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一个人带几十个学生,会不会指导不过来?

用户68289336


看到这个问题,我数了一下我门下的研究生。


现在算上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我门下一共有10名研究生。学硕三年学制,每年分配到门下一个。专硕2年学制,每年分配到门下4个左右。现在门下一共有3名学硕,7名专硕。

今年6月份有1名学硕,4名专硕即将毕业。然后到今年年10月份左右,门下又会有新一届的研究生被补充进来。

观察我自己和周围我博士同学的情况,门下10名左右研究生是常态。考虑到研究生导师的时间和精力分配问题,同时也是对研究生负责,院校一般会做平衡和协调,不允许一个导师出现“超负荷”指导状态。



仅以人文社科领域而言,研究生的日常状态和导师角色是怎么样的呢?

第一,上课。专硕和学硕入学后,一般都要在第一年上完所有的专业核心课。所以,第一年,上课,写课程论文是研究生的日常状态。这个环节,研究生和导师的交集一般是很少的,除非导师项目很多,需要研究生参与进来。但绝大多数导师是不具备成为“老板”的条件的,即拥有的科研项目屈指可数甚至是没有的。

第二,研究生阶段主要是一个自主学习的阶段,研究生拥有的自由空间很大,导师一般不会深度介入并指手画脚你的日常生活。有的导师会给门下研究生规定阶段性科研任务,比如读书,阅读专题论文等,大部分导师则是任由学生自由探索。



第三,研究生导师发挥“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毕业论文环节:帮助研究生敲定论文选题,确立论文大纲,梳理研究思路。即发挥一个学生学位论文“把关人”的作用。但也仅仅是选题,章节,学术规范等大方向把关,像论文细节,比如错字病句,段落划分,注释引证参考文献等细节,还是主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

研究生阶段,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师指导为辅的角色定位自然就大大降低了导师的工作量。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导师,同时带着本科生,硕士,博士,但依然能“游刃有余”的原因。



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对仅仅想追求研究生学历的学生而言,可能是求之不得的事,这种导师无论如何要比在各方面使劲榨取学生劳动力的导师强太多。但对于想在学术上有所精进的学生,导师的不管不顾可能就远远不够。所以,如果你是后者,主动积极滴去“骚扰”一下导师,表现出主动求知的姿态,导师还是很欢迎的。

以上,供参考。


孙卫华


感谢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

题主大哥,你是哪里看到的啊?

一个研究生导师真的不可能几十个学生,而是一个团队几十个学生,团队内有不同职称结构的老师,如教授、副教授、讲师、师资博士后等。再者说,研究生招生指标也没那么多,一年一个导师2-3个硕士,1个博士是常见的。

今年我们学科研究生指标又缩减啦,一个老师也就1个硕士生名额,忧伤啊...

当然,也许是小西个人见识有限,没有了解到具体情况。

上图是一个研究生学习室的照片,在研一课程学习结束后,大部分硕士都是在这样的小隔间度过的(还有隔壁的实验室)。

小西自己也带硕士,"指导"不是给学生上课,不需要每天都管着,一般来说2周左右沟通交流一次,学生汇报下个人的研究进展和遇到的问题,我给他做一些指导或提供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比如说学生做实验失败几次,我也会和他一起做一次,然后帮他找原因。相对来说,一个老师指导几个研究生的话,时间上完全没问题。

另外,"老带新"也是研究生中很好的传统,课题具有传承性,不少团队10-20年就研究一个方向,博士生、研二研三的学生会新来的研究生指导,如看什么文献、开题的流程和细节,新生也会提前跟着做一些辅助性实验。之前,小西读研的时候,还给师姐洗了大半年的瓶子呢...

同时,团队还会1-2周开一次课题组例会,每个学生轮流做一些汇报,大家一起帮忙把关和解决问题,甚至在例会上学生都会针对某个问题争论,这些都是很好的科研环境。

若是几十个学生的研究团队,学生更好指导。作为团队带头人的大牛很忙,基本是管好团队老师,学生会细分到团队每个老师,自己挂个名。

工科导师指导学生最怕的是没有科研经费,毕竟每个学生的学位论文课题都得花费不少的费用。往往缺少课题项目的导师,学生都是最后学院分配的,而不是学生双向选择主动选的,不过部分院校会根据导师的情况划分招生指标,没有足够的经费职称是不会给招生指标的。

希望对您有帮助,方便时给个关注,谢谢您~

2019-01-30-05


帅小西De


一般都是博士研究生带硕士研究生,能力强的研究生带能力弱的研究生,高年级研究生带低年级研究生,导师让不同的研究生负责一个具体的研究项目/方向,只需要把握住方向,定期开组会,推动项目顺利开展,结题就可以了。

毕竟研究生都是知识全面,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只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能够与导师和团队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是能够顺利毕业的!只要有项目,根本不存在导师带的住带不住的问题!


转基因科普


导师的主要作用有两个:

1、提供科研经费和科研平台

2、点拨和把关

所以说导师并不会手把手的去指导学生,一般就是简单的指明方向,剩下的就是学生的事了。

因此导师的任务并不会随着学生的增加而增加。


刘壮实


导师一个人带几十个?搞笑呢,那导师门下在校生不能超过多少个是有规定的。带那么多上面一查一个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