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千鈞一髮:時尚界需要知道些什麼?

本周回顾 | 英国脱欧千钧一发:时尚界需要知道些什么?

3 月 29 日本應是英國正式與歐盟分手的日子。但英國脫歐大戲還遠未結束,不確定性仍將繼續困擾在英國運營的全球時尚品牌。

3 月 29 日本應是英國正式與歐盟分手的日子。但在當天下午,英國議會第三次駁回了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的脫歐協議,導致英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可能大幅延遲脫歐,英國距離憲政危機也更近了一步。

英國脫歐大戲還遠未結束,政治混亂和不確定性仍將繼續困擾在英國運營的品牌。何時解決脫歐問題尚不可知,英國國內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也受到了嚴峻挑戰。以下是時尚界需要了解的一些內容:

歐盟已允許英國在 4 月 12 日之前提交一份可行的脫歐方案。儘管已多次否決首相特蕾莎·梅的脫歐協議,但英國議會也未能拿出替代方案。

本週,英國議會投票否決了八個不同的脫歐方案,特蕾莎·梅的最後一搏在週五也以失敗告終。下週,政客們將縮小脫歐方案的選擇範圍,重新審議後從中選出一個能獲得大多數支持的方案。如果議會未能通過脫歐協議,英國面前有三條路可走:大幅延遲脫歐,在未達成協議的情況下脫歐,或放棄脫歐。

脫歐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給英國時尚行業造成了巨大困擾,導致時尚從業者迫切地希望瞭解當前局勢對生意的影響。核心問題在於移民政策可能出現變化、匯率波動造成的巨大損失,以及進出口成本預期將大幅提升。據 BoF 與麥肯錫(McKinsey)聯合發佈的《2018年度全球時尚業態報告》,大約 63 %的服裝設計師和 55 %的英國奢侈品生產商從事出口,大約一萬名歐盟公民在為英國時尚行業工作。

但貿易協議突然變更也會給在英國市場買賣商品的國際品牌造成困擾,因為這會妨礙商品流動,大幅增加運營成本。

對於時尚行業來說,最壞的情況是英國無協議脫歐。這可能會導致進出口成本大幅提高,並且由於更嚴格的邊境管控,商品流動速度大幅降低。

博柏利集團(Burberry Group)首席運營及財務官 Julie Brown 在一月警告稱,如果英國無協議脫歐,英國奢侈品牌的關稅成本將增加數千萬美元。開雲集團(Kering)、路威酩軒集團(LVMH)和哈羅德百貨(Harrods)等公司正在囤積商品,以應對與英國脫歐有關的突發事件。

“我們很難做好準備,因為英國政府自己也沒準備好,”開雲集團首席執行官 François-Henri Pinault 在二月表示。“我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本月早些時候,英國奢侈品行業遊說團體 Walpole 警告稱,如果英國無協議脫歐,英國奢侈品行業或將損失 68 億英鎊。儘管由於英鎊走弱,更多富有遊客來到英國消費,使英國脫歐對當地奢侈品零售行業的影響相對較小,但未來究竟如何很難預測。

對於較小的品牌來說,為不確定的未來做好規劃尤其困難。“說實話,我們在物流方面還未做好準備,”常駐倫敦的希臘設計師 Mary Katrantzou 說。“雖然在倉儲上做了點工作,但我們在等其他品牌先行動,給我們做示範。”

有些品牌正在考慮採取更激進的措施。英國設計師 Olivia Von Halle 表示,她的同名品牌可能會把倉庫搬到亞洲或美國,從而“免受英國脫歐所造成混亂的影響”。德國設計師 Markus Lupfer 則表示,“如果英國無協議脫歐,我們會把倉庫搬到歐洲大陸。”

圍繞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早已殃及時尚企業。除了應對匯率波動造成的影響,時尚企業不得不思考如果英國真的脫歐,到時候該如何管理在英國的進出口業務。“似乎沒人知道發生了什麼,”全球品牌 House of Holland 創始人、設計師 Henry Holland 說。“我們不像大企業那樣資金充足,所以無法通過大量買入外匯來保護自己。”但 Holland 主要擔心他的員工和供應商—— 10 %的員工來自歐洲大陸,近三分之一的產品在歐盟國家生產。

出生於倫敦的設計師 Richard Quinn 曾在去年受到英國女王召見,他表示自己的最新系列在採購方面遇到了麻煩。“我們的人造鑽石鏈子供應商對我們說:‘英國脫歐後我們弄不到這種東西了,所以沒辦法給你們供貨,’” Quinn 說。“成百上千條裙子要用到人造鑽石鏈子,現在我只能去尋找替代品。”

