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存款利率大幅度上浮,到銀行儲蓄如何才能將收益最大化?

朝陽日暮


近年來,利率市場化逐步推進,各家銀行都使出了渾身解數吸儲攬存。

要說銀行存款利率最大幅度上浮,也是相對來說的。普通定期存款最高上浮50%,大額存單最高上浮55%左右。以下我來一一介紹,併為大家講解下到銀行儲蓄如何才能將受益最大化!

我們按利率從低到高逐層分析:

活期存款:活期存款的利率一直以來都是最低的。當前活期存款基準利率0.35%,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都選擇活期存款利率下浮,基本都在0.3%左右。地方性商業銀行一般維持基準利率或者上浮一定比例,但是最高也就0.4%左右,所以活期存款收益是最低的。

通知存款:通知存款分為一天和七天兩種類型,利率比活期存款高不少,但是需要至少五萬元起存。當前一天期通知存款基準利率0.8%,七天期1.35%,有些銀行也有一定的上浮比例,一般分別可達到1%和1.755%左右。對於對資金流動性需求較高,又不熟悉銀行理財或者互聯網理財方式的儲戶來說,通知存款收益還是可以的。而且如果通知存款上浮比例較高,可與銀行普通定期半年的利率基本持平。

定期存款:雖然現在存貸款利率市場化,但是對於銀行來說,定期存款利率也不會無限制的上浮,畢竟銀行還需要通過存貸的息差進行盈利。當前各家銀行普通存款利率最高可上浮至50%,但是更多的存在於民營銀行、地方性商業銀行以及村鎮銀行陣列中,大型國有銀行不會上浮太高。並且由於五年期定期存款並未明確規定基準利率,有些銀行利率可以達到5%以上。

大額存單:大額存單屬於銀行存款產品,受存款保險保護,保本保息。但是購買起點較高,最低需要20萬資金起存。相比普通存款,大額存款可以靠檔計息,靈活性更強。而大額存單利率最高上浮55%,利率又比普通定期存款高出一籌。

結構性存款:2018年資管新規正式下發後,銀行理財產品不再保本保收益。銀行推出了結構性存款產品,又叫收益增值產品,是將利率、匯率等產品與傳統的存款業務相結合的一種創新存款。既不屬於存款,也不屬於理財,但屬於銀行表內業務,跟銀行存款一樣受《存款保險條例》保障,區別於銀行存款的是收益非固定不變,因為其與非銀機構合作,將部分資金做高風險投資,收益屬於浮動收益型產品。所以結構性存款雖然能掛出非常高的收益率,比如一年5%,但也可能到期的收益僅有2%左右。

智能存款:2018年,民營銀行系推出了一系列的創新存款產品,最大的優勢是它屬於銀行存款產品,受存款保險保護,並且50元或100元起存,存滿一年利率淨可達到驚人的5%以上,而且提前支取還能享受到較高的利率。缺點是民營銀行物理網點較少,大部分採用互聯網平臺合作銷售的方式,對於不熟悉移動互聯網的客戶沒有太大吸引力。

通過以上分析,存銀行活期利率最低,收益最低。而民營銀行智能存款產品收益高,靈活性高,安全性也有保障,但是受制於渠道原因,受眾較小。


財富公元


  自2015年10月24日起央行對商業銀行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各個商業銀行的存款利率存在差異,甚至同一家銀行不同分行利率都存在差異,如下圖。

  但是商業銀行利率並不是無緣無故的存在差異,這跟商業銀行提供的金融服務有密切聯繫,要想獲得較高的存款利率,就必須捨去相應的金融服務。比如小型城商銀行或信用社提供的金融服務遠不如大型商業銀行,那麼其想獲得市場競爭力,只能通過提高存款利率水平從而獲得市場競爭力。

  而大型商業銀行,即使存款利率極低,其各類存款也是小型城商銀行或信用社無法比擬的,那麼它就沒有必要提高存款利率了。同時,也可以將更多的利潤投入到金融服務和產品開發運作等等方面。

  如果單純的想獲得高利率,可以存入一些小型城商銀行或信用社,而在期限上可以選擇三年或五年定期,比如很多小型城商銀行或信用社的五年期存款利率可以高達5.5%。

  而如果追求高利率的同時想獲得資金流動性,那麼可以選擇智能存款(創新型現金管理類產品),比如網商銀行的定活寶支持隨存隨取利率為3.2%,富民銀行的富民寶支持隨存隨取利率為4.3%,微眾銀行的智能存款+靠檔計息,一年以上支取利率高達4.5%……

  所謂的智能存款,實際是採用收益權轉讓的形式,即存款的存入的是一筆三年或五年定期存款,而存款提前支取是將該收益權轉讓給與之合作的金融服務機構(或者下一個存款人),模式類同二級市場的債券“淨價交易,全價交收”交易。

  如果不是非要存成銀行存款,那麼可以選擇結構性存款或相應的中低風險理財產品,安全性僅次於銀行存款,幾乎也不可能發生虧損,而收益率在5%上下,且可年複利。


三人聚眾


一、買理財,別存定期

銀行理財利率高於定期,眾所周知,主要是風險問題。要知道只要是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幾乎沒有風險。雖然在監管機構的要求下要對風險做充分的披露,但實際的風險卻是非常低的,畢竟銀行重信用,銀行自己都違約了,這是比較嚴重的事件,如果發生了,銀行很有可能被擠兌!

