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農村興“養兒防老”,現在卻要擔心“老了防兒”,為何?

之前農村興“養兒防老”,現在卻要擔心“老了防兒”,為何?



在爺爺那輩很多老人都有重男輕女的想法,大部分人都是以生兒子為榮,都覺得生多幾個兒子,家裡有面子,以後自己老了不愁沒人養老,計劃生育實施後,各個地方抓得很嚴,很多婦女為了生兒子東躲西藏,還有些家庭寧願被罰款,也要生幾個兒子。當然,也有些村民響應了國家號召,自願生育一個,有的是生男孩,也有的是生女孩。在那個年代,這種情況在全國各地都有,大部分人都有“養兒防老、重男輕女”的思想,甚至有些家庭為了生兒子,還去做檢查,只要是女孩的,會叫醫生處理。

之前農村興“養兒防老”,現在卻要擔心“老了防兒”,為何?


如今,這些有兒子的家庭,父母也進入老年人行列,子女也長大成人,步入社會。但是在近些年,農村卻出現另一個怪象,以前的農村家庭都興“養兒防老”的思想,覺得兒子越多越好,以後在村裡能抬得起頭,可如今,有很多老人老了卻開始防兒,甚至有些老人明明有幾個兒子,卻都不願意贍養老人,把老人當成皮球踢來踢去。看到都令人心酸,那麼,以前農村興“養兒防老”,現在“老了防兒”,這是為何呢?咱們看看到底是哪裡變了。

之前農村興“養兒防老”,現在卻要擔心“老了防兒”,為何?


以前,很多父母都以為生多幾個兒子有好處,以後養老也不用發愁,每家輪流著養,兩老也能安享晚年。但誰也沒想到,自己的兒子長大後,會變成了一個啃老族。有些年輕人在家不願意吃苦,到外面工作不願意受累,每個月的工資基本都花完,有時候沒錢花還要找父母要。甚至有些年輕人到了結婚年齡把所有的壓力推給父母,要求父母幫他買房買車,還要準備彩禮錢。因此,有很多農村父母為了給兒子籌錢,四處借債,最後老了也要像年輕人一樣外出賺錢、下地幹活。

之前農村興“養兒防老”,現在卻要擔心“老了防兒”,為何?


另外,還有些多個兒子的家庭,對父母也沒有盡贍養義務,父母老了沒有生活自理能力,覺得父母是累贅,把父母當皮球一樣踢來踢去,誰也不願意吃虧,而這些父母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自己老了卻變成“空巢老人”,無人贍養,老了也要自己下地幹活養活自己。

之前農村興“養兒防老”,現在卻要擔心“老了防兒”,為何?


在現實中,這種事情也確存在,身為父母不能什麼事情都依著兒子,該拒絕的,還是要拒絕,以前我們常說”養兒防老“,但是進入21世紀之後,我們這個社會卻變成了”養老防兒“。以前是”你養我大,我陪你老“,而現在是”你養我大,還要負責我娶老婆、買房子、帶孩子“。90後的父母很喜歡對子女說一句話:你們在我眼裡,永遠都是”孩子“!

之前農村興“養兒防老”,現在卻要擔心“老了防兒”,為何?

剛剛聽的時候,感覺到父母愛很偉大,但是當你去好好推敲的時候,卻發現這就是父母”溺愛“孩子的罪魁禍首。它讓子女們從小就產生一種錯覺:既然我永遠都是你們的”孩子“,那你們就應該永遠地、無條件地為我付出,包括幫我買房、娶媳婦、給彩禮,還要幫我帶小孩。而遺憾的是,很多父母都認為做這一切也是理所應當的,從而也乖乖地把自己的”棺材本“掏出來,無私奉獻地交給自己的孩子,以為當自己有一天老了,孩子也會這些無私地對待自己。但是現實生活中,這一想法是大錯特錯了!不少子女在父母還年壯時,不斷地”利用“著他們,包括他們的勞動力、棺材本,但是有一天他們老了,就直接認為他們是”累贅“,從而避而不見。這樣的事例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所以真心奉勸那些父母:別給孩子溺愛,對孩子再好,也要給自己留一條”後路“!也奉勸一些子女,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孝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要讓親朋看不起,不要給孩子當反面的老師!過年了回去多陪陪父母,父母恩,大於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