另一方面,英國議會無法就脫歐協議達成一致加劇了對啟動第二次公投的討論,而第二次脫歐公投是時尚行業的首選方案。絕大多數時尚界人士反對英國脫歐,許多設計師也發聲對第二次脫歐公投表示支持。今年一月,在英國議會首次駁回特蕾莎·梅的脫歐協議後,英國時裝協會(British Fashion Council)發佈了一份措辭異常強硬的聲明,宣佈支持所謂的“人民投票”。

目前,所有方案仍在討論中,如果英國真的脫歐,最終何時脫歐也不得而知。

本週新聞回顧

時尚、商業與經濟

本周回顾 | 英国脱欧千钧一发:时尚界需要知道些什么?

Marandi 家族買下 Anya Hindmarch

Mayhoola 多年來一直是奢侈配飾品牌 Anya Hindmarch 的所有者,日前在與該品牌達成協議後,將其賣給了伊朗裔企業家 Javad Marandi 和他的妻子。Qatari Mayhoola 於 2012 年首次取得 Anya Hindmarch 的股份,到去年年中,其持股比例已達到至少 75 %。為了實現盈利,Anya Hindmarch 經歷了一段混亂的重組時期,Qatari Mayhoola 此後一直在尋求退出。

PVH 集團將放棄 Calvin Klein 的高端系列

Calvin Klein 的高端服飾系列 205W39NYC 因高價嚇退顧客,導致該品牌銷售額下滑。由於該系列未能成功吸引消費者,PVH 集團表示將關閉 Calvin Klein 在紐約麥迪遜大街的旗艦店。與此同時,該集團正與合作伙伴 G-III Apparel Group 商談 Calvin Klein 女士牛仔褲的對外授權事宜。得益於市場對 Tommy Hilfiger 的需求提高,PVH 集團的季度銷售額仍高於預期,導致集團股價上漲大約 7 %。季度淨利潤從去年的 1.085 億美元增至 1.587 億美元。

J.Crew

再度聘請債務重組律師

為應對日益縮水的銷售額和現金池,美國服裝連鎖品牌 J.Crew 已聘請律師為其制定債務重組計劃,這是該品牌第二次聘請債務重組律師。儘管在最近啟動了一系列重振和財務重組措施,但向高價服裝市場進軍的錯誤決策,以及來自亞馬遜(Amazon)等電子商務公司的競爭壓力,給 J.Crew 造成了持續困擾。

尼曼百貨(Neiman Marcus)債權人就延長債務期限達成初步協議

奢侈品零售商尼曼百貨的大部分放款人和票據持有人已初步同意延長債務期限,為該百貨商店償還其 46 億美元債務提供了更多時間。Neiman Marcus 明年共有 28 億美元貸款到期。根據協議,貸款和無擔保票據的償還期限將分別延長至 2023 年和 2024 年,後者通過債務交換實現。

全年銷售預期令投資者振奮Lululemon 股價大漲

總部設在溫哥華的瑜伽服生產商 Lululemon 日前發佈了全年銷售預期,令投資者不再擔心銷售增速會在多年保持最高水平後出現大幅下滑。Lululemon 週三發佈的財報顯示,該運動休閒服生產商正在強勢進軍男裝市場,擴大其線上銷售額,在加拿大或向更強大的競爭對手 Nike 發起挑戰。股價在週四大漲 20 %。

老佛爺百貨(Galeries Lafayette)在香榭麗舍大街開設概念店

為了與亞馬遜和Net-a-Porter等線上零售商展開競爭,高端百貨商店將自己定位為“一日遊”目的地。老佛爺百貨本週在巴黎開設了一家全新門店。該門店共四層,總面積 6500 平方米,顧客在這裡可以買到 Rouje、Walk of Shame 和 Mira Mikati 等小品牌,以及 Gucci 和 Chanel 等高端品牌。法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在三月上升到了近七個月的最高水平,這表明法國零售行業正從“黃背心”抗議運動中逐漸恢復。

美容

本周回顾 | 英国脱欧千钧一发:时尚界需要知道些什么?

