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公子中,溥侗出身最好,可落差同樣極大,從一個紈絝變大師

說起民國四公子,有很多的版本和說法,爭議也比較大,總體來說,雖然說是有四位,其實派上來的卻有七位,分別是:張學良、袁克文、溥侗、張伯駒、孫科、段宏業以及盧小嘉。咱們也四公子,乾脆稱為七公子算了。

民國四公子中,溥侗出身最好,可落差同樣極大,從一個紈絝變大師

在這七位中,溥侗的出身最好,也最有地位, 可也是經歷變故比較大的一位。溥侗是清朝皇室後裔,是乾隆帝第十一子成親王的曾孫,後來過繼給道光皇帝長子為子嗣,世襲諸多的官職爵位,=有鎮國將軍、輔國公、總理大臣等。雖然聽著挺唬人,可實際上輪到他的時候,已經成為了虛名。

民國四公子中,溥侗出身最好,可落差同樣極大,從一個紈絝變大師

自從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之後,滿勤貴族的地位就沒有原來那樣高高在上了,從高人一等掉落到平民百姓,一般人一時之間接受不了這個打擊,可溥侗在不同,他似乎根本沒有在意過一樣,和往常一樣,沉迷在戲曲之中無法自拔。

民國四公子中,溥侗出身最好,可落差同樣極大,從一個紈絝變大師

溥侗出生在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排行老五,所以人稱“侗五爺”。出身皇室之中,身份地位高崇,家境富裕,和京城中的著名藝人接觸頻繁,漸漸的成為他的愛好。身份嘉靖的情況註定了他沒有太多的生活幹擾,加上刻苦練功以及拜訪名師,境界突飛猛進,很快就達到了六場通透的化境。

民國四公子中,溥侗出身最好,可落差同樣極大,從一個紈絝變大師

既然他有一技之長,並刻苦用功,怎麼成為民國四少的呢?

這並不難理解,溥侗的身份高,就算大清國覆滅之後,也備受人們的尊敬,而且家中富裕非常,也不用四處奔波生活,成天逛戲園子,這不是紈絝的作風是什麼,所以被人和張學良等公子哥並稱民國四公子。

雖看起來他的所作所為像個公子哥,可論起才能和技藝,十個公子哥也不上他。溥侗不但精通戲曲,對音律也無所不通,文學以及文物鑑賞也會上上之家,到現在看來,宗師之名是跑不了的。宣統三年的時候,我國頒佈了歷史上第一手國歌,正是溥侗這個鎮國將軍譜的曲,可想他在音律上的成就有多深了。雖說他地滿族皇室貴族,可舉賢不避親,沒有超人的才能,怎麼能夠不避親呢?

自從滿清朝覆滅之後,他一直都是民國戲曲,音律中的大家,他那曲《高山流水》更讓人感到舒適脫俗,受到很多大家的推崇,可以說,他雖然失去了封建皇室的地位,可也因此而成為戲曲界,音律界的大師,融入到了傳統文化傳承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