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潍柴精神|扛起动力城大旗——向潍柴集团和谭旭光同志学习述评之八

学习潍柴精神|扛起动力城大旗——向潍柴集团和谭旭光同志学习述评之八

学习潍柴精神|扛起动力城大旗——向潍柴集团和谭旭光同志学习述评之八

潍柴,“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心无旁骛攻主业,正不断改写自己在世界产业版图上站位的答卷。有人说,前些年之所以认识潍坊记住潍坊,一是潍坊风筝,二是潍柴。现在的潍坊风筝,谁不耳熟能详;今天的潍柴,天下谁人不识君?

潍柴的敢担当成就时代作为。潍柴自诞生之日起即扎根实业,以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为己任,始终将企业发展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无论是在创业期,还是收获期,潍柴一直在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践行着对国家、对中国装备制造业以及整个社会的责任。

正因如此,潍柴的崛起与发展,不仅成就了国际化的潍柴,而且把潍坊推向了世界;不仅带动了本地配套企业的发展,而且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配套企业落户,壮大了潍坊制造业集群发展的优势;不但实现了自身发展,而且带动了上下游企业链条的协同发展;不仅贡献税收连续十几年位居全市前茅,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而且牢记社会责任,主动感恩回馈社会。

学习潍柴精神|扛起动力城大旗——向潍柴集团和谭旭光同志学习述评之八

多年以来,潍柴一直牢记200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潍柴时“要打造民族工业品牌”的嘱托,心无旁骛攻主业,闯出了一片天地,先后获得第三届中国质量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年,潍柴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在第84位,在中国制造业中排在第27位,在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中排在第2位,在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中排在第1位。

潍柴的掌舵者谭旭光,以振兴潍坊和民族工业为使命,抢抓发展机遇,坚定发展信心,转变发展方式,争当新旧动能转换转型发展的“排头兵”,表现出我市企业家率风气之先的精气神,生动诠释着潍坊领风气之先的优良传统,为弘扬新时代“儒商精神”树立了新标杆。

学习潍柴精神|扛起动力城大旗——向潍柴集团和谭旭光同志学习述评之八

“潍柴速度”“潍柴现象”“潍柴模式”“谭旭光魔方战略”……这是对潍柴的褒奖,也是对这张潍坊名片的褒奖;这既是潍柴动力的光荣,是潍坊的光荣,也是我们山东省的光荣。

在全市向潍柴集团和谭旭光同志学习大会上,谭旭光动情地说,潍柴动力发展到今天,离不开潍坊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市委书记惠新安坚定有力地回应说:“我们潍坊,要努力营造好环境,让更多的企业家在这里放心地高飞,使潍坊成为企业家的‘风筝之都’!”

今天,潍坊聚焦打造国际动力城,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这是山东省交给潍坊的任务,也是潍坊的最大优势所在。潍柴将坚定不移地扛起动力城的大旗,在全球叫响中国制造潍柴品牌,共同实现打造受人尊敬的国际化强企的梦想。

学习潍柴精神|扛起动力城大旗——向潍柴集团和谭旭光同志学习述评之八

潍柴,不仅是潍坊的潍柴,更是中国的潍柴,世界的潍柴!谭旭光说:“潍柴是潍坊的,荣誉属于潍坊;谭旭光是一只风筝,无论飞多高多远,根永远在潍坊。”

潍坊是潍柴民族动力梦想起航的地方。从上世纪40年代建厂,到现在的国际化企业集团,潍柴扎根在潍坊70年,与潍坊血脉相连、荣辱与共。“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脊梁,必须树立国际视野,整合全球资源,向世界展示中国力量,打造国际知名品牌。”谭旭光有着这样的豪情。潍柴加快迈向高端,挑战全球一流,力争在每个战略领域都要打造最具品质、核心技术和成本竞争力的世界级、高价值产品。

强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赋予潍柴人创业的激情。40年前,刚刚参加工作的谭旭光,与潍柴一起亲历并参与了改革开放。这场改革巨变,深刻改变了一个传统国企的发展命运,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动力的前进轨迹。

潍柴以创新为基石,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推出了一个又一个现象级动力产品,不仅牢牢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动力的前进轨迹。在“以我为主,链合创新”理念指引下,潍柴实现了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超越引领的历史性跨越,成功推出了WP13、H系列、M系列、N系列等发动机,打造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动力心”,也彻底破解了我国缺少重型动力总成核心技术的困局。潍柴动力“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学习潍柴精神|扛起动力城大旗——向潍柴集团和谭旭光同志学习述评之八

潍柴动力擎起大国重器民族脊梁,是潍坊工业改革开放发展的一个缩影。我市的机械装备制造产业依托既有基础,加速实现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大步迈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奋力打造国内重要的高端制造业基地,托起城市发展的产业“脊梁”,打造着“动力之城”。