二、混熟理財經理

有些理財經理手中還是有一定禮品或者內幕消息的。禮品不用說,這個有活動的時候,大家都看到過,但如果沒在活動期,混熟理財經理也有機會獲得禮品。內幕消息不是指他們能知道股票漲跌,基金賺賠,是他們可能更清楚接下來一段時間,什麼樣的產品會被主推,主推的產品不一定會漲很多,但他們手中一定有佣金,如果你的金額足夠大,可以談判一下。

三、合適的時間存入

銀行月末、季末、年末都是攬儲的重要時機,在各家銀行間遊走,敲竹槓,談判已經是那些手握大額資金的大媽大爺們的習慣行為了。要想談判,一定要在這幾個時間點,任務完不成,理財經理的工資會差很多,所以她們也會付出一些成本來攬儲!

做好上述三點,收益一定會有提升的!金額越高,提升越高哦!

分享不易,點贊鼓勵。碼字辛苦,關注鼓舞。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歡迎私信我或者評論區留言。

我是幫你解決銀行問題的狗哥。


銀行研究僧


銀行存款利率不管怎麼上浮,在整體銀行吸收存款的產品中也是最低的。所以如果真想收益最大化,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存款取出來,不管是定期還是活期。

存款歷來被認為是最安全的方式,既然是最安全,相應收益也是最少的,這也是為什麼坤鵬論會勸你把存款取出來的原因。



銀行理財產品可以重點考慮,一些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是銀行存款很好的替代品。不過有兩點一定要認清,1.必須是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第三方理財產品建議不要考慮;2.要選低風險的,年化收益很可能不會超過4%。當然這個選擇是基礎的,用於代替銀行存款的選擇。目前絕大多數銀行存款一年利率沒有達到4%以上的,雖然一些小銀行利息能達到5%,但基本都要求定期三年甚至五年,核算一下時間成本還是不划算。

這個理財產品不追求收益率有多高,但一定能隨存隨取,這一點非常重要。之所以希望大家要找一款隨存隨取的理財產品,是建議大家把這個產品當成銀行活期存款使用,不要讓任何一分錢存在銀行活期賬戶上,而是要存在這類理財產品上。不浪費一分錢,不浪費一天時間,理財本就是斤斤計較的事情。

目前大多數銀行都有此類產品。



做好了這件事情再來選其他理財產品。多跑幾家銀行,國有大銀行坤鵬論就不建議大家去看了,股份制商業銀行可以去瞅瞅,比如中信銀行、招商銀行之類的,如果有本地銀行也可以轉轉,一般收益也不錯。多跑幾家銀行做橫向對比很重要。其實也不用真跑,把各家銀行app下載下來對比就可以。現在理財產品基本都在app上有,甚至很多是app上有,但窗口沒有介紹。

當然如果你比較有錢,比如100萬以上,那可以和銀行理財經理好好談談。


坤鵬論


銀行存款利率大幅上升以後,到銀行儲蓄的客戶越來越多,面對銀行這麼多的存款或者理財產品,很多客戶也是挑花了眼,不知道該選擇哪一款,下面我會將銀行主流的產品為大家一一介紹一下,收益最大化的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

  • 普通定期存款

這個是最常見的銀行存款方式,根據期限不同,可以分為三個月、半年、1年、2年、3年以及5年六種。一般來說,存期越長、利率越高。定期存款的好處在於無風險、收益相對較高,缺點在於靈活性較差、提前支取損失利息。
  • 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和普通定期存款的區別只有兩點,一是起存金額,二是存款利率。先說起存金額,國有銀行大額存單起存金額多在30萬元以上,其他銀行多在20萬元以上;再說利率,國有銀行相比央行基準利率上浮45%、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上浮50%、地方銀行以及農商行上浮55%,基本遵循銀行越大,利率越低!
  • 結構性存款

結構性存款不同於一般存款,它的收益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同期限定期存款利息、一部分是掛鉤金融產品的衍生收益。從預期收益率來看,結構性存款和保本型理財產品相當,但安全性要比理財產品高處不少,是目前銀行性價比最高的一款產品!
  • 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大家應該非常瞭解了,一般分為保本型理財產品和非保本型理財產品。保本型的安全性較高,最起碼本金不會受到損失,預期收益率在4.5%~5%之間;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風險較高,既不保本也不保息,預期收益率在5%~6%之間,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客戶,老年客戶儘量不要購買!

