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話五千年第35回》宮之奇道脣亡齒寒,晉獻公行假途滅虢

上文書說到晉獻公打戰的癮上來了,也不知吃了興奮劑了還是吃了啥了,把周圍一圈都打了一遍,頗有點打遍天下無對手的感覺。在晉國想要攻打虞虢兩國的時候麻煩來了,人家兩個國家特別親密,互通有無,互為盟國,你要攻一個吧另一個絕對是傾國之兵救之,晉國始終無法成功。晉獻公一位叫做荀息的大臣就提出了一個挑撥離間的辦法,他認為,虞國國君是一個鼠目寸光,毫無遠見且貪財忘義之人,獻公若是將喜愛的良馬和寶玉送給虞國的國君虞公,那麼虞公一定願意和晉國親近。到時候晉國挑撥虞虢之間的關係,虞國就會和虢國決裂。獻公可提出率領晉軍幫助虞國攻打虢國,借虞國的道路,最後在虞國內部攻滅虞國。

《趣話五千年第35回》宮之奇道唇亡齒寒,晉獻公行假途滅虢

獻公採納了荀息的計策,將屈地之良馬和垂棘之壁送給虞公,虞公一盾寶貝到,那高興的嘴巴都歪了,他聽說獻公心愛之物便是這兩個,但獻公居然願意將自己所愛送給他,他真的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了。虞公認為獻公是真心想要和虞國結交,就放下了戒備心,收下了晉國的禮物。

同時,獻公故意派人在虞虢邊境之地製造事端,再說服虞公借道於晉討伐虢國。虞國有個大臣叫做宮之奇,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對虞國忠心耿耿,在虞國地位很高。他曾推薦了賢才百里奚,為了保存弱小的虞國,宮之奇首先提出了聯合虢國來抗拒晉國的策略,因此虞國雖小但也強盛。宮之奇也是晉獻公比較忌憚的人物,當荀息提出了假道伐虢的計策來的時候,晉獻公就提到過宮之奇,他認為虞國有宮之奇,他們的計謀恐怕不容易達成。但是荀息撫平了獻公心中的不安,因為荀息認為,宮之奇是一個懦弱而不敢堅持進諫的人,況且宮之奇從小和虞公在宮裡長大,虞公對他雖親近,但很多時候都不會聽從宮之奇的諫言的。

獻公向虞公提出了借道伐虢的請求,他說虢國總是來騷擾晉國邊境,他想要教訓一下虢國。原本虞虢本是盟國,但是近幾年來,虞虢邊境發生了很多事端,虞公也不再像從前那般友好虢國了,就答應了獻公。宮之奇知道獻公之求以後,進言虞公:“晉國是虎狼之國,這次攻打虢國一定是想要滅亡虢國,哪裡是教訓而已。況且虞虢乃是唇齒相依的關係,嘴唇都沒有了,就算是堅固的牙齒也是會感到寒冷的;要是虢國滅亡了,虞國也會馬上滅亡的。”虞公果真如荀息所說的那樣,他沒有聽從宮之奇的進諫,他說:“晉國是大國,他一個大國還願意和我們虞國這樣的小國家結盟友好,你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晉國只是借道而已,你不要太擔心了。”這一次借道,晉國攻佔了虢國的下陽。

幾年以後,晉獻公又向虞公借道伐虢,這一次依然還是宮之奇堅決反對,但是虞公依然不聽從,借道於晉。宮之奇一看,完了,我這是好良言難勸該死的鬼。我還在虞國呆個什麼勁兒,我跑吧我,帶著一家老小逃到了曹國。最終晉國滅亡了虢國,晉國的荀息和裡克的大軍在虞國都城匯合,出其不意就滅亡了虞國,抓捕了虞公,送給虞公的那些寶貝晉國又拿了回來,可憐的虞公成為晉國寶貝的保管者,更成了晉國的俘虜,目光之短可見一斑。宮之奇的一番“唇亡齒寒”的言論並沒有引起虞公的重視,他兩次借道於晉,才讓晉國有了機會接連滅亡虞虢兩國。

虞國滅亡了,虞國的大夫百里奚連同虞國國君都做了人家晉國的俘虜,虞國國君那是咎由自取,可憐的百里奚都70歲了你說招誰惹誰了,老了老了跟著受這份罪。這位百里奚那可是大才,真是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絕對是24K純金老頭,老夜明珠。這人的價值太大了,久居虞國埋沒了這個人才,到了晉國不知道會不會來個事業的第二春,請看下回《五張羊皮贖百里,七國盟洮定王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