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新長征》雜誌:用實幹來實現美好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美好生活”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一個關鍵詞,也是一個主題詞。這個概念的提出,不僅明確了新時代下,我們的根本任務和奮鬥目標,而且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豐富和發展也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美好生活的內涵特徵

2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首提“美好生活”概念,並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黨的奮鬥目標。”“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所提出的“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最初表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與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關係上深刻揭示了新時代美好生活的內涵。“美好”是生活的前提,當生活在努力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條件下,其質量水平有所提高,每一天都令人嚮往,生活才是有意義的,才是美好的。

美好生活具有歷史性。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由人的客觀實際生活狀態決定的,究其根本是由社會物質生產力水平所決定的。我們可以給美好生活賦予一定的個人理想色彩,但絕對不可以脫離實際,使美好生活缺乏可操作性和實踐性,否則美好生活僅止於想象。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定義是不同的,自然經濟下,男耕女織的小農生活就是美好,改革開放初期,萬元戶是富裕人家的標誌,成為時代特有的難得榮耀。黨的十九大召開後,這種美好生活的追求基於全面小康式的生活,並在此之上尋求更高層次的滿足。

美好生活具有具體性。人的需要按從低級到高級的順序,依次區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自我實現的需要。“極其令人興奮的人世間的事情是,當個人取得內在的自由時,他就會選擇這一形成過程作為美好的生活。”每一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各有不同,所以不同主體對於美好生活的理解和追求也相應的各有不同,存在一定的具體性。美好生活的具體性就要求我們尊重人民多元化的需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改革開放之後,“解決人民溫飽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這兩個目標已提前實現”“再奮鬥三十年,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質上,黨的十九大對社會結構發展形式的定位具有重大意義,我們會發現溫飽型社會大體對應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小康型社會大體對應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富裕型社會大體對應自我實現需要。可見,黨的十九大開始更加註重人民更高層次和結構需要,更加註重對人民高層次需要的滿足。

二、美好生活的價值意蘊

與新中國建國之初的“美好生活”相比,中華民族在新時代下真正實現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審視歷史的長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直貫穿其中,在不同時代下,黨和人民為這一概念賦予了不同的時代內涵。從鄧小平理論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詮釋表達打破了固有的思想禁錮,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發展新方略,這些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向新時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直到黨的十九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再一次對“美好生活”進行詳細且全新的表達,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內涵注入時代性和創新性,豐富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的十九大將社會結構的發展由原來的溫飽、小康提升到為富裕而奮鬥,將人民需要在強調原有“物質文化”需要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需要。這就從深層指向了發展的平衡性和協調性需要,在對生活的整體理解中凸顯全面性美好生活需要。就是說,滿足人民日益廣泛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不僅滿足人民群眾對物質文化生活方面需要,更要為人民群眾營造出能體現美好的多元環境,推進著全體人民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會生活、生態生活的全方位發展,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人民共享美好生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而人民共建美好生活則是發展理念的根本要求。美好生活這一具體概念的提出可以鼓勵全國各族人民一同努力,激發社會的團結力和創造力,使社會一切智慧充分釋放,一切力量充分湧流,使每一名公民無論階級、身份或地位,都能團結一致,為個人、為集體、為國家既定的美好生活的目標而堅持不懈,努力奮鬥,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雖然我國仍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但從“物質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這一歷史性變化,是對五年來中國發展歷史性成就和變革的深刻總結,也是對40年來改革發展成果的歷史回應,更是對新時代下未來中國發展方向與共產黨人的奮鬥目標做出的精準定位。美好生活的提出,確立了共產黨人在新時代下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具體任務,也進一步明晰了共產黨人在新時代下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

三、美好生活的實現路徑

推動經濟產業發展是實現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礎。經濟發展水平是影響人民生活質量的關鍵因素,只有人民的物質生活得到充裕保障後,人民才能開始追逐基本物質以外的助推生活美好的方式。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要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九大著眼於破解制約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問題,提出促進國民經濟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這就要求我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推進經濟與生態的良性循環發展。

清明社會政治秩序是實現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隨著物質條件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美好生活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更加註重政治權利公平、司法程序公正、就業機會平等、教育均衡發展、社會醫療健全等政治秩序方面的訴求,這是實現人們精神層面的美好生活的外在條件。公平正義從本質上說屬於社會、道德範疇,它是衡量社會制度、系統、重要活動是否合理的一個重要尺度。社會不可能給每個人都提供發展所需要的一切條件,但是可以為他們的發展提供公平競爭的機會。在一個文明和諧、團結有序、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裡,人民就會安居樂業,互尊友愛,形成一種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人民就會去追求美好、創建美好、享受美好的幸福生活。

建設美麗生態環境是實現美好生活的重要前提。環境美麗是人民美好生活的福祉。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這是對人民新時代美好生活需要的最暖心回應。金山銀山固然重要,但綠水青山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條件。我們要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進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要求我們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樹立綠色生活理念,尊重生態發展規律,保護和利用好生態環境,發展綠色產業,使開發和生產更具生命力與潛力。與此同時,也應當重視人們生活觀念的轉變,生態建設需要人們的點滴參與,建設生態生活的美好要堅決打好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和寧靜、和諧、美麗的自然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