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教師,若連寫教案都認為無用,那憑什麼去晉升高級職稱

有位教師,教案寫得了草從事,學校領導就此問題找他談話,該教師說,“教案本就是無用的東西,哪個教師上課會照著教案講?”

當下,持有“教案無用論”的教師不是個別現象,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認為上課根不用不著教案,寫教案主要就是為了應付檢查,沒有一點實用價值,純粹是一種無用之功。於是,抄教案、拼教案、補教案成為公開的秘密,成為一種常態。

一名教師,若連寫教案都認為無用,那憑什麼去晉升高級職稱

在這裡,我們暫切按下教案的實用性不表,先問一下這些老師,“你上課憑得是什麼?”“上課前從來不備課嗎?”就算你上課前不學習課標,不研究教材,不管學生學情,走上講臺40(或45)分鐘也絕不是像個電線杆子一樣站著一句話不說、一件事不做、就在講臺上杵上一節課吧?只要說,只要做,課前就要想,這個想,就是備課,你為什麼不把它寫到教案上呢?

既然你事先備了課,為什麼非要上課一套、教案另外一套呢?這實在是揹著石頭上山——自找麻煩啊!

現在,你覺得教案對你的上課沒有用,不是學校要求的不對,也不是檢查的不是,而是你自己給自己添麻煩,實在是個人出了問題。

當然,想想就去上課,課能上好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所以這樣的教師,教案寫不好,課也上不好,教學成績肯定也不會優秀,其他工作肯定也出不了彩,也就難以評上選、樹成先、獲到獎、領到榮譽證書,晉升職稱當然就困難了!

一名教師,若連寫教案都認為無用,那憑什麼去晉升高級職稱

特級教師師於永正說過:教案一定要寫,教案相當於作戰計劃。在戰鬥中,沒有軍隊去打無準備之仗,若如此,肯定失敗。教學也是如此,不寫教案,隨意想想就去上課,就能把課上好,不僅別人不信,我想哪些不寫教案的教師自己也不會相信。

不要以為,他人能講好課、在賽課時獲獎僅是憑運氣“有關係”“走後門”,其實人家憑得是真功夫。你若查一查那些優秀教師的教案,他們大部分教案條目全備,過程清晰,一課時教案時常多達五六千字,老師問什麼問題,學生答對了怎麼引導;學生答錯了,老師怎麼引導。有的還預設了三四種不同的回答……就連教師評價語也備有三四套……這樣的教案不僅是劇本,比拍電影、電視的腳本更加細緻,上課怎麼會不出彩呢?教學質量怎麼會不高呢?

講課是教師的看家本領,備好課是教師講好課的基礎。撰寫好實用的教案,課堂才會收到預期的效果,教學的成績才會高。講課好了,成績高了,榮譽、證書也就會來了,晉升職稱那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所以,一名教師,要想晉升高一級職稱,不要總抱怨學校的各種要求是“形式主義”“一無所用”,而要想辦法給“形式賦予內容”,將“無用”化為“實用”,才是走上了專業成長、職稱晉升的高速公路!

一名教師,若連寫教案都認為無用,那憑什麼去晉升高級職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