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毛主席的這首詩堪稱處理國際事務的真經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1963年1月9日,70歲)

小小寰球,

有幾個蒼蠅碰壁。

嗡嗡叫,

幾聲淒厲,

幾聲抽泣。

螞蟻緣槐誇大國,

蚍蜉撼樹談何易。

正西風落葉下長安,

飛鳴鏑。

多少事,

從來急;

天地轉,

光陰迫。

一萬年太久,

只爭朝夕。

四海翻騰雲水怒,

五洲震盪風雷激。

要掃除一切害人蟲,

全無敵。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毛主席的這首詩堪稱處理國際事務的真經

寫詩的背景:詩作寫於1963年,當時,剛剛從三年困難時期走出來的新中國,遭到國際上不友好國家的攻擊。郭沫若在報紙上寫詩回擊,毛主席看到報紙上的詩後,寫了這首和詩。

欣賞:詞以“小小寰球”起筆,氣勢恢宏,境界壯闊。七十歲的主席和青年時期一樣,雄偉的氣魄和包容日月星辰的寥廓胸懷沒有變。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毛主席的這首詩堪稱處理國際事務的真經

地球尚且這麼小,地球上那幾個蒼蠅就更渺小了。主席把國際上的反華勢力比作蒼蠅,以一個巨人的姿態,看著一群小丑“蒼蠅”嗡嗡不休的醜姿,又不停碰壁的蠢態,蔑視之情一下子展現出來,令人解氣又好笑。

主席亦莊亦諧,筆調幽默。上闕結句用兩個典故指出這些人見識短淺的可笑和無知:螞蟻在槐樹下建的窩感覺自己就是個大國,還以為自己就能搖動大樹。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毛主席的這首詩堪稱處理國際事務的真經

下闋,主席筆調一轉,節奏一反,由上片的從容舒緩,變得緊湊急促。站在歷史、時代和宇宙的高度看待這場論戰,詩人表現出一種力挽狂瀾的膽魄、一種義無反顧得決斷、一種急昂奮進的鬥志。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四個整齊的三字短句,筆力雄悍,似銅板鐵琶,促節鏗鏘;如黃鐘大呂,巨聲鏜琅。“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則點明這場論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毛主席的這首詩堪稱處理國際事務的真經

事關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勢在必爭,不能坐待歷史作出結論,而必須積極主動地迎接挑戰,爭取時間,以加速世界革命的歷史進程。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盪風雷激”一聯正是對當時世界革命形勢的藝術概括和樂觀展望。

面對當今的世界局勢,半個世紀前主席的主張,仍是那麼的正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