潍柴一直是潍坊人的潍柴。在潍柴发展史上的每一个重要节点,都展现出了潍柴人激情创业的风貌,都让潍坊人民为之关注。

有人说,今天的潍柴,涅槃于1998年,一场改革巨变实现了一个传统国企的华丽逆袭。时至今日,走过潍柴文化宫原址,还有不少人想起当年“谭大胆”的重磅改革,当年就是在这里,在潍柴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时刻,谭旭光发出了改革突围的呐喊,开始了潍柴创新突破的求索之路。

学习潍柴精神|扛起动力城大旗——向潍柴集团和谭旭光同志学习述评之八

多年来,谭旭光给潍坊人留下了一个个传奇一样的故事,断了三根肋骨去跑市场、20年没有一个春节在家过、一年飞15万公里……有人说,中国应该多一些具有远见卓识、宽广胸怀和坚强毅力的谭旭光式企业家。

2013年谭旭光提出实现百年潍柴梦,这个潍柴人共同的梦想,再次让全市人民关注。梦想孕育了厚重的潍柴特色文化,也成为了推动潍柴人奋进的强大内驱力。今天我们看潍柴,不只看曾经创造了多少物质财富,更为其经年累月沉淀所形成的厚重文化底蕴所感染和感动。

学习潍柴精神|扛起动力城大旗——向潍柴集团和谭旭光同志学习述评之八

“把全球最重要的资源吸引到山东来,把全球最先进的技术拿到山东来,把最高端的人才吸引到山东来,我们要做新旧动能转换的排头兵!”

潍柴从不满足于只做中国的潍柴,潍柴人续写着中国制造的自信,给潍坊的装备制造业增添着优势和自信,他们还放飞着国际化的梦想,要做世界的潍柴,“成为受人尊敬的国际化强企”。

在潍坊成长起来的潍柴已经通过国际化道路打造了一个动力王国的国际“朋友圈”。在潍柴改革创新20周年大会上有这样精彩的一幕,谭旭光给跨国并购的法国博杜安、意大利法拉帝、德国凯傲、林德液压、美国德马泰克和PSI等洋专家和管理者颁奖,让很多人感慨。伴着风筝走向世界,潍柴已经成长为一个国际化集团。

在新旧动能转换之际,潍柴作为潍坊的龙头企业,用更辽阔的视角去看新旧动能转换。在2017集团收入突破两千亿大关,达到了历史最高点时,谭旭光酝酿开展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产业布局,引进全球优质产业和智力资源助力潍坊高质量发展,为潍柴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根据山东省发布的新旧动能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潍柴集团自觉融入国家战略,在潍坊市谋篇布局,布局新能源电池等未来产业,壮大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改造装备制造、汽车等传统产业,淘汰行业落后产能,打造国际动力城……

学习潍柴精神|扛起动力城大旗——向潍柴集团和谭旭光同志学习述评之八

潍柴产业布局落子有力。2018年12月14日举行的潍柴2019年全球供应商大会上,启动了潍柴(潍坊)千亿美元产业园规划,吸引一大批国际先进企业落户潍坊,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根据新能源动力产业规划,未来5-10年,潍柴将投资500亿元打造涵盖混合动力、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电机、动力总成系统、整车整机的新能源动力产业链,建设新能源、新业态产业园,引进全球优质产业和智力资源,助力潍坊经济腾飞。

为支撑新能源项目建设,潍柴集团将面向全球引进一批新能源领域的优秀领军人才和技术专家,组建一支2000人规模的一流专业化新能源团队。继续与世界著名大学德国雅各布大学、亚琛工业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日本东京大学等合作,培养新能源领域专业人才以及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潍柴在拓展全球版图的同时,构筑起了独具特色的全球人才高地。

一个在国际上叫得响的企业在世界风筝都上演着凤凰涅槃的传奇,一个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在潍坊落地生根,绽放新枝。

学习潍柴精神|扛起动力城大旗——向潍柴集团和谭旭光同志学习述评之八

“靠哪一个企业都不可能解决中国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靠合作。我们不能跳独舞,要跳有声有色、有气势的群舞。”在谭旭光看来,新时代企业家就应当有命运共同体意识,把企业发展与社会、国家、行业发展融为一体,与产业链条同成长、共命运。

潍柴近20年的成长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除了自己勇担责任,努力缩短中国内燃机研制水平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差距外,潍柴还携手产业链上的企业以及业内兄弟一起推动中国商用汽车发展。

在谭旭光“打造开放合作创新模式,整合全球资源为我所用”思路的指导下,潍柴探索出“以我为主,链合创新”的研发模式,与110家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研发共同体”“应用共同体”,构建了以动力总成为核心的产业众创生态圈。

