉好上加好,就成了王夫人最大的心愿,袭人想透这一点,也就抓住了提升自己的关键。于是就有了第三十四回袭人在王夫人面前的谏言,这次谏言,不但成功的赢了王夫人的信任,还嬴得了准姨娘的待遇,使她几乎站在了她人生的最顶端。

可惜,中间因为种种变故,袭人最终没有偿了宿愿,最后只是嫁了一个戏子了此一生。


萍风竹雨123


悟空老师的问题,可以拆解为两个问题:

一、没有靠山的袭人为什么有可能当上姨娘?

姨娘就是妾。做姨娘并不需要什么靠山。从红楼梦文本中看,姨娘的来源有三个渠道:

1.男方的丫头:

可能是侍候少爷的丫头,也可能是母婢,比如,袭人就是贾宝玉的贴身丫头;秋彤是贾赦赏给贾琏的妾。

2.大妻的娘家陪嫁丫头:

平儿就是王熙凤娘家的陪嫁丫头。

3.花钱买的

贾赦讨要鸳鸯不成,就花了800两银子买了嫣红做姨娘。

这样看,姨娘在贾府中的地位很低,不需要娘家作为靠山。像赵姨娘生了探春和贾环,仍然摆脱不了奴才的尴尬,连芳官都敢骂她:“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己。”



二、还没有过明路的袭人怎样享受到姨娘的每月二两银子的工资待遇?

1.先了解贾府丫头工资的等级和标准

贾府也是实行的岗位工资制,就是你到达哪个层次、哪个位次,才可以享受那一级的工资标准。

在贾府,姨娘的月钱是二两银子。 最高层次的大丫头,侍候贾母的鸳鸯、琥珀,侍候王夫人的金钏、玉钏(金钏死后,玉钏吃双份)是每月一两。

袭人是贾母给宝玉的,其配额还是在老祖宗贾母屋里,就是袭人还是在贾母屋里领工资的,也是每月一两银子。

贾宝玉的几个大丫头,比如晴雯,是每人一吊钱。

就是你跟的主子级别不够,丫头的工资也上不去。同是丫头,薪资也是有标准的。



2.袭人为了提高工资,更为了提高地位,努力向姨娘的位置靠近 袭人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1)在宝玉第一次遗精成为男孩时,即偷偷地和宝玉发生了性关系。

给贾宝玉在心理上制造了自己是姨娘的事实。

(2)充当王夫人的亲信,积极向王夫人靠近

有很多迹象显示,袭人充当了王夫人的耳报神,不时地打小报告。在抄捡大观园时王夫人就说了“打谅我隔的远,都不知道呢。可知道我身子虽不大来,我的心耳神意时时都在这里。”

在宝玉挨打后,袭人与王夫人有过一次深谈,不仅进了晴雯、黛玉的谗言,而且向王夫人吐露“肺腑”之言,建议王夫人把贾宝玉搬出大观园,切断宝玉和黛玉的联系,等等…

这次深谈后 王夫人马上给了袭人准姨娘的待遇,从自己月例银子中拨出二两,给袭人。也就是说,袭人成了王夫人内定的姨娘,属于王夫人屋里的编制。

(3)靠王夫人之手,成功清除了上位的最大威胁——晴雯

王夫人抄捡怡红院,把最漂亮的、贾宝玉最喜欢的、被贾母内定的晴雯赶出大观园,晴雯含辱病逝。自此,袭人的准姨娘的地位无人撼动。

但是,世事难料,随着贾府大厦的倾倒,宝玉出家,袭人也只好另嫁优伶蒋玉菡。


我就是竹韵


袭人这个姑娘,无论你喜欢不喜欢她,都不能否认她是个聪明努力的姑娘。贾家上下几百丫头,围绕着贾宝玉这个“真龙”,家生子不少,最后却是袭人这个外来妹得到了王夫人赏识成为贾宝玉的准姨娘。这里体现出来的,正是袭人每一步的选择都正确无误。

【一】

袭人和鸳鸯麝月紫娟这样的家生子不同。她与晴雯一样都是外买的。外来妹想不受欺负是不可能的。所以初来的袭人一定受过一些苦,这也是她平时不言不语,没嘴葫芦(贾母语)的原因。言多必失,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袭人从小对自己有清醒的定位。

话少干活多的人到哪里都受欢迎,何况小孩子本就是一时好恶,时间长了熟悉了。袭人很快就与鸳鸯麝月,金钏儿彩霞等一干家生子成了朋友,也在贾家站住了脚。由于努力肯干,被分配在贾母房中伺候,贾母对她也非常满意。虽然觉得性格有些蔫,不是贾母喜欢的样子,胜在为人踏实本分、细致周到,贾母先派她服侍年幼的史湘云,再派她伺候贾宝玉。看重的就是“心地纯良,克尽职任”,而这八个字背后袭人付出的努力一定比别人多得多。

