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傳奇之“馬齒筧”——野地裡的“抗生素”

本內容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名詞術語成果轉化與規範推廣項目審核認證。


在田間地頭,常見一種不起眼的野菜生長,接觸過農活或者挖過野菜的老人對它非常熟悉,在缺吃少穿的年代這是一種很受歡迎的吃食,這就是馬齒莧

中藥傳奇之“馬齒筧”——野地裡的“抗生素”

中藥傳奇之“馬齒筧”——野地裡的“抗生素”

馬齒莧是這種植物的學名,民間多有地域性的其他名稱,也叫"長壽菜"、"五行草"、"瓜子菜"等,且有"豬人參"之稱,是世界上最普遍的野生植物之一,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野菜看起來不起眼卻並不平庸,它還是一味中藥,有"天然抗生素"的美名,除了當菜佐飯吃,還可以清熱、解毒和消炎。馬齒莧入藥首次記載是在中藥典籍《本草經集註》中,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痢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熱毒血痢、熱毒瘡瘍、便血等病症。現代研究顯示,馬齒莧對痢疾桿菌、大腸埃希菌、金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所以稱為天然抗生素。它對糖尿病也有一定療效,對心血管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經常食用馬齒莧,可以降低血脂,保護心血管,對身體很有好處。

中藥傳奇之“馬齒筧”——野地裡的“抗生素”

關於馬齒莧的由來,還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從前有個有錢的大戶人家,婆婆常常虐待自己的兒媳齒莧。有一年,村中流行痢疾,齒莧也得了病。婆婆怕傳染到自己及家人,把兒媳趕到菜園的茅草屋,每天只給送點稀飯,根本無法果腹。齒莧只好去菜園挖些野菜放到稀飯中一起煮著吃,連吃幾天痢疾病竟不治而愈。齒莧回到家中,發現婆婆、丈夫也染上了痢疾,臥床不起,她忙去野外挖些野菜為婆婆、丈夫治病,不但把婆婆、丈夫的病治好了,而且也讓婆婆對自己的看法改變了,在婆婆患病時做飯、洗衣,也不怕傳染自己,讓婆婆深受感動,從此婆婆再也不虐待兒媳了。村中流行痢疾期間,齒莧挖野菜送給村裡患痢疾的鄉親們,不久村裡的痢疾病人全治癒了。齒莧挖的這種野菜外形像馬的牙齒,又是齒莧首先發現的,因此人們便把這種能治痢疾的野菜起名叫"馬齒莧"。

中藥傳奇之“馬齒筧”——野地裡的“抗生素”

馬齒莧做菜用法很多,可涼拌、煮粥、做餡,沒有什麼異味,也沒有毒性,安全好吃容易接受,既可以充飢還能保健。

馬齒莧粥

唐代孟詵編著的《食療本草》中有記載:用馬齒莧煮粥,可以治療諸氣不調,治療痢疾。取鮮馬齒莧6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將馬齒莧擇淨,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浸泡5至10分鐘後,水煎取汁,再加大米煮粥。或將鮮馬齒莧擇洗乾淨,切細絲待粥熟時調入粥中,納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可。每天喝一,連續5天,可清熱解毒利尿,適用於溼熱或熱毒痢疾、洩瀉、療瘡癤舯、熱淋等病症。

中藥傳奇之“馬齒筧”——野地裡的“抗生素”

馬齒筧雞蛋

取馬齒莧30克、白扁豆花2朵、雞蛋2個、調料適量,將馬齒莧、白扁豆花洗淨切細,與雞蛋、食鹽調勻,置熱油鍋中煎熟即可服食。每天食用一次,連續3至5天,可清熱養陰,適用於產後腹痛、惡露不淨等。

中藥傳奇之“馬齒筧”——野地裡的“抗生素”

長壽包子

取麵粉適量,馬齒莧、韭菜各等量,雞蛋及調料適量。將馬齒莧、韭菜分開洗淨,蔭幹切碎,雞蛋炒熟研碎,與馬齒莧、韭菜及精鹽,醬油、豬油、味精、蔥、姜拌餡。麵粉揉成麵糰,做成麵皮,納餡做成包子,蒸熟食用,適用於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患者食療保健。

中藥傳奇之“馬齒筧”——野地裡的“抗生素”

涼拌馬齒莧

鮮馬齒莧250克、蒜泥15克、調味品各適量。鮮馬齒莧擇除雜質和老根部分,切成1.5釐米長小段,用沸水燙透後瀝乾水分,撒上精鹽,加入蒜、醬油、味精、麻油,反覆拌勻變軟即可,經常食用可以清熱涼,待馬齒莧血,祛痰降壓,好吃下飯還能養生。

中藥傳奇之“馬齒筧”——野地裡的“抗生素”

馬齒莧不僅可以做菜、入藥內服,煎水外用還可以治療小兒夏季皮炎,是個好用實惠又安全的小方子。食用馬齒莧還有一些禁忌,脾胃虛寒的人要慎用,且不宜與甲魚同食,孕婦一定要忌用,自行採集也需要注意食品安全,清洗乾淨再食用。

中藥傳奇之“馬齒筧”——野地裡的“抗生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