綜上所述,如果是我去銀行辦理存款業務的話,我肯定選擇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因為可以實現收益最大化;如果是風險承受能力較差的客戶,選擇結構性存款能夠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實現收益最大化!


奇葩財經說


首先要知道你的存款資金為多少,銀行針對金卡級別以上客戶是有提供特定資管產品的,其收益會遠遠高於央行給出的基準利率上浮比例,針對資金在5萬-500萬我想按一下分配幾個方案,500萬財私級別以上的都是有專門的人負責資產配置的,在此不做分析:

一、存款5-20萬區間,如果錢隨時需要用的建議選擇7天通知存款,或者部分銀行現在正在推的聚財產品,資金在活期賬戶享受定期利率,一年每個季度結算一次,根據金額大小獲得不同年限定期利率收益,通過存款基數綜合計算。如果較長時間不用的可以考慮定期存款或者特色儲蓄。

二,存款在20-50萬之間,也就是一般銀行的金卡未達白金級客戶,一樣可以選擇銀行的聚財產品,另外大額存單也是保障收益的存款方式。期限控制在兩年內比較適合。

三、存款50萬-500萬之間,這類客戶要充分利用銀行推出的資產管理產品,這類產品週期一般三年左右,但收益高的可以達到8%以上,對於穩健的投資者來說是比較好的投資方式,另外應該簽約聚財產品協議,在產品到期觀望的時候可以在活期賬戶內享受定期利率。

以上主要針對存款類產品分析,理財產品,基金,以及分紅型保險根據個人需求和投資傾向適當配置。


凡靜山


相對於快速上漲的住房貸款利率,存款利率並沒有大幅度上浮。


到銀行存款,如果想獲得最高的收益,就需要犧牲資金的流動性,比如現在有十餘家銀行的五年期存款利率能達到5%以上,與理財收益基本相當。


考慮到五年期存款流動性太差,對於多數人來說三年期存款更合適,兼顧流動性和收益。不過即便是大額存單,三年期利率最高也就是4.2%左右。


國內只要是正規銀行都受存款保險制度保障,所以50萬元以內自己是100%安全的。從這個角度講,存款時要貨比三家,選擇存款利率最高的那一家就行。


2018年隨著資管新規實施,保本理財產品會逐步退出市場,打破剛性兌付最直觀的結果就是今後一旦理財虧本之後就要後果自負了,意味著未來理財風險將急劇增加。這也是結構性存款取代保本理財受到追捧的根本原因。


結構性存款流動性好,保本,但是收益浮動,年收益率可能是2%,可能是5%,但是也有可能為零。


就目前來說,如果未來沒有資金使用安排,當地有五年期存款利率超過5%的銀行,可以考慮拿出少部分存款存五年期。剩下大部分存款則多諮詢幾家銀行存大額存單。最終再留出5-10萬元放在寶寶類貨幣基金中作為日常備用資金。


互聯網銀行的發展很快,並且創新很多,由於沒有線下網點,所以很多人會擔心安全性。就當下而言,微眾銀行的智能存款+是不錯的選擇,存滿一年就可以享受4.5%的年利率,已經跑贏了大額存單。可以考慮拿出部分資金存放。


最後,銀行不只存款,還賣保險,不要為了所謂的高收益買成了保險,需要用錢的時候取不出來,退保損失半數本金,即便是一路存下來,最後收益率往往也低於銀行三年期存款利率。


收益和風險往往是成正比的,收益越高,風險越大,在當前的大背景下,一定要確保本金安全,保守投資。


財智成功


雖然2018年已經接近年底,又到了一年銀行攬儲大戰的時候,但是目前市面上除了幾家這兩年新成立民營銀行推出高利率的創新型存款產品外,其餘銀行的利率並沒有所謂的大幅度上升,平穩的很,那為什麼銀行不再進行利率的大幅提升,以吸引存款呢?

這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行業自律協會對於大銀行設定了50%的上浮上限,而各大銀行目前的大額存單大部分均已達到這個界限,如果將普通定期也上調,那麼大額存單就沒有優勢了;二是對於小銀行,雖然不受行業自律協會限定,但是小銀行目前本身的利率已經偏高,再提高,而後下調,影響客戶的體驗感;三是調整利率的程序較為麻煩,而現在可以通過存款送禮品這個方式來替代提高利率。所以以後要在看到大幅提高利率的可能性應該很低了。

如何將收益最大化?

