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有實無名的霸主--晉獻公

晉獻公(?-前651年),姬姓,名詭諸,晉武公之子,春秋時期的晉國君主,在位26年。他有比較明確的國家戰略發展方針,深謀遠慮、舉重若輕。這就是在政治上對內以血腥殘忍的手段削弱同姓公族的勢力,盡滅曲沃桓公、莊伯子孫,鞏固君位,大力強化中央集權;對外故作姿態,顯示“尊王”的態度,以撈取優厚的政治資本;在軍事上一方面積極擴充武備,增強軍力,另方面“該出手時就出手”伺機吞併小國,打擊戎狄勢力,開拓疆土,進而爭霸逐雄。在這一高明的戰略方針指導下,晉國走上了迅速強盛的道路。

“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有實無名的霸主--晉獻公

晉獻公

晉獻公名為詭諸,因晉武公活捉戎狄首領詭諸而得此名。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晉國經常與戎狄交戰,其實翻開地圖就能發現,晉國處於中原的北部,周圍有許多戎狄,而這些戎狄經常會與晉國爆發戰爭,連年戰火的洗禮,賦予了晉軍強悍的戰鬥力,這讓晉軍在滅國的時候得心應手。

雖然有了軍力,但滅國還需要名頭,儘管禮崩樂壞,可國際上那麼多人,尤其是齊國、楚國這些強國的意見,還是要照顧的,沒有一個理由,晉國也不敢隨意滅國。這個理由很快就讓晉國找到了,那就是周天子。當時周天子已經沒有多少地盤和實力了,但畢竟還是名義上的諸侯共主,不像後來的戰國群雄競相稱王,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齊桓公就曾扯起了“尊王攘夷”的大旗,進而走向稱霸之路。晉獻公也非常善於扯虎皮拉大旗,剛剛繼位的時候,他就趕往洛邑朝覲同樣也是剛登基的周惠王,接著又熱心地出錢出力為周惠王操辦婚禮。

攻滅虞國是晉獻公人生中名氣最大的滅國之戰。虞國是和虢國一起被滅的,這兩個小國國土相鄰,世代較好,一向是聯合抵制隔壁晉國的,晉國也一直想把他們滅掉。晉獻公向大臣們問計,大夫荀息認為應先用美女和寶物討好虢公,好讓他沉迷其中喪其心志晉獻公依計而行,虢公果然中計,只知尋歡作樂,不再關心大事,與虞國的關係也日漸冷淡。之後晉獻公又派人送給了虞公一匹千里馬和一對珍貴的稀有玉璧,並請求晉軍從虞國經過,前去滅掉虢國。虞國國君一見寶貝,頓時兩眼放光,不顧大臣宮之奇的力勸,不僅答應借路,還主動表示可以助戰。隨後晉、虞兩國合力攻下虢國,不過在消滅後虢國後,晉國回頭又將虞國給滅掉了。這場一石二鳥的戰役自然不會沒有理由,晉獻公靠著對周天子的噓寒問暖,在一眾諸侯國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極大地提高了自己的聲譽,成功為自己一系列征服諸侯的軍事行動打上了“奉天子以討不臣”的標籤。在晉獻公滅掉虞國之後,又把虞國的貢納、賦稅都獻給了周惠王。晉獻公就是通過這樣的手段,把他爹攻打周王室,殺死周大夫,逼走周執政大臣的行為生生變成了現在的“尊王”,從而讓晉獻公的聲望飛速增長。

“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有實無名的霸主--晉獻公

借道滅虢

打仗得有軍隊啊,晉獻公就進行了擴軍,打破周王室所規定的晉國只能擁有一軍的數量限額,將一軍增擴為兩軍,周天子拿人的手軟,同時也怕晉國不再給錢,也只能咬咬牙默許了,畢竟那時候的周王室已經沒有能力討伐晉國這樣的諸侯了。

此外,攻下地盤後,怎麼讓這塊地盤快速融入晉國,也是一門學問,晉獻公採取的方法就是蘿蔔加大棒。對比較聽話的,晉獻公採取懷柔政策,比如他把狐氏大戎的首領狐突收編為晉國的大夫,還娶了他的一個女兒狐姬,狐姬就是重耳的母親。對不聽話的,晉獻公直接用武力,先後滅掉了耿國、霍國、魏國(不是戰國七雄那個魏國)、驪戎、狄柤、東山皋洛等。逐漸強大起來的晉國開始參與國際事務,當時赤狄南下,滅掉了衛國,齊桓公號召大傢伙收拾收拾這些沒有眼力勁的狄族。晉獻公積極響應號召,派出大軍東征,驅散了聚集在中原的赤狄,奪回了被赤狄佔據的衛國都城朝歌及河內、邯鄲、百泉四邑。但是此時衛國已經在齊桓公的主持下,異地建國了,晉國就很不客氣地收下了衛國故地,從此這些地盤就是晉國的了。

此後晉獻公又退回晉國周邊,默默發展著自己的勢力,當時齊桓公正忙著跟南方咄咄逼人的楚國爭鬥之時,無暇顧及北方,北方的乃蕞小國晉國就利用這個機會悶聲發大財,通過不斷擴張,使得晉國國力迅速增長,為晉文公稱霸春秋奠定了基礎。

晉獻公在位二十六年,曾“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幾乎是每一年多就要吞併一個國家,為春秋國家數量的精簡做出了突出貢獻,同時也使得晉國的版圖擴張近三倍,據有今山西、陝西、河南之間三角地帶。

“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有實無名的霸主--晉獻公

晉國

可惜,晉獻公一代英主,卻在老年昏庸起來。晉獻公在征討驪戎之時,捕獲一美女,名為驪姬。此女貌美如花,晉獻公對其十分寵愛,而後驪姬為晉獻公誕下一子,名為奚齊。晉獻公愛屋及烏,竟然逼長子申生自殺,好改立奚齊。而另外兩個兒子夷吾和重耳為求自保,紛紛出逃。晉獻公死後,奚齊即位,大權旁落在奚齊之母驪姬手裡,後來在內部政變中,奚齊被殺,夷吾在秦穆公的幫助下登上君位。可惜夷吾也非一代明君,對外窮兵黷武,對內不恤子民,使得國內不穩,最後秦穆公送立公子重耳為國君,是為晉文公。在重耳的勵精圖治下,晉國更上層樓,在城濮之戰打敗了楚軍,晉文公位列春秋五霸。

“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有實無名的霸主--晉獻公

晉獻公寵愛驪姬

晉獻公智勇雙全,幹練老辣,在政治、軍事上多有建樹,然而他畢竟還不具備充當一代霸主的素質,尤其是在其晚年,他生活上奢華侈靡,沉湎於酒色,直接釀成晉國內部的多年動亂,使得晉國與中原霸主的寶座失之交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