以“研发共同体”为基础,潍柴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标准制定,建立了国内发动机领域唯一一家“国家商用汽车动力系统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起设立了“商用汽车与工程机械新能源动力系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及“内燃机可靠性国际技术创新联盟”。在国际内燃机研究领域享有极高声誉的美国西南研究院也加入内燃机可靠性国际技术创新联盟。潍柴还先后将55项发明专利和379项其它专利,通过规范行业标准方式,主动与同行分享。

学习潍柴精神|扛起动力城大旗——向潍柴集团和谭旭光同志学习述评之八

潍柴近20年的成长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一路走来,面临着很多共性的问题。潍柴正是在解决不同阶段一个个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学习、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在自主融合创新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潍柴特色和优势的WOS质量管理模式。

在国内外的并购企业中,潍柴不仅输出资本、输出技术,更重要的是输出管理,在每个并购企业导入WOS,获得了巨大成功。

学习潍柴精神|扛起动力城大旗——向潍柴集团和谭旭光同志学习述评之八

收购扬柴5年,产品单价由不足5000元提升到近2万元;战略重组湘火炬13年,陕重汽成功进入中国重卡第一梯队。海外并购企业中,法国博杜安发动机、意大利法拉帝、德国林德液压等均实现了扭亏为盈、快速发展;德国凯傲保持10%以上的业绩增长。在潍柴80多家供应商推广落地潍柴质量管理标准,实现了产业链共同提升。

内燃机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内燃机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中,经历过多次排放法规升级。此次国六排放法规实施在即,在这个关键的时代关口,潍柴作为重要的能源动力企业,率先与博世携手全球200余家战略伙伴共同发起“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倡议。倡导大家积极响应、坚决支持中国政府关于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要求,全力以赴、全面做好符合排放法规产品的准备工作。倡导共建平台、积极合作,深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加速关键零部件、发动机、整车整机等先进技术突破和高端工艺开发,全力推进国产化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前,潍柴全系列发动机提前一年达到国六排放法规标准,并获得国家生态环境部首款国六b重型柴油机认证,以最果断的决心、最有力的行动,共同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绿色发展,共建美丽中国。

学习潍柴精神|扛起动力城大旗——向潍柴集团和谭旭光同志学习述评之八

“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回报社会,是潍柴企业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关注公益、推动文化传承,是潍柴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

谭旭光秉持“对社会负责”的高度使命感,带领潍柴积极回馈潍坊社会经济发展,在诚信经营、严控质量、安全管理、节能减排、公益事业等社会责任履职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努力。多年来,每年国际儿童节和教师节来临之际,潍柴都会派人带着助学金或物资看望慰问希望小学的学生和老师。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潍柴勇挑重担,各项公益事业,社会公益、抗震救灾及定点扶贫,捐赠资金累计超过8亿元,充分彰显了国有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1998年以来,潍柴向潍坊市累计纳税近285亿元,连续十几年位列潍坊市纳税企业前列。2018上半年,纳税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4户,其中,潍柴控股集团以27.63亿元、同比大增21.9%列纳税榜首。作为潍坊市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潍柴不仅带动了潍坊上百家零部件企业配套,而且吸引带动了几十家国内外知名配套企业落户,培育和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打造了一批扎根于潍坊的小巨人企业,助力潍坊打造国际动力城。

潍柴坚持全球招聘、校园招聘与本土招聘相结合,为地方解决就业数万人;将全球最顶尖的高端人才引进潍坊,为打造高端人才聚集高地提供重要支撑。

学习潍柴精神|扛起动力城大旗——向潍柴集团和谭旭光同志学习述评之八

我们看到,潍坊现在最大的资源就是装备制造业,最核心技术在潍柴,潍柴的黄金产业链是最大的竞争优势,如果迅速推动整车整机带动,对整个潍坊的发展影响力不可估量。

如何真正把潍坊动力城这个名片叫响?谭旭光认为,潍坊动力城非常重要,动力城不是简单有一个潍柴,而是以潍柴以主线,建立起构架合理的动力城体系。为此,潍柴加快将全球优秀智力成果引入潍坊并实现落地,加快引进一批全球战略供应商在潍坊实现产业化落地。

如何把企业发展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潍柴给出了一个有温度有力度的答案,这就是既注重整合利用全球资源,又充分利用本土的区位、产业、人力资源等优势,把企业做优做强,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市作贡献。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今天的潍柴已站在一个全新的发展起点上,踏上新的征程,擘画着新的蓝图,全体潍柴人扎根潍坊、面向世界,开放创新,共享发展,在敢担善为中书写出高质量答卷。

学习潍柴精神|扛起动力城大旗——向潍柴集团和谭旭光同志学习述评之八
学习潍柴精神|扛起动力城大旗——向潍柴集团和谭旭光同志学习述评之八

记者:尹莉莉 刘伟

潍坊高新区发布综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