存款的收益最大化,最直接的就是找高利率的銀行,大銀行業務品種眾多,各類中間業務收入較多,存貸息差所帶來的利潤比重逐年在下降,在加上自律協會的限制,所以大銀行的利率一般都不會高;我國目前市面上可見的高利率銀行均為各中小銀行,特別是最近兩年新成立的民營銀行。故而,50萬元以內的資金(受《存款保險條例》保障),優先選擇中小銀行。

選擇合理的存款方式

對於小額資金,可以選擇市面上有名的十二月存款方法(每個月一筆定期,一年後每個月均有一筆定期到期,減少可能發生的利息損失),更甚至可以二十四段存款法(每半個月存一筆)即36期存款法(每旬一次);對於大額資金,可以選擇大額存單(有靠檔計息的功能,無需擔心提前支取的問題),再者大額存單是同一家銀行同檔期內利率最高的。

選擇合理的存款時間

央行每季度都要對銀行進行考核,而上市銀行本身每季度也要發佈財務報表,特別是半年報及年度報表,無論是考核還是報表,存款都是一個關鍵性的指標(它涉及到存貸的偏離度、資產負債規模、市場佔比、同業的排名等等),所以在這些時點應該會推出各類活動,比如我們題目中所說的存款送禮品,更甚者會有賣存款的現象出現。

總結

其實就目前的存款利率而言,除了幾家民營銀行的創新性存款產品外,其餘銀行的利率在市面上並沒有多大的競爭力,個人建議可以適當選擇理財產品或者結構性存款等進行嘗試性投資。


鯉行者


2015年開始,國家推動銀行利率市場化,確實不少銀行大幅提高了銀行存款利率。

不過,看國家的基準利率,仍然低得可憐。活期存款利率0.35%,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1.1%,半年存款1.3%,一年存款1.5%,兩年期2.1%,三年期是2.75%。這些都是年化利率。

相對於2008年前後的銀行五年期最高存款利率5.58%,現在確實低了一半以上。

可是我們利率市場化之後,各個銀行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情況提升相應的存款利率。

定期存款利率,各個銀行都會給予20%到30%的提升。比如上次我存了600元的三年期定期存款,工商銀行給予的利率是3.3%,在基準利率上上浮了20%。不要誤會,是為了逗孩子玩兒的。

但是對於20萬元以上的大額存單,銀行方面能夠在基準利率上上浮40%到50%,最高能達到4.1%左右。

我們所有的存款,包括大額存單本金和利息都是受銀行存款保險制度所保障的,不用擔心受到損失。


如果我們購買理財產品,隨著央行資管新規的發佈,我們將逐步打破理財產品的剛性兌付。即使概率很小,收益會有不確定性,本金確實會存在受損失的風險。

如果我們想讓理財利率更高一些,可以去每個網點現場諮詢或者找朋友諮詢,因為一些銀行網點迫於攬儲壓力,有時候會對儲戶給出更高的收益率,有的能達到5%以上。而且銀行網點即使不能給出更高的收益率,有時候也會贈送禮品的。呵呵。一兩百元的禮品,也相當於1萬元提升1%到2%的收益率呢。


暖心人社


每個人到銀行去理財都是希望可以得到最大的收益,但是前提是風險可以承受,如果不能承受背後的風險,一旦發生風險,很難承受理財而造成的損失,那麼自從銀行存款利率放開之後,怎麼才可以實現收益的最大化呢?下面是幾個實現收益最大化的方法。

一,理財資金越多,收益率越高

對於銀行這樣的金融機構來書,每年都是需要完成一定的存款指標的,而且銀行對於大額的資金的存款利率普遍高,還增加了許多的福利,比如VIP待遇等等,到銀行理財資金的數額決定了收益率的大小,比如你拿著1萬元去銀行存儲,只能是普通的存款,如果拿著30萬元去銀行存款,那麼就可以轉為大額存單,收益率會更高一些,假設你拿著1億元去存款,那待遇又是不一樣的,收益率會更高,有專門的理財方案。


二,選擇合適的銀行,可以選地方性銀行

銀行實在太多了,有五大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地方銀行等等,這些銀行都是正常的金融機構,也都是屬於央行管轄的銀行,他們在功能上面相同,都具有吸收存款的功能,地方性銀行在吸收存款的能力上面小,所以往往可以給更高的存款利率,所以在選擇銀行的時候,建如果從最大化收益率來考慮,那麼建議選擇地方性銀行,存款資金在單個銀行不要超過50萬元。


三,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也是太多了,銀行裡面的理財產品有銀行存款,還有銀行代銷的第三方的理財產品,例如保險等等,所以在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下,找到合適自己的理財產品,方能實現最大化的理財收益。

風險和收益

想要實現理財收益的最大化,必須要承擔一些風險,如果不承擔風險,不可能實現理財收益的最大化,但是通過合理適當的理財技巧和方法,的確可以減少很多的風險,所以快來關注【小車說理財】吧,更多理財內容等著你。

打字不易,點個贊吧,評論說說你的看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