Feals的CBD產品 | 圖片來源:對方提供

健康初創企業 Feals 採用“直面消費者”模式銷售大麻二酚(CBD)產品

Feals 由 Drew Todd、Alex Iwanchuk 和 Eric Scheibling 聯合創立,他們曾在同一家廣告技術公司工作。CBD 因有益於健康而廣受歡迎,Feals 旨在通過採用“直面消費者”的銷售模式,讓更多人用上 CBD 。為了消除 CBD 的汙名和人們對它的誤解,該初創企業開發了許多服務,包括世界上第一條 CBD 諮詢熱線。

聯合利華集團(Unilever)將收購法國化妝品牌 Garancia

消費品巨頭聯合利華集團已向法國護膚及化妝品牌 Garancia 提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收購要約,後者將成為該集團高端美妝品牌組合的一部分。雙方預計將在第二季度完成交易,協議條款尚未披露。

日本資生堂旗下品牌肌膚之鑰(Clé de Peau Beauté)與英國零售商簽訂合作協議

今年九月,肌膚之鑰將獨家入駐哈羅德百貨(Harrods ),顧客屆時可以買到該品牌多達 250 個產品系列,包括護膚、身體護理和防曬系列,以及面部、唇部和眼部彩妝。目前,該品牌已進入亞太各國、加拿大、美國和俄羅斯。

人物

本周回顾 | 英国脱欧千钧一发:时尚界需要知道些什么?

Andrew Rosen | 圖片來源:Amy Troost拍攝

Andrew Rosen 辭去 Theory 首席執行官一職

紐約品牌 Theory 的創始人 Andrew Rosen 已辭去首席執行官一職,但仍將擔任品牌顧問。今後他將把一半時間花在 Theory上 ,另一半時間用於其他工作。Theory 全球首席運營官 Dinesh Tandon 將接手Rosen在 Theory 和 Helmut Lang 的職務。

Paul Surridge 辭去 Roberto Cavalli 創意總監一職

設計師 Paul Surridge 已宣佈辭去在佛羅倫薩時裝品牌 Roberto Cavalli 擔任的創意總監一職,之前有媒體謠傳他不日即將離職。Surridge 於 2017 年加入該品牌,他在 Instagram 上發文稱,他希望“把注意力放到為了實現與 Roberto Cavalli Group 的共同目標而放棄的其他項目上”。

Glossier 任命 Elle.com

編輯為首任內容主管

“直面消費者”的美妝獨角獸品牌 Glossier 是率先證明內容可與商業共存的品牌之一。為了加大在內容方面的投入,該品牌物色了一名赫斯特集團(Hearst)的編輯來領導戰略實施。Leah Chernikoff 自 2013 年起在 Elle 擔任數字總監,她將在四月正式成為 Glossier 的首任內容主管。

律師 Michael Avenatti 被控敲詐 Nike 兩千萬美元

Michael Avenatti 曾代表成人片女星 Stormy Daniels 與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打官司。日前,這名律師被控挪用客戶資金償還自己的債務。Avenatti 曾威脅 Nike 曝光針對其員工的不當行為指控,除非 Nike 向他和他的一名同謀(姓名未知)支付 2250 萬美元。

媒體與科技

康泰納仕集團(Condé Nast)財報表明集團未來在歐洲以外地區

康泰納仕集團旗下擁有《Vogue》、《智族GQ》和《Vanity Fair》等雜誌,其在美國和西歐市場面臨挑戰,但亞洲市場一片光明。該集團在英國、法國、意大利、德國和西班牙的 2017 年營業總額為 3.73 億英鎊(約 4.93億 美元),比 2016 年減少 7 %。2017 年,該集團在西歐虧損 2740 萬英鎊(約 3600 萬美元),原因在於與業務重組有關的一次性成本,包括裁員和辦公室搬遷。如果上述開支不計算在內,該集團在 2017 年盈利 320 萬英鎊(約 420 萬美元)。

The Face》復刊

創始人、編輯 Nick Logan 領導下的“英國時尚聖經”《The Face》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頗具文化影響力,但在 2004 年宣佈停刊。如今,《The Face》迎來了期待已久的復刊,今後將推出數字刊和季度紙質刊。復刊後的《The Face》由新任董事總經理 Dan Flower 和編輯 Stuart Brumfitt 執掌,數字刊和紙質刊將分別在四月底和九月發佈。該雜誌於本週一登陸了社交媒體平臺。

翻譯:Galen Xiao

今日討論

你認為英國若成功脫歐將會為時裝產業帶來最明顯的影響是什麼?

“今日討論”是BoF時裝商業評論新開闢的討論欄目,歡迎與我們分享您的看法、建議和觀點,我們將在每個月為最佳討論參與者寄出精心準備的禮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