【二】

袭人通过自身努力得到贾母认可,这是她人生成功的第一步。这一步没有任何技巧,就是拼命干,有责任心,努力肯学做一个好员工。这样的人到哪里都能出头,获得认可。有人认可,就有更多的机会。贾母派她伺候贾宝玉是她人生成功的第二步。

贾母代表贾家最高权力,但贾母的缺点是只代表过去和现在,贾宝玉却代表未来。袭人一直在贾母房中,必然鸳鸯一般勤勤恳恳,但到了贾宝玉身边,就不由得她不生出一些想法。机会送到手上,能否抓住全靠自己。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袭人来说卖给了贾家,对父母哥哥心中是有怨怼的。虽然贾家宽厚未尝不能年纪到了宽恩放她回家。但回家后也不过找个普通人家嫁了,最多小康。怎么比得了荣国府的锦衣玉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普通人家的媳妇,比不了贾家豪门公子的妾。袭人有此机会,自然生出野心。而“初试云雨情”无疑是袭人深思熟虑后的一次大胆行径。这里不多说。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袭人比家生子强的一点是她更早的懂得为自己筹谋。当贾母派她照顾贾宝玉之时,她一下抓住了命运给她的橄榄枝,她的心思早不满足做一个大丫头了。



【三】

袭人聪明就在于她始终冷静。原文说她:

这袭人亦有些痴处: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只因宝玉性情乖僻,每每规谏宝玉,心中着实忧郁。

这段描写透露出袭人最聪明的两个地方。

第一,心中眼中只有一个宝玉。全心全意服务好主子是袭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干好本职工作,机会就永远在她手中。

第二,“只因宝玉性情乖僻,每每规谏宝玉,心中着实忧郁。”本职工作做好以外,再关心贾宝玉的未来发展,虽然短期会让贾宝玉不满,可她有办法再哄他。此举落在贾母、王夫人眼中就大不一样了。贾母也罢了,王夫人最关心贾宝玉未来,望子成龙,袭人所做,正式王夫人心结所在。袭人的工作做到王夫人心中,如何不得王夫人赏识?

步步登高,是袭人为自己制定的最佳人生规划。抓住贾宝玉,背靠贾母,获得王夫人赏识,有这三人保驾护航,袭人未来得到一个妾的位置轻而易举。贾家上下几百个女孩子,像袭人一般步步为营者并不多。也就小红有此见识和打算,只可惜运气差了点,也不如袭人踏实。

袭人只差一点点就成功了,虽然最后功亏于溃,嫁给了蒋玉菡。但如果贾家不出意外,袭人一定可以留在贾宝玉身边。而袭人脱颖而出的最关键因素就是踏实努力。这是容不得任何花俏的。有这个做基础,再辅以智慧,手段,成功并不遥远。还是那句话,你可以不认同袭人,但她付出的努力并不是谁都做得到的。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君笺雅侃红楼


