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被称作“泉城”,其实他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跟一位古人有关

济南被称作“泉城”,其实他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跟一位古人有关

山东济南市,因为有“七十二名泉”,被人称作“泉城”,也有人称它为“水城”。其实济南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在唐朝时就有人这么叫,一直沿用至今,跟古代一位圣贤有关,这位圣人就是“大舜”,曾经在济南一带种过地,因此人们把济南也称作“舜城”。至今在济南市,有很多带有“舜”的地名,比如济南有历山,也叫“舜山”,山上有舜井、舜祠等。济南城内有舜井街、舜耕小学和舜耕路等,都是为了纪念这位圣贤。

济南被称作“泉城”,其实他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跟一位古人有关

说起大舜,从小就是一个苦命的孩子。母亲早就去世了,瞎子父亲娶了一个后母,心如蛇蝎。后母又生了一个叫“象”的儿子。母子俩把舜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总想把舜害死,好让象独吞财产。一年夏天,雨季来临了,他们让舜去修理破旧的谷仓,舜二话没说,戴上斗笠,拿着抹子就上了谷仓。后母娘俩随后就抱来干柴,放在谷仓下面点燃起来,想把舜烧死。结果舜摘下斗笠,当做降落伞,从谷仓上跳下来,竟然毫发无损。

济南被称作“泉城”,其实他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跟一位古人有关

后母一计不成,又施一计。有一年春天,天气大旱,于是就让舜去挖井。挖到两人深时,估计大舜上不来,就往井里填土,想把他活埋在井里。大舜上过一次当,早有防备,在井壁一侧,挖好一个地道,从地道口爬了出去。尽管继母三番五次地想害他,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孝顺父母,善待他那个狼心狗肺的弟弟。他的父亲也伙同继母经常无缘无故地殴打他,大舜看在家里实在呆不下去了,就来到历山,自己种地,丰衣足食。历山一带的老百姓,都很佩服他的孝行,都来投奔他。

济南被称作“泉城”,其实他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跟一位古人有关

后来部落首领尧,想找一个接班人,就派自己的几个儿子来到大舜身边考察他,还把自己的俩闺女都嫁给了大舜,结果大舜把家里外头都调理得井井有条,姐俩在家里和睦相处,老百姓安居乐业。尧就把自己的位置禅让给了舜。

济南被称作“泉城”,其实他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跟一位古人有关

其实用现在的眼光看待舜的作为,也不都是完全可取的。比如父亲和继母弟弟合伙害他,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家庭暴力。大舜只是一味的忍让,躲避。总想用自己的行动感化他们,结果他们不但不知道悔改,反而变本加厉,一而再,再而三地害他。其实他们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属于谋财害命,杀人未遂。大舜完全可以把他们告到当时的县衙,让官府惩治他们。而大舜却一忍再忍,使自己时常处于危险的境地。

济南被称作“泉城”,其实他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跟一位古人有关

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单位同事李姐,就是一个典型的家庭暴力受害者。她和丈夫是大学时候的同学,结婚后丈夫吃喝嫖赌抽,几乎是五毒俱全。李姐稍微劝说他几句,他就拳脚相加,把李姐打个乌眼青。李姐怕同事笑话,常常戴着口罩和墨镜出门上班。也有好心的同事们劝她:“不行就离婚吧,何苦老受着罪呢!”可是李姐总是怕年幼的孩子受委屈,所以一直下不来决心,总是一味地忍让,幻想着有一天丈夫能够幡然醒悟,改邪归正。结果丈夫在她的忍让和纵容下,变本加厉。整天夜不归宿,去豪赌。终于有一天把家里的房子输给了别人,自己因为打架被刑事拘留。李姐在寒冷的冬天,被迫带着孩子去租房住。

济南被称作“泉城”,其实他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跟一位古人有关

如果李姐一开始不是一味地忍让,跟丈夫开诚布公地挑明讲,如果他不改正,就跟他离婚。也许丈夫就不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就不会出现那样悲惨的结局。“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这句话放在这里,也许不太恰当。但是,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养虎为患,遗患无穷。如果大舜当初,不是一味地对父亲、继母、弟弟无原则地忍让,他的父亲也不会发展到后来,行凶杀人,被捕入狱。

济南被称作“泉城”,其实他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跟一位古人有关

所以说,大舜对父母孝顺是值得称颂的。他不计前嫌,以德报怨,即使到了父母晚年重病缠身,弟弟怕被传染,躲得远远的,而大舜依然亲自给父母喂饭喂药,为他们养老送终。他的行为被写进“二十四孝”,受到后人的敬仰和赞颂。然而,他对父母弟弟家庭暴力的一味忍让,是不值得称颂的。你对大舜的行为究竟怎么看,欢迎探讨。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