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教練手記:智能教育的革命

思維教練手記:智能教育的革命

當人類邁入智能化時代的大門,不僅傳統的經濟模式開始崩塌瓦解,傳統的教育模式也面臨著一場革命性的顛覆,其核心就是知識教育必須讓位於智能教育,以“知識繼承為主”的落伍教育模式必須被淘汰。因為隨著電腦、互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智能工具變得越來越強大,人類無須再像工業時代那樣,靠死記硬背來完成知識的繼承,以備將來工作需要。未來的流行趨勢是知識集成化、模塊化、芯片化,甚至人體植入化。人們只需要知道如何使用知識,而不必清楚其內在原理。比如你命令“個人智能工具”去計算數學難題的答案,快速寫一篇新聞稿,即時翻譯外語,卻不必知道數學函數公式是什麼,新聞寫作原理是什麼,英語單詞語法是什麼,整個過程使用就像用手機打電話一樣方便。

人類的進化史,其實就是不斷用工具瓦解專業技能的歷史,當長矛弓箭誕生後,人類就不必靠拳頭利齒與猛獸搏鬥了;當槍炮發明後,世間再無衝陣猛將;當核彈綻放出直衝雲霄的蘑菇雲後,所有的軍事謀略都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從此穿白大褂的科學家代替了軍人成為戰場上的主宰。之所以用軍事領域來作比較,是因為戰爭是人類競爭最激烈殘酷的領域,也是人類工具進化速度最快的領域。通過解析這個特殊樣本,我們不難清晰預見人類未來在其他領域的變遷趨勢。

坦白地講,教育領域是人類最頑固僵化,變化最遲緩的領域,沒有之一。這種“以不變應萬變”的自信並非源自教育學、教育機構本身有多麼高明,主要還是因為人類工具在智能化研發道路的遲滯造成的。因為人腦智能是最難解的科學之謎,所以在過去人類的主要精力一直專注於工具的動能化研究和普及。當一臺機器輸出的力量超過10萬匹馬力時,人類的體力技能就被徹底瓦解了。今天的人們運動鍛鍊不是為了更好地用體能去工作,主要是為了娛樂,為了養生。而當工具的動能化日漸成熟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工具智能化研究和普及的大時代。

在過去由於工具沒有一個“腦”,所以需要人腦來駕馭它發揮作用。今天當工具不僅擁有了自己的“腦”,而且這個“腦”的記憶速度勝過人腦千萬倍,計算速度勝過人腦千萬倍,推理速度勝過人腦千萬倍,信息蒐集分析速度超過人腦千萬倍……這時候人類還有什麼用呢?也許有人爭辯會說:人類擁有創造力、想象力,這是機器做不到的。但問題的關鍵是,地球上60多億人,有多少人敢自豪地宣稱自己的創造力、想象力接受過系統的教育,堪稱出類拔萃呢?!殘酷的事實是,機器的“腦”變得越來越聰明強大,但99%的人卻依然在接受傳統的教育,他們辛辛苦苦培養的專業技能在10年內都將被“智能工具”瓦解。不要幻想少數精英能代表人類的榮光,在人腦與機器腦的較量中,從平均值來看人類已經完敗,從高端值來看人類即將完敗。

面對這場智能化危機,大多數教育機構又在做什麼呢?它們依舊在沿襲工業化時代的標準“生產加工”人才,即學習就是學知識、學很多知識、學更多知識……例如學數學就要系統掌握從加減乘除,到微積分的所有計算公式,學歷史就要死記硬背時間地點事件,學外語就要把所有的語法時態牢記在心,學政治就要堅信教科書上的一切都是永恆不變得真理……慢慢的一個個頭腦就被塑造成了知識的“倉庫”,人類的這種“低智能+高知識存儲”的腦模式,與機器的“較低智能+超高知識存儲”的腦模式相比是何其相似,又是何其危險!不要忘了,人類腦的迭代更新是70年一代,而機器腦的迭代更新有可能是一年80代、8千代、8萬代,只要快速持續迭代進化,人工智能很快就會由較低智能發展為較高智能。

也許某一天,當人類惶恐地感知到人工智能開始比人腦聰明時,第二天80%人都會接到失業通知書了,因為機器比你做得更好,而且不需要任何工資福利。這不是聳人聽聞,故作驚人之語。其實,只要稍微關注一下新聞就會知道無論是科學界,還是工商界都開始對人工智能逼近“奇點”憂心忡忡,物理學家霍金再三發出警告人類有可能毀於人工智能,經濟學家也預言,高智能機器人的普及將引發大批失業潮,而且這一次人類將是永久性失業。

少數樂觀的科學家對此持否定態度,他們認為人類將發展出更高層次的智能,未來可以和機器合作工作,智能互補。比如人類負責想象創新、提出問題,高智能機器負責實現完善、解決問題。當然,這不失為一個美好的可能性,我也願意相信這樣的光明遠景,然而我們的教育開始行動了嗎?在中國有多少老師懂得怎麼教授想象力、創造力?什麼樣的教材才能人腦智能水平一步步提升?

面對這次危機西方發達國家從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新教育改革探索,其主線脈絡就是讓教育模式由知識化轉變為智能化,從培養記憶型人才,轉變為培養創造型人才,從關注知識快速學習積累,轉變為關注頭腦邏輯思維力、創新思維力的培養。上個世紀,著名導演謝晉曾為《學習的革命》一書做廣告推薦,結果很多人買來看後大呼上當受騙,因為裡面充斥了太多新奇的概念,超越時代的理念,以當年中國人的知識結構見識,以及對電腦互聯網等智能工具的熟悉程度,自然很難理解全新的智能教育理念。這就像冷兵器時代的人很難理解熱兵器時代的作戰模式一樣,沒有槍炮、飛機坦克,光靠想象力是學不會現代戰爭的。

今天的現狀讓人不禁想起清末的國學與西學之爭,學習國學永遠沒有錯,但是為了給西學讓路,滿清政府不得不砍掉了延續一千多年的科舉考試製度,把四書五經換成數理化課本。當年的教育轉型是痛苦的,但在亡國滅種的威脅下,頑固的舊式教育體制還是瓦解崩潰了,其代價就是大批的國學老師失業,舊私塾學堂紛紛倒閉,昔日的秀才、進士變得一文不值,要想獲得一份體面的職業就不得不重新回爐,與幼稚童子一起同窗共學新知識。今天,當人類面臨“亡族滅種”的威脅時,教育轉型革命又一次需要人們做出痛苦的抉擇,是眼前的穩定更重要,還是未來的生存更重要呢?

古人云:天變,道亦變。當環境發生地覆天翻的變化時,強大如恐龍一般的地球霸主也只得遵循自然規律滅亡絕種,必須為新生代的崛起讓路……

2019年,智能化危機不是即將來到,而是已經來到。為了中華民族的未來,希望今天的政府,能更有智慧,更有魄力,及早推進智能教育的革命!

思維教練手記:智能教育的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