袭人本是贾母买进来的贴身大丫头,从小买来与鸳鸯紫娟等一起长大的,因为长得也还漂亮,做事也稳重所以贾母比较看重她,她比紫娟大一些,与鸳鸯差不多大,所以与鸳鸯琥珀并列大丫头之列,贾母把她给了从小没有父母的苦命侄孙女湘云,湘云小的时候贾母有把她接来贾府养着,派了袭人照顾她,也算是对娘家的一点照顾,如果不是黛玉的加入,湘云是宝二奶奶的不二人选,袭人跟了湘云也是有了归宿。后来湘云被接回史府,贾母又把她给了宝玉,想着她伺候湘云伺候的好,定然伺候宝玉也妥妥的,贾母身边就八个一等丫头,珍珠翡翠,鸳鸯琥珀是最一等的。把珍珠给了宝玉算是一个长辈对晚辈最大的疼爱与抬举。把翠缕紫娟二等的给了湘云和黛玉,晴雯是后面孝敬贾母送来的丫头,顶多算二等丫头。袭人自从跟了宝玉,当初的一心一意伺候主子,将来得了恩典能放回家去的思想变成了一心想当小妾,她看到了平儿当管家助理的威风,却没看到平儿小心翼翼求生存的艰辛,看到了赵姨娘被贾政宠爱放肆,却没看到周姨娘一生不得宠没孩子的苦楚。以为凭着宝玉对她的好可以当怡红院半个主子,宝玉一句你死了我去当和尚去,她以为是说给她听的,其实是说给黛玉听的。大家都说她支持金玉良缘,其实她有自己的算盘,她知道宝玉不爱宝钗,所以她就想着将来宝玉对着不爱妻子自然是会对她更好,其实她是想当第二个赵姨娘有主子的宠爱就行,还幻想着能当宝钗的平儿,半个管家。她知道宝玉有多爱黛玉,所以她是不愿意看到黛玉成为宝二奶奶的。她极力讨好王夫人,知道王夫人最讨厌别人勾引她的儿子,偏偏王夫人最信任的人第一个就勾引了她儿子,袭人为了上位,从贾母的忠仆变成了王夫人的心腹,王夫人这是故意与贾母做对,故意抬举袭人给她涨工资,她是在像贾母宣战,你钟意的晴雯,我偏偏给弄掉,我才是决定儿子终身大事的人,所以当她把晴雯撵走时,贾母是明显的让了一步,既然小妾你决定了,那么黛玉的事该你让步了,可惜王夫人一步赢,步步紧逼是不会让步的。说来说去袭人只是主子们斗法的工具,可悲的是她很乐意去充当这个工具没有觉悟力,她以为守着宝玉就能荣华富贵了,最后却落得个打给戏子婚配。我一直在问她爱宝玉么?其实她不爱,爱的是宝玉的身份,爱的是宝玉这份好脾气,她若爱宝玉就不会明明知道宝玉没了黛玉会活不下去,她偏偏还要赌一把没了黛玉,她高估了自己在宝玉心目中的地位,宝玉对她本就没有爱,宝玉要的是花团锦簇的花儿围着他一起芬芳馥郁,他可以纳晴雯纳袭人甚至任何人做妾,但是妻子却只有黛玉是他想要的,没有了黛玉他活着只是行尸走肉没有灵魂。宝玉要的是大家永远不散,可是她却弄走了晴雯芳官等,她不爱宝玉,宝玉讨厌读书见官,她却苦劝他做他不爱做的事,唯独晴雯帮他逃学,没事还敢和他吵架,帮他爬梯子贴字,可以说一起做坏事的晴雯,装好人的是袭人。所以走进宝玉心里的是懂他的晴雯和黛玉,宝钗任你妩媚动人与贤惠,奈何话不投机半句多。袭人最终还是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可可177954905


我的观点是这样:

一,袭人的忠诚。

有人可能觉得袭人阴险狡诈,为了上位,不择手段,通过打小报告,小人告状等,来向上爬。

我觉得没有那么复杂。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袭人那种真心真意的奴才对主子的忠诚完成的。没有预谋,也没有极力去找机会。自自然然,遇事而做。

二,袭人的勤劳。

袭人是真心的把宝玉当成主子,把自己当成奴才来服伺宝玉,并对他负责的。所以,宝玉的一切,她都当大事来对待。如果这样的人,要被人所诟,这是不公平的。

三,袭人办事,靠得住。

袭人的为人处事,并非伪装。如果说她有目的,这就有失公允。谁没有目的?何况那样的目的,荣幸至极吗?难道,出去过个一夫一妻的小家小户日子,是天壤之别的事?所以说,袭人的所作所为,性格使然。她并没有把自己的真实性子隐藏起来。一群人在一块生活,只要没有偏心,都知道谁能靠得住。

四,袭人是那种为了主子,可以献身的忠实奴才。

这当然不是指让宝玉初尝云雨情的献身。她是在关键时刻,能为主子挡枪挡刀的的奴才。这毋庸置疑。

以上几条,贾府里的人自然都能看出。

所以袭人才得到那样的待遇。


风如我诗


袭人姓花,原名珍珠。《红楼梦》第三回写道:“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恪尽职任,遂与了宝玉。”宝玉就借用诗人陆游的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中的“花气袭人”几个字,替她起了一个“花袭人”的名字。从此以后,袭人这个名字在《红楼梦》一书中就再也没有变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婢女地位的底下。

贾母之所以把袭人这个贴身婢女给宝玉,主要还是出于对宝玉的考虑。作为一家之长,贾母在贾府可以说是一言九鼎,贾赦、贾政,包括贾敬,无人敢说一个不字。要给宝玉选用人,她本来有很多的选项,但她却独独看中了袭人。一来是袭人曾服侍过她,她对袭人的脾性很了解;二来是因为袭人有一“痴处”,就是“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不管服侍谁,都忠心耿耿,绝无二心。要知道这正是贾母为宝玉挑选婢女的用意所在,她要的正是这种效果。

因为袭人特殊的身份和她贫苦的出身,使她不可能有多大的抱负和长远的打算,她的想法其实很现实也很简单,刚开始也不过是想跟着贾宝玉过一段好日子,待日后自己有朝一日离开贾府时,指望主人能够开恩,给她一个好的归宿。后来,随着自己地位的逐步巩固,她的想法出现了变化,做宝玉的妻子当然不可能,她也没有这样的奢望,当收房丫头,做一个享清福的姨娘应该更符合她的实际。事实上,王夫人也有这样的打算。因此她很珍惜自己在宝玉身边的机会,总是尽心尽力,“恪尽职任”,因此与宝玉发生“初试云雨情”这样的事也就不足为奇了。但她的好并不是没有提防和戒心的“烂好”,她在宝玉身边的特殊地位也是需要维护和经营的,至少在她看来是这样。第三十四回她对王夫人说的一大段长话,“如今二爷(宝玉)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像”,并建议王夫人让宝玉搬出大观园居住,——这些话,道出了她的真实想法。宝玉喜爱的婢女晴雯和芳官的被迫离开,平心而论,与她背后在王夫人面前的垫言不能说没有一点关系。

袭人的攻心战术,看似不经意,其实是有意而为之。“你今既说了这样的话,我就把他(宝玉)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了你。”按照贾府的规矩,只有贾母、王夫人、邢夫人身边的一等婢女才能发一两的月银。因为袭人从前曾是贾母的婢女,虽然如今服侍宝玉,其月银未变,仍是一两,只不过这部分月银从贾母那里领取。王夫人的承诺,在第三十六回里终于兑了现。她对王熙凤说:“把我每月的月例二十两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以后,凡是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只是袭人的这一份都从我的分例上匀出来,不必动官中的就是了。”

要知道,探春、惜春等小姐和赵姨娘、周姨娘她们每月才领二两的月银,之所以把袭人抬举到和她们一样的高度,和贾母一样,还是为了宝玉的考虑。站在读者的角度来看,王夫人、贾母绝对没有看错人,袭人的确是服侍宝玉的不二人选。如果换成当仁不让的晴雯、倔强的芳官、奴性十足的秋纹,都是不可想象的。即便是脾性颇类袭人的麝月,也显然不如袭人更适合。当然,这个给法明显有些出人意外,难免引起他人的嫉妒。正是出于对宝玉的爱,才使她们宁可遭受非议,也在所不惜。其良苦用心,让我们感喟。世界上只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才是最无私最纯洁的。在整部《红楼梦》中,不存在绝对的平均主义,根据主人的好恶之不同,他们对待同样的事情也是有着情感上的侧重和区别的。古今一理,即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都能深切感受得到这些区别的存在,更何况是在贾府那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小说里的这首判词,说的正是袭人。由于曹雪芹《红楼梦》后三分之一部分的缺失,我们只能根据原著和脂砚斋的批语,来猜测和还原她的最终结局了。判词的开头两句,写的是袭人的性格和为人。“优伶”指的是戏子、小名琪官的蒋玉菡,“堪羡优伶有福”,是说贾家败落后,蒋玉菡娶袭人为妻一事。最后一句里的“公子”,指的是贾宝玉,只可惜他已经无福消受袭人的服侍和将其收房了。从袭人的角度来看,嫁给蒋玉菡也许会稍有遗憾,但不会有多少失落可言,毕竟她的身份地位和一名戏子差不多。


天趣斋


谁说袭人没靠山,袭人的靠山很强大好不好?

袭人,原名珍珠,是贾母身边的丫头,曾经受贾母的指派,侍奉过史湘云。史湘云回家后,便又被贾母给了宝玉,侍奉宝玉,以贾母的性格,以及对宝玉的宠爱,不可能随便派一个丫头过去的,所以袭人很受贾母的喜欢,自然不在话下。

到了宝玉处后,宝玉对珍珠很是满意,但是不太喜欢这个庸俗的名字,所以就以袭人名之,有种花气袭人知昼暖的意味,而袭人周到的照顾着宝玉,给宝玉一种亦姐亦母亦情人的关系,宝玉对她也是非常的依赖,有一次袭人诓宝玉说要回家嫁人,宝玉痛苦的不得了,所以他也是袭人很厉害的靠山啊。

在就是王夫人的青眼相看。王夫人对宝玉身边的女孩子都很忌惮,为此害死了自己的侍女金钏儿,撵走了晴雯,但看到稳重的且以宝玉的利益为重的袭人,所以就从自己的月例中拿出一部分,给袭人,以至于袭人虽还是一个丫头,但是在收入上,已经和平常的姨娘是一个待遇了。

所以袭人的收入,有王夫人给的一份,而从这么方面可以看出,王夫人已经认定袭人是宝玉未来的小妾了。


大野泽的风


能力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